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王逍]畲族历史迁徙与文化认同理性——以景宁鹤溪镇“六保”畲族村落汤夫人崇拜为例(2)


    二、景宁鹤溪镇“六保”畲族移民村落社区
    

    景宁明清时代属浙江人口稀少、风气晚开的处州府十邑之一,其地域为洞宫山脉中段,地貌以纵深切割山地为主,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多达779座,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8] 因景宁位处浙江省最南端,与福建东北部的寿宁县毗连,故景宁成为闽东畲族入迁浙江垦荒的首选落脚点。自明代万历初年始,以家户为单位的畲民,陆续从福建罗源、连江等地启程,缓慢而持续地向景宁进发。其实景宁耕作条件较好的平坝地带大都已有汉族居住,畲民只能以“迟到者”的身份,散居在景宁县城东南约十里处的敕木山之半山腰至山脚一带。故景宁敕木山区成为浙江畲族的主要发祥地,畲族人口相对集中,畲族传统文化亦相对浓郁。而景宁敕木山则有着堪与畲族记忆中的故乡广东凤凰山相媲美的“小凤凰山”之美称。
    所谓“六保”是指隶属景宁鹤溪镇,集中分布于敕木山区,彼此相距不远,内部关系非同寻常的六个畲族村落:惠明寺村、敕木山村、周湖村、东弄村、双后岗村及旱塔村。[9]“六保”称谓源于明清时期普遍推行、民国年间国民党政府全面强化的“保甲制”,因这六个畲村分属不同的“保甲”,且迁居敕木山区的时间大体相当,又具有密切的地缘和亲缘关系,故该地畲民用“六保”这一乡土概念自称,象征着强烈的内部认同。历史上,“六保”畲民曾患难与共、和衷共济。早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为共同分担贫困,减少对当地汉族地主的经济依附关系,他们建立了超村落、超宗族的经济互助组织———“重阳会”。清光绪年间,他们还建构了以敕木山顶“汤氏真仙庙”为主庙,以“六保”各村庙为分庙的完整的汤夫人信仰祭祀圈。他们举行正月“扬神”、干旱“祈雨”等汤夫人神像巡境祭祀仪式,和消灾“做醮”、祈福“做福”等汤夫人分庙祭拜仪式。倘遇火灾或土匪抢劫等急难时,“六保”畲民则于敕木山顶鸣枪通告,相互声援。此外,“六保”内部还因长期的通婚、收养或宗族分迁等,形成十分密切的人情网络关系。事实上,“六保”已使通婚圈、信仰圈和礼物流动圈高度重合,集世俗生活空间与宗教信仰空间于一体。至今,畲民仍通过“六保”这一民俗语汇和频繁的礼物流动,保留和延续着祖辈们风雨同舟的历史记忆和强烈的族群认同。
    基于“六保”的内部关系,既可从整体上视之为一个“超村落移民社区”,也可以从结构上视之为六个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单村落移民社区”。在相同的国家政治背景和区域文化经济环境中,“六保”内部经历了相似的移民村落社区变迁轨迹,历史上长期普遍陷入“番薯丝吃到老”的贫困陷阱。1950年土地改革后,其生活质量才获得质的改观。21世纪初,随着“金奖惠明茶”[10]产业化和山林资源潜力挖掘,“六保”畲村先后迈入县级小康村行列。以下对“六保”畲村予以简要介绍。
    惠明寺村是一个雷姓单姓畲族行政村,辖惠明寺、小坟山、岗尾、水碓坑、惠山头等5个自然村,坐落于敕木山之亚峰南泉山上,海拔630米,共80户,330余人。距景宁县城约13公里。该村得名于千年古刹——惠明寺,是金奖惠明茶的原产地和核心村,1930年代还兴办过景宁最早的畲村公办学校———惠明寺学堂。雷氏先祖由闽入迁景宁的时间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村落开基时间为清顺治七年(1650)。该村历经三个半世纪的缓慢变迁后,自1999年始,金奖惠明茶获得大规模复兴,初步实现了传统村落经济的现代转型,并在“六保”以及周边其他畲汉村落形成刺激扩散效应。
    敕木山村与惠明寺村毗邻,距景宁县城约15公里,因位处敕木山之半山腰而得名,海拔740米,辖敕木山和九重洋两个自然村,共61户,270余人,除7户后搬来的雷姓外,其余均为蓝姓。蓝氏先祖由闽入迁景宁的时间为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村落开基时间为康熙三十七年(1698)。早在1929年德国学者史图博与同济大学青年教师李化民曾在该村做过人类学调查,留下了珍贵的民族志作品———《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11] 该村现为金奖惠明茶的重点村。周湖村位处敕木山脚下,距景宁县城5.5公里,与惠明寺、敕木山两村毗连,辖5个自然村,共58户、230余人,以蓝雷两姓为主,入迁与开基时间均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现该村是金奖惠明茶重点辐射村。
    东弄村位处敕木山东北部之半山腰[12],距景宁县城约8公里,辖老村、新村、周坑等三个自然村,共94户,370余人,除3户是已与畲族两代通婚的叶姓汉族以外,其余均为蓝姓畲族,入迁与开基时间为明万历七年(1579)。该村解放前条件相对较好,畲族传统文化保留较完整。施联朱、黄淑娉等著名学者曾于1953年在此做过较细致的民族学调查,留有珍贵的调查报告。[13]双后岗村位处敕木山系笔架山下,与张村汉族村毗邻,并与周湖村隔鹤溪河相望,距景宁县城约4公里,辖两个自然村,共75户,320余人,其中64户蓝雷钟三姓畲族,占总人口80%,是畲汉互动较好的畲汉杂居村落。畲民入迁和开基时间约为明万历初年(1573)。旱塔村辖鹤溪两岸的塔勘和旱岗两个自然村,踏勘位处惠明寺村山脚,旱岗与双后岗村毗连,距景宁县城约2.5公里,共80户,共320余人,为蓝、雷、钟三姓畲族,入迁和开基时间为明万历初年(1573)。
    “六保”各村落移民社区之间,虽然具有微域生态环境差异,但更多的是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共性。“六保”畲民,既分享着相似的族群迁徙经历,也遭受着共同的移民族群边缘化历史命运,更受相同的族群心理与文化惯习所支配。自明代万历年间迁入景宁以来,他们基于文化适应策略和文化整合目标,理性地选择、主动地吸纳当地汉族知识文化观念。尤其是,他们积极采借并重新编码起源于当地汉人的汤夫人信仰,共同建构了“六保”内部的汤夫人信仰体系,将汤夫人改造为“六保”移民村落社区专职保护神,通过围绕农时节律的周期性农耕祭祀仪式,组织、协调村落社区生产生活,整合村落社区内外关系,既强化了畲族内部的族群认同,也形成了畲汉之间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了由刀耕火种向水旱并作的二元型农耕经济转型。虽然“六保”畲族移民社区历史上长期难以摆脱政治、经济、文化的边缘化处境,但却能凭借开放、智慧的文化认同重构理性,有力地推动着自身的社会经济文化变迁,并与当地汉族村落始终保持着大体同步的变迁轨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