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阈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从“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来看(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4:11:00 中国民俗学网 张丽 参加讨论
申遗要具备国际视野 近年来,随着政府的推广与民众的重视,“非遗”概念可称得上家喻户晓,其持有者和群体,包括地方政府对列入代表性名录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深谙我国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系列名录的程序便成为必修的“入门”功课。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福州向记者介绍了我国申报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例行做法:先由各省(区、市)向文化部推荐本地区列入国家级名录的具有重大价值的,能体现中华文化典型性、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再由文化部非遗司组织专家进行论证;通过论证的项目便会委托中国非遗中心等专业机构牵头组织申报材料的评审、指导申报材料的制作;申报材料经专家会议评审通过后,由文化部外联局按相关程序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王福州表示,“近年来,我们不断接到地方反映,称有机构、个人声称自己具有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的资质与能力,一些‘申遗’心切的个人或群体,已经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我们有必要重申这一问题。” 不仅如此,申遗还是一种对外文化交流行为,从这一意义而言,还需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系列名录申请规则,具备国际视野,才能对申遗有较为全面或系统的认识。纵观我国申遗名录,自2008年以来,我国共有39个非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系列名录,其中2009年入选数量很多,有25项,但在随后的几年,基本隔几年才会有一项或两项入选。对于这种“前密后疏”现象,文化部外联局国际处处长张玲解释道,因各国申遗数量较多,教科文组织资源有限,故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对每年能受理的申报项目设定了数量,近年来基本保持在每年50项左右,包括代表作目录、急需保护目录、优秀实践名册、国际援助四类,同时还设置了优先原则,没有项目或项目少的国家优先,急需保护项目优先。她透露,本届常会上委员会决定未来3年的数量均在50项。 近年来由于一些国家积极申报某些相似或相近项目,很多国人呼吁尽快申报此类项目,以免被“抢先”“抢注”,张玲表示,这种“别国申报成功,自家的遗产就成了别人的”的心态,其实是走入了误区。她指出,“积极开展非遗领域国际间交流和对话的措施,是提高可见度的‘共享’而不是‘商标注册’,并不是说一个国家申请了某项非遗就等于拥有了该项目的所有权。”按照《公约》相关规定,缔约国都有将其领土上的某项非遗申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权利。对于两个遗产国家共同拥有的同源共享的非遗项目,每一个国家均可以单独申报,如果列入代表作名录,也不妨碍其他国家再次单独申报。同时,联合申报也是近年来提倡的做法。在联合申报和保护方面,我国已经有了有益的实践。2005年我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就被列入代表作名录,两国还建立了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机制,在各自领土上延续遗产生命力。张玲指出,“同源的非遗,也可能在传承流变中形成新的不同特质。我们尊重遗产在适应各自环境中所呈现的特质,在地区间的交流和对话中增进了解、促进对遗产源流及发展方向的深入研究,是我们保护、弘扬遗产应秉持的正确态度。” 申遗成功意味着更多的义务和责任 “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但在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翟徳玉看来,名录申报绝不应仅仅止于申报,还有更多的义务和责任需要去履行。由此可见,申遗成功并不是使命的终结,而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又一里程碑。如何在国际化语境下,积极履行承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非遗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保持生机与活力,才是保护与传承非遗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文化部非遗司的直接指导下,由中国非遗中心作为协调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牵头单位,协同河南省登封市文化馆、内乡县衙博物馆等县文化馆等社区、群体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王应德表示,该计划明确了改善组织协调、促进代际传承、加强调查记录等8项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及具体措施。在保护措施的实施过程中,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将为相关社区、群体或个人施展他们的作用和创造力营造空间。 非遗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人”,特别是人才或传承人的培养。王应德指出,在今后的五年中,工作组将每年组织举办两期“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培训班,同时为便于在不同社区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和能力建设,确保该遗产项目在其文化语境中实现活态传承,还将在既有的8个社区基础上,新发展5个传习基地。除此之外,工作组还将使“二十四节气”走进课堂,组织来自农学、天文学、民俗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为中小学生编写“二十四节气”知识读本,开设专题讲座,利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优势,为不同的学生年龄群组设计或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非遗保护与传承,还离不开资料的搜集、整合与相关知识的传播。比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二十四节气”调查,记录该遗产项目的存续现状,全面搜集口头资料、文献资料及与之相关的实物资料等,运用数字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化建档和保存。在相关知识传播方面,王应德谈到农博馆将要实施或已实施的具体举措,如利用农博馆有利资源,线上官网开辟“二十四节气知识专栏”,线下举办“二十四节气”专题展览等,扩大信息共享的人群范围,提升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该项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还应是一门学术研究,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工作组将组织有关机构、专家、学者开展“二十四节气”学术研究,比如每2年举办一次专题学术研讨会,每5年举办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保护经验,促进跨学科对话,出版研究成果。此外,在王应德看来,非遗保护与传承还需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与推动,比如工作组定期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交该遗产项目的保护现状报告,提出统筹年度工作重点和整体保护计划的经费预算方案;基于调研情况编制传统实践场所清单,对急需修缮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护,为当地社区的传承实践和文化空间共享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等等。 (本文刊于《人民政协报》2016年12月12日第09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