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勃]历史人物的传说化与传说人物的历史化——从介子推传说谈起(5)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6:11:20 学苑出版社网站 张勃 参加讨论
另外,自从文字产生之后,口头文本和书面文本总是处在不断的互动之中。即口头传说被文人记录加工为书面文本,而书面文本的内容又会回到民间以口头方式再流传。这种反复互动也会强化传说人物的真实性。其中,史家叙事对于传说的征引尤值得关注。在前面,笔者曾经列举了史家叙事与民众历史叙事之间的种种差别,但这绝不意味着二者之间就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我国,且不说浩如烟海的野史著作总将民众的历史叙事作为资料的重要源泉,就是二十四部正史,也多有采借民众历史叙事的内容。作为民众的历史叙事,历史人物传说进入史家叙事自然要经历史学工作者一番理性地学术地比较、甄别、选择甚至改造。但无论怎样比较甄别选择与改造,历史人物传说常常会部分或全部被史学工作者所采借并进入史家叙事。这一点,使历史人物传说因为成了史家叙事的一部分而得以在文献中保存。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社会里,史官几乎垄断了整个文化,史官在古代文化中拥有显赫的地位。出于对史官和史学的崇拜和信任,使得人们把史家叙事中的传说也作为历史看待了。 第四,在于集体无意识的支配作用。 在传说人物的历史化中,集体无意识至少起着两种作用。一是传说中人物的品格、场景、情节经过集体无意识支配的加工和创作,越来越符合民众集体无意识中的审美观念、价值标准,也就更让民众信以为真;二是由于集体无意识造成人们普遍的从众心理,大家都说这一切是真的,自己也就会理所当然地将其作为真的去接受。 总之,历史人物传说中偏离了历史真实的虚假性因素,由于上述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也都被民众当做历史真实,和传说中的真实性因素一起,被民众一股脑地接受下来。 三、认识历史人物的传说化与传说 人物的历史化的学术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多倾向于把民间传说看成艺术叙事的一个门类,或者说是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只是由于它常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特定的时间、地点相联系,从而包含了某种历史的因素,有时才可以作为人们认识历史的参考和佐证。但“关键时候”总是把它排除到历史研究的门外,认为“口头传说不足为凭”。显然,这种观念目前应该得到修正。 当代,人们对于“什么是历史”的认识已经发生了转变。历史不仅指社会过程的客体本身,也指人作为主体对这一过程的叙述。如韩震、孟鸣歧两位先生在《历史·理解·意义》一书所说,“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实在和历史理解的实在。”(韩震、孟鸣歧,2002)那么传说作为“广大民众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它们或是记录某个知名的历史人物的立身行事;或是再现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或断片”,(李惠芳,1999∶104)其中既有历史实在又有历史理解实在,应该考虑将它视为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换句话说,历史人物传说作为民众的一种历史叙事,同史家叙事一样是对历史的记忆、理解和阐释,是历史叙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历史人物传说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解读,也包含着客观历史事实本身。亦即民间叙事同史家叙事一样,既有偏离历史的部分,也有再现历史的部分。而传说中偏离历史事实的部分,也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成为民众心目中的历史事实。 认识到这一点首先对历史学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如果我们承认历史人物传说是一般民众以人物为中心对于历史事实的叙述与解读,同样也是“一种参与历史的方式”,也是一种历史事实,无形之中就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畴。接下来,历史学研究民间传说,就不仅要寻找它在多大程度上与历史事实、与史家叙事相吻合或者偏离,更应该从中探索之所以偏离的原因,发现一般民众真实的思想史。在当今史学转型、史学工作者将更多的目光从社会精英转移到普通民众、转移到民间口述史研究上来的时候,这一点尤显重要。 这一认识对民俗学研究同样具有意义。作为民俗学研究重要内容的民俗事象,其产生和发展与一般的历史事件不同,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其发生发展不主要取决于文人学者对于历史真实的叙述和诠解,甚至也不主要取决于历史真实本身,而是主要取决于民众自己对于历史真实的理解和诠释。但在涉及到民俗事象的发生时,传统史学工作者常常以考证与民俗事象有关的历史事件的真伪为己任,并站在这个立场上宣布传说的不足为凭。而忽视了历史人物传说作为民众对历史的解读和民众心中的历史,对民俗事象的发生其实常常起着客观历史事实所起不到的作用。这一点也无疑应该得到修正。特别是涉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民俗事象研究,更应该避免以“史家叙事”来否定“民众叙事”的倾向。研究者要更多地站在民众生活和思想世界的立场上,看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才会对民俗的若干问题做出尽可能确当的解释。即如寒食节的起源,介子推传说也并非不具有解释的可能性。 (指导老师 齐涛)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