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访谈笔谈座谈 >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编者按 近日,由中国民协、广西文联主办,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广西民协承办的中国苗族文化发展论坛在融水县举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湖南省和贵州省社科院等高等院校、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代表和苗族学者,以及融水县领导梁日春、石统权、董凌、张善强等共90多人出席。此次论坛的主题为“科学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段宝林、仲富兰、过竹等19位专家学者,围绕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苗族文化发展、融水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等议题从苗族工艺品、建筑物等方面进行了精辟论述。
    

    蚩尤与龙
    北京大学教授 段宝林
    蚩尤是中华三祖之一。他不只是苗族的先祖,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很多少数民族都信仰龙,龙是中国人古代的图腾和民族象征,已获世人之公认,但许多具体情形,特别是许多少数民族之崇龙民俗,并不是大家都很清楚的,我们还需要做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和普及工作。我们知道中原华夏民族是龙的传人,从伏羲、女娲到炎帝、黄帝、尧舜禹汤等等,已有许多论证。而苗族的部族起源又如何呢?
    其实,苗族虽然与华夏族多有对立和争战,但却是非常崇拜龙的。苗族的龙文化表现在许多地方,而且从许多方面看,苗族的龙甚至比汉族的龙更加原生态,有远古的历史渊源可考。我们知道,划龙船起源于远古龙图腾的祭祀活动,从宁波鄞县出土的钺上可以看到春秋时代划龙船的形象,这比战国时代要早几百年。我到贵州黔东南参加自治州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时,曾到苗寨观看龙舟大赛,看到了苗家的龙舟平时是放在清水江两岸很长的龙舟屋中保存的。这是一根巨大的杉木做成的“独木舟”,足有二三十米长。这种独木舟属于古代社会,显然比汉族的龙舟要古老得多。
    苗族赛龙舟的时间也比汉族古老,一般不在五月五日而在五月二十几日,与夏至日接近,各村寨地区轮流举行。这个日子显然比“端午节”之五月五日更加古老。我们在贵州看到苗族龙舟的龙头就有两个很大的牛角在两边,这非常明显是龙牛合体的,人们都说那是牛角。蚩尤苗族的图腾与象征实际上是龙牛合体的。民间叫“水牛龙”.
    从古至今,西部黄帝族与东部东夷、九黎族一直在相互交往、联系乃至打仗,正是在这样长期的联系中,才产生了龙的形象,各族文化取长补短,互相交融,成就了十亿以上人口、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我们要用科学研究的成果,清洗历史偏见的污垢,加深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很多。我相信,对蚩尤冢和蚩尤文化的研究与开发,一定能受到人民的欢迎,在建设伟大的中华新文化和各民族和谐团结的崇高事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苗族民俗文化与 创意产业发展分析--以苗族手工艺品银饰、刺绣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仲富兰
    手工艺品,坊间也称之为“民间手工艺品”,是指长期以来,广大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由于各地地域文化的殊异,各个民族发展、变迁的历史不同,各个民族社会习俗、地域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各地的手工艺品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历史风姿与风格特色,正是这些殊异与不同,才构成中国手工艺品的品种繁茂和风格多样。
    千百年来,优秀的苗族儿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手工艺品,其中银饰与刺绣是蔚为可观的翘楚。银饰与刺绣是两种手工艺品,但它们又是互为联系的手工工艺奇葩,在民俗文化学的分类中,这两项都可列为“服饰饰品”一类。无论是银饰制作还是苗族妇女的刺绣,很多作品都具有技术高超、造型奇特、想象丰富、色调强烈、风格古朴的特点,艺术大师刘海粟对苗族的工艺曾给予很高的评价--“缕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
    讨论苗族手工艺品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发展空间,前提的理论条件就是如何看待无所不在的文化资源,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文化。知识、思想、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活动及其产品等所有的人类创造都属文化范畴。苗族民间文化与手工艺品,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文学艺术、民俗资源、传统特产、饮食与旅游等文化资源丰富,犹如一座浓缩的博物馆。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与市场开拓的问题上,一方面要保护传统,创立品牌,另一方面又要开拓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当前苗族兄弟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发各种具有时代特色与苗族风情的民俗表现形式,加强产品形式中“自我因素”的表达,突出其体育性、娱乐性、参与性,以使大量的原生态民俗文化资源更好地转化为深受现代民众喜爱的文化产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