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国际视阈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从“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来看


    
    “中国河南省登封市有一座古观星台,人们曾经据此观测一年之中时令和季候的变化,从而安排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时至今日,这里依然是年轻一代理解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文化空间……”12月6日,文化部召开“‘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发布会,会上播放的这段近10分钟的“二十四节气”申遗片,以优美的画面配以精准的解说,展示了中国各地不同的节气民俗及其意义。
    就在不久前的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文简称“代表作名录”)。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曾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不仅发挥着农事指导功能,还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见证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那么,在申遗的过程中,如何让世界更清晰明确地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与意义?申遗成功后,如何做好“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以期通过探析“二十四节气”的申遗及其意义,来寻求保护与传承非遗的思路与举措。
     “二十四节气”的申遗表达
    作为参加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中国政府代表团的团长,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现场见证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时刻。回顾“二十四节气”的申报历程,他仍充满感慨。其实早在2013年,文化部就开始组织专家通过审慎评议,以最具有中华文化典型性、代表性为标准,在14个备选项目中遴选出“二十四节气”作为2015年申报代表作名录的首选项目,随后便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下文简称“中国非遗中心”)牵头开展了对该项目申报材料的评审、论证和完善工作。马盛德表示,作为遗产项目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影响力覆盖全国,且跨民族、跨地域,跨涉不同文化类型,涉及多个学科,这在我国申报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如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文简称“《公约》”)的框架下精准地表达“二十四节气”,提高其可见度,成为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职责。
    以申报“二十四节气”归类问题为例: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申报代表作名录,就是基于以上扩展项目所属社区的愿望。这些拓展项目大都属于节令仪式和民俗活动,但在申报代表作名录时,申遗团队将“二十四节气”归类为“与自然界和宇宙知识相关的知识和实践”。长期致力于民俗研究的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巴莫曲布嫫做出了解释:ICH-02表格中所设计的有关遗产涉及的主要领域复选框钩选,是为了在相应的遗产描述和拟采取的保护措施中形成清晰而对应的一致性表述。我国不主张将所有复选框都打钩,而是对主要领域和次要领域、主要保护措施和次要保护措施进行区分,这也正是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建议及其秘书处编制的填表指南而做出的积极回应。
    巴莫曲布嫫具体阐述道,“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有关传统知识的时间体系,在其世代传承过程中,已经发展成丰富多样的集体实践,在复选框中做出以上勾选,乃是基于对《公约》的定义及其覆盖的主要领域所做的分析,该遗产项目的核心特征就是在“有关宇宙与自然的知识和实践”这一层面。
    “二十四节气”的申报,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地通过,其背后所凝聚的艰辛付出,中国非遗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可谓亲历亲闻。非遗申报材料有明确的专业和技术要求,既要在规定字数、时长及数量范围内,全面体现“二十四节气”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价值及存续与保护的相关情况,又要符合《公约》的理念和表述习惯,让事先不了解该遗产项目的人准确认知。对此,罗微说道,“看似简单的申报表格,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资料、精心构思、反复论证、逐字逐句逐画面精心打磨。”为争取成功申报,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中国非遗中心组织评审工作团队,先后召开了13次申报材料评审工作会议,逐步完成了中英文申报表格、图片、视频的论证、修改和完善工作,同时还整理了10个申报社区、两个群体提交的大量资料,完成了申报材料相关基本信息的编制工作。在这段时间,“熬夜”成为申报团队的生活常态,“评审工作会议往往持续三至四小时,甚至多次延续到凌晨。”罗微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