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涛王心愿]中秋月饼考(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4:11:13 民俗学博客 黄涛 王心愿 参加讨论
再看明代刘侗、于奕正所著的记述明朝北京风俗的《帝京景物略》中对中秋节的描述[29]: 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跌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这是该书中记述中秋节的完整内容。这段所写中秋习俗的中心内容是祭祀月光神,其次是家人团圆、吃月饼瓜果,再次是亲友互赠月饼瓜果。 将两段文字相比较,可以看出南宋与明朝的中秋习俗有显著的不同:南宋重视赏月,明朝重视拜月和团聚。当然,如果仅凭这两段文字就下这样的断语会有偏颇,而且两段文字所写习俗并非发生在一个地方。两段资料所写的不是一个地方,以二者为标本比较两个朝代的习俗差异确实不很理想,但这两个城市也有共同的地方:都是京都,都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都是内地城市;而且我们可以参照两个朝代的其他风俗志资料来判定,这两处文献所写的确实是所在朝代的普遍习俗,而不是仅仅临安或北京的习俗。 中秋月饼是属于明代这种习俗的,它应该是跟这种中秋习俗的其他内容相适应的。它产生于明代,应该跟明代不同于宋元中秋习俗的内容有关系。明代中秋习俗不同于宋代的地方主要是重视拜月和团圆,而中秋月饼的意义也正好有两方面:一是作为供品使用,二是作为“团圆饼”,有团圆的象征意义并被用为联系亲友感情的工具。这两点正是适合于明代中秋习俗的。这是月饼在明代出现的关键因素。 月饼在中秋节的最初用途是作为拜月的供品。明初中秋节拜月习俗盛行,拜月免不了要上供品。中秋时节正好瓜果上市,所以可用瓜果做供品;其时也是庄稼收获的时候,所以也正好用新粮做的面食做供品。因为中秋祭的是圆月,所以民间很自然地讲究供品要是圆形的,即“其祭果饼必圆”。这样就把饼食做成了圆形的。这圆形的饼摆在供桌上,可以象征圆月。所以在制作的时候人们就印些嫦娥、月宫、桂树、玉兔之类图案在上面。因为是供品,必然要选上好的材料,要做出好味道,要做得外观好看些。这样就使月饼在物质方面跟以前的饼食或点心不同了,就成了为中秋节特制的节日用品。这样每到中秋节,就要专门制做月饼,各家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买饼铺的。饼铺有更好的技术,做得越来越精致美味,使得月饼更加成为一种很特别的节令食品。另一方面,月饼作为供品从供桌上撤下来之后,不能扔掉。民间向来有祭神仪式完成之后分食祭品的习惯,所以月饼很自然地又成为人们的中秋食品。开始月饼是祭品兼作人的食品,而以作祭品为主;后来在拜月之前也吃月饼了,这时就使它作为人的食品的地位不亚于做祭品了。再到后来,拜月习俗淡化的时候,月饼作为团圆饼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这时它作为祭品的作用就减弱了,以至于到后世拜月习俗基本消失,吃月饼却成为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明代还重视亲友间的人情往来,在初期月饼主要作为祭品时,它就跟时令瓜果等成为中秋期间亲友馈送的礼品。这就是中秋月饼在明代形成的主要原因和过程。这是根据记录当时风俗的文献资料作出的分析。 通过以上考察可知,月饼在明代成为中秋的节令食品时,其本质内涵基于两点:第一,它是圆饼形的,能够象征天上圆月和人间团圆;第二,它是一种美食。只要满足这两点,就是功能完备的月饼,不具备这两点,就是不好的月饼。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的饮食口味也发生很大变化,月饼的材料和做法也应随之调整、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高糖、高油脂的月饼不再受人欢迎,厂家就应该对月饼加以改良,使之仍不失为现代人乐意品尝、有益健康的美食,这是符合中秋月饼的民俗本义的。(编辑:刘慧青) 参考文献 [1] 文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刘伯温传说[M].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1: 50-51. [2] .墨子. 墨子[M]. 方勇, 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408. [3][4] 史游. 急就篇[M]. 颜师古, 注. 长沙: 岳麓书社, 1989: 132. [5][6] 刘熙. 释名疏证補 [M]. 毕沅, 疏证. 王先谦, 補. 祝敏徹, 孙玉文, 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2008: 135. [7] 李昉. 太平御览 [M]. 夏剑钦, 王巽斋, 校点.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930. [8][9]贾思勰. 齐民要术【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365. 【10】【15】 徐海荣. 中国饮食史 [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9: 293、472、82-85、664. [11] 陶谷. 清异录(饮食部分)[M]. 李益民等著.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30.. [12]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M]. 吴企明, 点校.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6-17. [13] 周密. 武林旧事 [M]. 钱之江,校注.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1: 137. [14] 吴自牧. 梦梁录 [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147-148. [16] 老乞大谚解 朴通事谚解[M]. 影印本.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325. [17]【22】【21】 杨琳.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 327. [18] “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组. 中国节典: 四大传统节日[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8: 141 [19] [21]苏轼. 苏诗文集【M】孔凡礼,校. 北京:中华书局,1986:2373. 【20】[28]吴自牧. 梦梁录: 卷十六[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148、26. [23]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M]. 郑之诚, 注.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 215. [24] 熊梦祥. 析津志[M]. // 析津志辑佚.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221-222. [25] 沈榜. 宛署杂记[M].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0: 192. [26]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余: 卷二十熙朝乐事[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61. [27] 刘若愚, 高士奇. 明宫史: 金鳌退食笔记[M].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2: 88. [29]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M]. 孙小力, 校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104. 收稿日期:2013-10-31 作者简介:黄涛(1964-),男,河北景县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俗学;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刊于《温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第33-4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