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刘晓峰]全球化时代的华夏时空


    “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 ”研究笔谈(萧放 主持)
    萧放先生交给我的题目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世界性意义”。我本人主要做中日岁时的比较研究,有时也会牵涉到朝鲜半岛,但说到世界,有些超出了我的学问范围。不周到处,还请谅解。
    我想,“中国传统节日的世界性意义”这个题目中包含两个关键词,一是“节日”,一是“世界”。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人类在公共空间中所使用的时间,都不仅仅是单纯物理意义的时间,也是文化的时间。“节日”做为历法象征意义的存在,一定意义上是时间的文化属性在现实世界的凝聚性外化,是时间文化属性的体现。可以假设,今天的世界上,如果不是西方文化最为强势,而是中国文化最为强势的话,那么,很可能过中国春节的国家远远不限于今天的范围;而如果伊斯兰文化成为主体,使用回历的国家和地区必然增加。所以,在这一意义上,有关节日的讨论,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岁时,而是与现实生活中更多更复杂的一些因素相互联系。另一方面,我们所说的世界,也是一直变化着的世界。日本学者堀敏一在《隋唐帝国与东亚·前言》中讲到进入近代以后,才形成了世界的一体化。但是,在前近代,各地区、各民族也并不都是分散、孤立的。前近代的国家也都是世界国家,是世界帝国。地球上部分地域产生文明,以其为中心的政治势力统合了周围的各个地域与民族。比如统合中东、地中海世界的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欧洲的查理大帝的帝国。从印度到东南亚,政治统合的时间短,但也形成了具有多种语言文化特征的印度文化圈。而在东亚,诞生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帝国。这些前近代的世界帝国的文化,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世界”的基本文化要素。
    理解上述两点对于探讨“中国传统节日的世界性意义”非常重要。前者提醒我们要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的世界性意义”这一命题与世界的现实力量对比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前一段报载春节有望成为纽约州纪念日,一时传为话题。春节成为纽约州纪念日这样的话题,是对亚裔贡献的认可,同时也与中国经济高速成长与发展以及国际威望空前提高直接相关。因为当年修建美国西部铁道的中国劳工们同样曾经为美国的发展“贡献”过,但并没有哪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由此成为“纪念日”。沿着这一思路,可以推想伴随今后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世界上地位的提高,中国传统节日的“世界化”也自有其必然性。
    而后者的意义在于,它提醒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世界化”早在近代世界一体化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特别是在东亚地区,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完全可以用源远流长四个字来形容。中国的古代传统节日文化,很久以前已经是东亚地区很多国家共通的文化。举一个例子说,早在隋唐以前,中国古代的节日文化就已经越海东传到日本。比如两汉之间流行的刚卯之俗,后来一直是日本宫廷岁时活动的一个部分。到了唐代,日本全面采用唐制度,整个节假日体系也大量照搬唐制。从现在能读到日本年中行事的相关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举凡当时的大的节庆日——如正月元日、人日、十五(日本为十六)、三月上已、五月端午、七月七夕、九月重阳等,都已传到日本,并成为了日本年中行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周边的朝鲜、越南等国家与中国疆域相连,鸡犬相闻,所受的影响就更加直接。今天在朝鲜半岛的传统节日中地位非常重要的春节、寒食、端午、中秋等,虽然拥有许多本民族独特的文化要素,但仔细考察,它们与中国古代传统节日的渊源关系是非常清晰的。越南的情况同样是如此。以春节前后为例。春节是越南京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越南人从农历12月23日即准备好各种食物,除夕夜放爆竹,初二出门拜年,正月十五过元宵节,这些风俗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清明节扫墓、踏青传到越南也很早,著名的文学作品《金云翘传》就有翘、云姐妹参加清明节活动的描写。此外,端午、中元(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日也都成为了越南传统节日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周边这些国家产生的广泛影响,绝非出自偶然。正如许多研究稻作文化的专家学者指出的那样,由于日本、朝鲜、越南同属稻作文化圈,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受中国的影响很大。而从年初祈年到插秧、除草、收获、谢神,其农业劳作的时间循环具有非常大的相似性,所以,这些国家在生产方式上接受来自中国的农业技术的同时,接受相关的中国节日文化系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因为以一年为单位周期的中国传统节日,背后依托的是中国古代历法,是对于四季循环的相对正确的认识系统,是古代中国先进的农耕文化。更大的说,是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