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陶立璠]遗产名录“七夕节”——《七夕之爱丛书序》


    最近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和以往任何一次文化运动不同,这次是政府主导,专家参与、全民动员,群策群力,志在保护优秀文化遗产和它的传承人;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和精神命脉,完全是一次文化自觉行动。留住历史、留住记忆,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成为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识。为此国务院先后审批、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保护的项目有1175项,“七夕节”名列其中。
    既然“七夕节”进入 国家级的名录,这就提供给我们一个思考的空间。为什么要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什么和怎样保护?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当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来临的今天,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经受着严峻考验。传统与现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什么契合点上能够达到和谐的统一,并发挥它的文化功能,也是大家思考的问题。
    中国的“七夕节“是古老的节日。它所以进入国家名录并得到保护,是因为它的历史价值、文化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决定的。当它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就是对这一节日文化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判断,而当七夕节发展成为七夕文化时,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在中国众多的节日中,“七夕节”的形成的很早。这一节日萌芽于先秦时期,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到汉代终于定型为一大节日。时间是每年阴历的七月初七,民间称“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或“少女节”等。从文献记载看,“七夕节”的最初形成可能和人们识别并掌握天象知识有关,和古老的星象崇拜意识有关。为了解释天象,又生发出优美动人的《牛郎织女传说》,目的是将天象知识形象化,便于知识和经验的传授。如民间对牛郎、织女二星的称谓,最早可能只是对天象的观察,但在《诗经》时代,见于《诗经·小雅》的《大东》篇就有了形象的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首民歌将先秦时期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反映得淋漓尽致,只是二星相恋的故事尚未见端倪。
    战国至秦汉时期,有关牵牛、织女星的传说逐渐多了起来,同样进入文献记载。《尔雅》云:“河鼓谓之牵牛。”言明天象中的河鼓星就是牵牛星。《史记·天官书》云:“南斗为庙……牵牛为牺牲。”是说南斗六星作为庙宇,在庙宇中祭祀必须以牛为祭品。《天官书》又云:“织女,天女孙也。”《史记》索隐订正为织女是天子女也。《史记》正义又云:“天女也,主果蓏,丝帛珍宝。”从这些文献记载看,在先秦时期以至汉代(《史记》成书的年代),民间传说不断丰富,并被文本化、典籍化,将天象中的织女星人格化,把她作为天帝之女对待,她不仅是纺织能手,而且有了更多的职能,这就为后世的《牛郎织女传说》的演绎打下了基础。
    汉代是中国社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确立的时代。和这一社会经济生活相联系的婚姻制度也进一步发展,一夫一妻制婚姻得到定型,封建礼教的束缚日甚一日。这样就产生了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民间的智慧在于将本是天象的星座化为牛郎织女两个神话人物,搬上民间传说的舞台,注入了节日文化以新的内容,并成为七夕文化的核心,走进平常百姓之家。同时加上文人的染指,更使节日文化锦上添花。如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描述的实际是人间的生活,但却写出了织女隔银河遥思牵牛的愁苦心情。东汉班固的《西都赋》云:“临乎昆明之地,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风俗通》、《淮南子》等书中还记载了以乌鹊搭桥,牛郎织女七夕相见的故事。可见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对于节日习俗活动和乞巧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人们对牛郎织女相爱而又被阻隔的同情,也就愈发出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浪漫而悲楚。每到七夕之夜,尽管“天阶夜色凉如水”,人们却仍要纷纷出门“坐看牵牛织女星。”
    古代七夕节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人们不仅创造文化,而且尽情地享受这种文化所带给他们的欢乐和慰藉。《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宫女们在七夕这天,“穿七孔针于开襟楼。”用彩线穿七孔针乞巧,无疑是后来乞巧风俗的滥觞。既然织女能织“云锦天衣”,妇女们自然要向她乞巧。乞巧寄寓了人们对于织女星的崇敬心情和妇女们希望提高劳动技能,变得更加心灵手巧的迫切愿望。
    在汉代,七月七日还有晒棉衣之俗。宋卜子《杨园苑疏》记载,汉建章宫之北有太液池,池西有汉武帝的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登楼曝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人们不仅在七月七日曝衣,还要晒书。七夕节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及至唐宋时代,七夕乞巧的规模更为庞大,宫中建有“乞巧楼”,高达百尺,楼上陈列瓜果酒炙,祭牵牛、织女二星。宫中还赐妃嫔九扎针、五色线,于月光下穿过者为得巧。《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与杨贵妃幸华清宫,七夕命宫女陈瓜果,插鲜花,设酒馔于庭中,乞求牛郎、织女。最具特色者是宫女们“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这就是至今还在民间流行的“喜蛛卜巧”习俗。如今中国江淮地区民间,七夕还有以蛛丝卜巧习俗的流传。由此可见“七夕节”是一种流传积久的典型的仪式文化,拜祭星空和乞巧习俗达到完美的结合。
    关于“七夕节”的形成,是风俗史研究的内容,很多学者都著文探讨。这种探讨对于“七夕节”源流的研究是十分有益的。中国古代,上至宫廷,下至庶民,均将七夕节作为重要的文化节日代代相传。但是“俗随时变”,每个时代(或朝代)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节日文化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现在我们已经很难找到宫廷“七夕”的遗迹,但正如古人说的“礼失而求诸野”。中国国土辽阔,民族众多,许多古老的风俗,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民间找到他的传承。所以要想保护传统的七夕文化,就不得不求助于民俗学的田野作业。反观历史,我们会更清楚的看到七夕文化来自民间又回归民间的发展轨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