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迪]从节气到节日——从历法史的角度看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和变迁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2:11:31 中国民俗学网 刘宗迪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节日系统和历法系统密不可分,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观象授时制度,在成文历法产生之前,农时周期和庆典周期是合而为一的,节气亦即节日。随着成文历法的创立,由于中国传统历法制度即夏历采取的是阴阳合历,以阳历纪农时,以阴历纪年月,庆典的日期被按照阴历纪时周期固定下来,而节气则依然按照阳历安排,从而导致了庆典周期和农耕周期、节日和节气的分离,因此形成了与节气系统并行不悖的传统节日体系。 节日的历史和一个民族的历史一样久远,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的节日经过了复杂的变化过程。导致节日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产方式的改变、政治制度的变迁、民族的融合、宗教的影响等等,都会对节日制度带来影响,这些方面的影响,是历史学者和民俗学者所有目共睹的,但是,诸如此类的原因都不是节日制度改变的根本的和直接的原因,导致节日制度改变的最根本也最直接的原因是历法制度的变革,而国内学术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似乎尚属空白。 节日制度本身就是历法系统的组成部分,所谓节日,不过是历法的岁时周期(一年365日)中的一些具有特殊意义和标志性的日子,按照习俗和传统在这些日子里要进行某些特定的民俗活动,这些日子像一个个节点一样把一个岁时周期划分为一系列不同的时间段,赋予时间以特定的节律和周期,这些周期和纪年、纪月、纪旬、纪日、纪时以及节气等等周期一道构成了一个完善的历法体系,即民用时间体系。 节日既然是历法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历法就构成了我们理解节日的意义、起源和变迁的语境和背景,也就是说,只有从某个节日在历法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地位和功能出发,才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个节日的意义和起源,比如说,我们为什么会在某一天过节?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会把某一个日子视为与众不同的日子?为什么在某个节日要举行如此这般的传统民俗活动?那些源远流长的节日习俗具有什么意义?是如何起源的?同样,既然节日是属于历法这个整体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那么,历法系统整体上的变迁,必然从根本上导致节日系统的改变,因此,只有从历法史的角度入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中国节日系统的历史变迁。例如,为什么某个节日的举行日期在不同的时代会发生变化?为什么某些节日消失了而出现了某些新的节日?为什么某些原本并不重要的节日在某些时代会变得非常重要而某些节日却萎缩了? 一 就其对于节日系统的影响而言,从原始历法到成文历法的转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现在使用的历法,不管是传统的夏历(即所谓农历)还是公历(其实是西历),由于行之已久,早已成了不言而喻的常识,人们根据历书查日期、定日子、明时令,历书所规定的时间不尽是我们安排日常生活、组织社会活动的基本依据,而且早已内化为我们感知和思想的基本形式,成为我们组织知识、记忆历史的先验形式,也就是说,成为我们理解和领会世界的出发点。唯因时间成为我们思想和理解的出发点,因此,时间本身,包括作为时间的基本结构的历法制度,就很难成为人们反思的对象,历法,仿佛早就成了一种天经地义的自然现象,亘古如斯,永恒不变。其实,相对于漫长的人类历史而言,我们现在使用的成文历法,还仅仅是非常晚近的事情。 历法的创立,有待于天文知识的完善,和天文学的发达分不开,因为历法对于诸如时、日、月、季、年等等时间段落的划分依据的是对日月星辰运行的天文观测;历法的产生跟文字的使用也密不可分,因为历法要依靠成文的历书颁布民间,要成为人所共知、世所共循的共同知识,离不开文字的普及流通。在成文历法创立、流通之前的漫长的史前时期,先民们是无法像我们今天这样看历书查日子、定时间的,因为没有成文历法,因此他们也不可能有我们今天这样的按照一个统一的形式化的编码系统规定的纪时系统,比如说今天是2006年2月6日,明天2月7日,后天是年2月8 日,他们要知道某一天是什么日子,只有根据随时随地的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来确定。古人把这种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确定时间的活动称为“观象授时”。 观象授时活动,根据其所观察的现象即其赖以确定时间的依据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物候历和天文历阶段。 物候历根据物候和气象特点纪时以确定农时。在历法发展史上,物候历较之天文历更古老。这是因为,物候不仅因为较之遥远的天象更直观更易于观察,而且,物候历所关注的风雨、土壤、动物、植物等现象直接关乎人们的狩猎和农耕生产,因此,更便于人们据以安排生产和生活。 天文史学家指出,最初,“年”和“季”、“月”的观念都是依据物候确定的,直到现在,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中,仍主要根据物候观察确定时令。如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把“布谷鸟又叫了”、“攀枝花又开了”、“旱谷又收成了”视为一“年”。台湾高山族以“粟之收获周期为一年”。古代藏族四时以麦熟为岁首。《说文》云:“年,谷熟也。” “年”字与“稔”同义,表明华夏先民也是以庄稼收获的周期纪年的。牧民逐水草而居,牧草的生长对牧业至关紧要,因此,就以草的荣枯标志着牧业生产的一个周期,“草”具有了牧区“年”的意义。《魏书》卷101载宕昌羌“俗无文字,但候草木荣落纪其岁时”。古代鞑靼人、女真人均以草一青为一年。问其年岁,则回答为:“我见过几次草返青了”,或径直说:“我几草了。” 在渔猎民族中,“年”的初始概念则与主要捕猎对象的活动规律联系着。台湾兰屿雅美人把飞鱼迥游周期视为一“年”。乌苏里江的赫哲族渔民,每捕一次回游鲑鱼就挂起一个鱼头,以数鱼头的方法计算年龄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