[刘冬梅]凉山彝族常装服饰中的平常美学(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0:11:42 学苑出版社网站 刘冬梅 参加讨论
2.色彩美 在近年来,在凉山州州府西昌的街头,常可见到一些旅游商品店中销售的所谓的彝族服装。这些为迎合旅游者的猎奇心理而成批量生产的彝装,只从色彩上看,便是花花绿绿俗不可耐。这是商业浸入、利益影响之下的浮躁和虚假之作,生产和销售者也大多不是彝人,称不上是真正的彝族服饰。而作为平常的彝族服饰来说,色彩是朴素而沉着的,即便是破旧了、褪色的衣服,它的色彩也是谐调的。凉山彝族常装服饰中色彩的选择保留了其民族的信仰与传统,①黑色成为最基本、普遍的色彩,最具少数民族风情的藏青色也深受彝人的喜爱。正是这两种最为常见的色彩,奠定了凉山彝族常装服饰深沉、宽博美的基调。即便在服饰中搭配了红、黄等强烈的艳色,也是纯正而内敛的中黄、大红、深红、紫红,艳丽但绝不轻佻。 凉山彝族常装服饰的色彩美,除美在服饰材料本身的色彩外,另一方面就是表现在色彩的搭配上。所地女装(如图3)善于将黑、白、红、黄、蓝、绿六种强烈对比的色彩进行巧妙的安排,用纹饰将色域分割成小面积的对比,使色彩富于变化而和谐统一于古朴斑斓中,色彩多而不杂,艳而不俗。依诺女装(如图4)上衣主调色为凝重的黑色或红色,沿边襟、后项背、和衣袖被层层叠叠的各色的绣花装饰成彩虹般多彩,而百褶裙也是用宽大的色布依次按大红(或深红)、水红、蓝色(或绿色)、黑色镶接成五彩裙,如云裳般美丽。 3.装饰美 凉山彝族常装服饰的装饰美一方面是体现在衣服上的饰花工艺装饰上,另外便是体现在稍加点缀的佩饰上。在衣服的装饰上,喜在衣领、襟边、袖臂、项背等部位以各种手法饰花,②而对纹饰的选择和排列的不同,所表现出的是不同的美学风格。如所地青年女装多镶饰羊角纹、火镰纹或波纹以及几何纹样,以贴花为主,风格粗犷、古朴艳丽。而依诺、圣乍女装(如图5)则较多以几道细条盘花作点缀装饰,疏密相间,秀丽典雅。 相较于盛装多而繁复的佩饰,③凉山彝族常装服饰重在实用,因而省却了盛装中过分的装饰,只是在必要的部位加以装饰。如男子左耳佩密腊珠(见图2),胸前佩装饰过的獐牙、口弦(见图6)等;女子颈间的银领牌、腰际佩挂的三角形荷包等(见图1、4),既有其辟邪或盛物等用途,也带给人以别致、高贵的美感。 4.材质美 凉山彝族传统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毛、麻为主,犹以毛料为上。麻料可散热、毛料可保暖,以适应高寒山区多变复杂的气候,亦经久耐用,所以凉山彝族日常生活服装中鲜见绸缎这样的细软面料,而多是手工自制的土布、羊毛制品。由这些天然本色呈厚重、粗犷的面料制成的衣服,自然也拥有了质朴而博大的美。 三、结语 凉山彝族常装服饰作为一种活态的民间艺术样式,与博物馆中的陈列品相比,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古老的凉山虽然相对闭塞,但在历史的演进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政治、商业、旅游等外来因素的影响。如果说研究传统是为了解决今天的问题,民族民间服饰的美学意义也是指向未来的。近年来,在各民族地区都纷纷打出了“从民族资源向民族资本转变”的宣传标语,凉山彝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资源之一,开始被作为商品形式被大力宣传和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讲,商品彝族服装可看做是彝族常装的一种演变形式,其在参与经济交流的过程中,也将会担负起文化上与外界交流的重任,而这又必然会反过来对凉山彝族常装服饰的今后的发展、变迁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彝族服饰的商品化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款式的单调化、纹饰的简化、材料的劣质化、做工的粗糙化,而应是对常装服饰中实用和审美的因素的继承和发展。希望在这场旨在宏扬民族文化的服饰变革中,不要失去凉山彝族常装服饰存在的传统文化的命脉,也不能丢失凝固于其中的真与美的本质:朴质、诚实、厚重、宽博。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余园]性禁忌调侃性反抗与强化的公开映照
- 下一篇:[黄凤兰]舞龙文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