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访谈笔谈座谈 >

朝戈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文学术维度


    丁晓原(常熟理工学院教授):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好!新一讲的讲堂又开讲了今天这个讲堂是第二十三讲,应邀给我们大家作学术报告的是朝戈金教授。大家看一下我们朝老师的模样,朝老师很高大,再看一下他的名字,猜他是哪个民族的?在朝老师给大家作学术报告之前,我先把朝老师的情况作一个简要介绍。朝老师是蒙古族,研究民俗的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我们讲堂是一个高端的讲堂,开放的讲堂,中国社科院已有四位所长来过,朝老师你是第五位。以后还会有更多社科院的所长来讲演。
    朝戈金:我们有三十几个所呢。
    丁晓原:朝老师是博士生导师,他一九七八到一九八六年在内蒙古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一九九五到一九九六年到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俗学专业学习,获得民俗学(法学)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是民俗学的一个高地,已故的钟敬文老先生是我们国家民俗学的创始人,他也是散文家、诗人。朝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民俗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学术的兼职有很多,我挑些主要的: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他还通英文、蒙古文等几种文字,也有一些论文和著作在境外刊发。他今天讲的话题,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但对我来说是搞不太清楚的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文学术维度”。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朝先生为我们作学术报告。
    今天讲座的题目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文学术维度:以口头传统为主线”,跟林建法讨论发言题目时,我脑海中的想法就是从口头传统的角度,谈一下这些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近年参与过不少国内国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和学理讨论。我们国家去年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我也参与过意见,给出过一些建议。
    

    (本文刊于《东吴学术》2013年第2期,阅读全文请下载caj版附件。)
    
    
下载相关附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