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陶思炎]中国传统节日的困境与机遇(2)


    二、中国传统节日步入困境之由
    不可讳言,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已步入困境,需要加以研究、保护和利用,以发挥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和资源价值,留住民族的记忆,增进民族团结,发展节日文化产业。
    导致当今传统节日的弱化乃有着多重的因素。从客观讲,社会的变革,生产的发展,城乡的巨变和生活的更新等,都使节日文化的功能发生了转移,农业不再是唯一的产业和全民自养的手段,宗教与民间信仰也不再主导国人的精神生活,传统的游乐方式也随生活的变迁而发生新的选择。这样,传统节日从整体上呈现式微状态自有其合理的方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对造成传统节日急剧衰退的某些人为的与自然的因素加以洞察和防范,培养和增强全民的传统节日保护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归纳起来说,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尤其突出,值得我们注意和应对:
    1、建设性破坏
    所谓“建设性破坏”,是一种因城市化推进的需要或某种建设目标的追求,不顾历史、文化传统而盲目进行的街区与村落的大规模改造,从而造成城乡记忆的缺失和个性特征的消亡。其中有强拆造成的毁损,也有乱建酿成的破坏;有规划方面的失误,也有政绩观带来的干扰。例如,一些城市曾发生过的拆城墙、填河道等建设工程,使元夕前后登城走桥的岁时游乐习俗受到了阻碍。建设性破坏对于传统节日的传承来说,主要是改变了节日文化的传习空间和特定气氛,加快了原地民俗主体的流动和分散。
    2、自然力破坏
    相对于拆城墙、填河流、改造老街、翻建古村落、侵占文保单位红线等人为的破坏,自然灾害对文化遗产也带来了无情的摧毁,诸如地震、洪水、干旱、火山、海啸、瘟疫、泥石流、龙卷风、沙漠化等,往往造成某地或某种文化的破坏和湮灭,其中当然包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大沙漠对楼兰古国的吞噬,泗州古城被洪水的淹没,使我们看不到它们昔日的繁华,也无从了解那里居民原有的节日生活。去年汶川地震对羌寨的破坏,又警示我们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不可忽视自然力的影响。
    3、相关知识的匮乏
    由于普遍缺少传统文化和民俗知识的教育,我们的年节文化符号和功能意义已被很多人所曲解或淡忘,不少人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使节日习俗产生了明显的异变。诸如,说春节倒贴“福”字为“福到”,除夕年夜饭先请老人饮酒,说元宵节吃元宵是为“团圆”,端午节贴门神,把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鹊桥取名为“七巧桥”等,都反映了由于知识的缺失而造成了对传统节日事象的妄说。这些妄说经过新闻媒体、广告设计、旅游产品等的推动,在社会上又放大了对传统节日的扭曲。最近有人提出恢复“五一”长假,取消清明、端午等民俗节日的假期,就反映了文化知识与保护责任的缺失。
    4、外来文化的干扰
    当今来自西洋的基督教文化和来自东洋的日本文化已进入我们的节日生活,有的作为新的节日补充到岁时活动中,有的则渗透到我们传统的节日里,甚至被不少人误认为是自己的传统。前者主要指西洋节日,诸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感恩节等;后者主要指东洋日本的节日风俗,如12月31日夜到寺庙听“新年钟声”。所谓的“除夕听钟声”活动,传入我国不过三十年的历史,但在一些城市的寺庙已从罗马历的除夕延伸到夏历的除夕,由服务日本游客转为吸引本国民众,俨然成为我们传统的节日风俗,不仅一般百姓搞不清,而且一些旅游、宗教、文化部门有时也积极参与,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淆和挤压。
    5、文艺作品的误导
    当今的某些文艺作品,由于编导和其他创作人员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不甚了了,常常出现知识的错误,这些作品的广泛传播又误导着广大的受众,给我们传统节日文化带来了麻烦。例如,歌曲《卖汤圆》说吃了汤圆“好团圆”;在电视剧《大明宫词》里,元夕街上人人带着面具、到处火树银花;在话剧《秦淮人家》中,端午节贴门神、晚上聚餐过节;等等。这些想当然的错误随作品而扩散,对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也产生了一定的干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