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刘晓峰]全球化时代的华夏时空(2)


    所以,做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要素,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体系原本就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节日文化体系在百多年来却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冲击。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亚洲作为后起的发展区域,其现代化进程曾经经历了一个按照西方价值标准对自身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多层面否定的历史阶段。在亚洲文化历史发展的这个特殊阶段,同样的价值取向在岁时节日领域也有相应的反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曾经占有重要位置的传统节日正日趋萎缩,很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从我们身边完全消失了,而即便像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大的传统节日,虽然还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已经有一些重要的节俗活动被丢失、被遗忘,加之长期以来缺乏积极性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大是今不如昔,面临着现代生活的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则是西方的节日越来越深地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并日益获得伸展的空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有世界文化发展大潮的影响,也有人为的体制性破坏,对此进行分析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想强调的是,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世界格局多元化局面的形成和亚洲经济的整体发展,在文化领域,对于自身传统价值的重新确认正成为一个新的潮流。落实到做为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上,如何继承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并发扬之使之对世界更具有广泛的影响,可以说是今日研究岁时节日的学者们直接面临的重要课题。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当一轮中秋的明月升起的时候,海内外的中国人心中唤起的同是亲情,同是对于团圆的渴望。一位常年驻外的外交官曾经感慨道,过年包饺子的习俗,在海外的中国人常常比国内居住的中国人更为执着。传统节日代表的是华夏独特的文化时空。做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它是把千千万万海外华人和祖国连接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凝聚于传统节日上的,是全世界华人对中国文化的文化认同感。不论你走到世界哪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就有春节。在华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还会有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等活动。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很多跑很远的路去“观风”,所以春节的海外华人街通常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可以说,中国节就是“中国结”的表现。而做为文化象征的中国传统节日,我以为它还具有更深的文化内涵,这就是追寻家族和族群的共处与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处与和谐。在依靠科学主义寻求无极限发展的模式已经宣告破产后,对于寻求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的世界,中国传统节日体系这种内在的文化精神,无疑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当然,要把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蕴藏于传统节日深层的中国文化精神推及于世界,仅仅凭借文化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只有把我们自己的国家建设成繁荣富强的国家,我们的文化才可能成为这个世界的强势文化,才可能真正具有影响广及于世界的实力。同时,正如鲁迅所指出的那样,只有是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只有我们充分继承民族优秀的节日文化遗产并发展之,使之与现代社会达到完美的契合,我们的传统节日才有可能是富有魅力并广为世界所接受的。
    任重道远。就今天的现实而言,要拓展全球化时代的华夏时空,在这两方面我们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作者简介:刘晓峰,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