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敬/姚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五猖神信仰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2:11:17 学苑出版社网站 耿敬/姚华 参加讨论
[摘要]五猖神作为婺源的地方神,在历史上的影响波及甚广,后来,由于受到各种冲击,一段历史时期在一些地区曾销声匿迹。然而,在现代婺源的民间社会中,这一神祇仍以顽强生命力继续存在着,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五猖神的信仰、传说和现实功能做了初步分析,并认为五猖神的功能及其有效性的呈现,是一个在人神互惠原则下形成的社会过程。 [关键词] 五猖神;五猖庙;五猖会;传说;功能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6)06-0057-06 五猖神,又称五显神、五通神。一般口语称之为“五猖神”,庙上多写做“五显神”。本是婺源本土的地方神,后随着徽州商人的足迹而逐渐分布到江浙、福建等地。对这一神祇的信仰清初曾受到严重打击,“文化大革命”中又被当做封建迷信予以批判,但其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存续下来,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此次调查中,我们先后在晓起、汪坑、占坑和武口等地对现有的五猖庙进行了考察,并对信众进行了访谈。这里,我们拟对五猖神信仰做一初步的分析。 一、五猖庙的现状 最初知道五猖神的存在是在江西婺源了解晓起村“水口”{1}的时候。因为在古徽州地区的大部分村庄都拥有“水口”,而且在“水口”附近都建有各式各样的神庙。随着历史变迁,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大部分“水口”周围的地上建筑都不复存在了。在进行“水口”附属建筑的考察中,我们在了解了关帝庙、文昌庙、水口庙、水口亭等建筑的同时,还首次知道了有五猖庙这一本土的俗神庙宇的存在。 其实,在当地几乎没有人知道五猖神本属于婺源土神,也没有人能真正清楚明白地讲述五猖神的由来。因为绝大部分的五猖神庙都属于村庙,规模非常小,历次修建都不曾勒石立碑,也没有对这一神祇的历史由来和“御灾捍患”的功德给予清晰的记述,因此基本上无人知晓其本来面目和实际情况,就连年逾九十的老者和照管庙宇的庙祝也不比别人多知道些什么。 2000年正月间,当我们到晓起村进行调查时,正好发生了一起与五猖神有关的事件。在湖村{2}村民“兜钱”{3}筹建五猖庙的过程中,由于参与者中有人因酒后驾驶拖拉机而坠入河中死亡,引起公安部门和村委会等组织机构的出面干涉。他们认为,建五猖庙属于封建迷信活动,等同于“法轮功”,应予以取缔,因此没收了钱款,使得五猖庙的建造被迫终止。本来,在最初寻找晓起村五猖庙遗迹的时候,我们以为对五猖神的信仰如踪迹皆无的庙宇一样,已经成为历史。而“湖村事件”的发生却说明这一俗神信仰在当地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便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随后,我们也将视野由晓起村延伸到周边地区。 在晓起村调查时,由于晓起的行政范围较大,又加上交通不便,我们只是对上晓起、下晓起、上坦、湖村和岭下几个自然村进行了考察。 我们所见到的第一座五猖庙是在上坦村的水口附近。这座小庙在一条已经基本废弃的青石板小道边,依山而建。当我们第一次直接面对庙中所供奉的五猖名号时,在这“猖”字中,便隐约感觉到某种涌动在徽州民间的神秘力量的存在。这五位猖神的名字分别是“东方第一位风猖神王”、“南方第二位狂猖神王”、“西方第三位毛猖神王”、“北方第四位野猖神王”、“中央第五位伤猖神王”(图1)。人们之所以将它们名之为“猖”,也许是由于它们的散野狷放和猖狂不羁,人们崇拜它们,但是,又由于其变化无踪和性情无常而无法把握它们,便对其心存戒惧而又满怀期待。 我们眼前的这座小庙是由私人兴建的。据说,有一位67岁的孙姓老者,因其二子有些神经不正常,十年前发病,且比较严重,老汉便发愿在水口处的五猖庙旧址上出资重修了这座庙。 岭下村有两座五猖庙,分别建在村头和村尾。村尾水口处的小庙同上坦村的一样,也是由私人发愿建成的。村民周某因患了绝症喉癌(一说是肝癌),死前想做点好事(这里当然也应有他想将仅有的一点可能活下去的希望寄托给五位猖神的初衷),便发愿修建了这座五猖庙,时间大约是在1985年。其庙十分粗朴,连五猖名号都没有,只有几只木烛台(图2)。村头庙里的五位猖神被称做“芦溪五显”,因为流经岭下村至晓起村的河段叫做“芦溪”,也就是说,这座庙里所供奉的猖神主要护佑的是喝“芦溪水”的人,其村神色彩十分明显。这座庙要比村尾的神庙大一些,近四米宽,据说是按旧有规模重建的,是由村里人“兜钱”建起来的,发起人是位村民小组长(图3)。 在上晓起和下晓起两个村,如今已没有庙宇的任何遗存了,但上了年纪的人仍能确切地指出原来庙的旧址。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岳永逸]村落生活中的庙会传说
- 下一篇:[刘宗迪]七夕故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