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访谈笔谈座谈 >

[笔谈]“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5)


     论社会学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雷洪
    

    “社会学的春天来了”一言在我国社会学学者和专业教师中流传,这是关于社会学学科命运的一个美好预言,但实现这个预言或目标,却仍然困难重重。来自社会、高等院校、学术共同体的制约,或者说我国目前的社会制度因素乃至社会结构因素的制约,让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面临着难以解决的矛盾,形成难以跨越的障碍。
    第一,社会学参与社会改革、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与参与社会改革、社会发展的制度化途径之间的矛盾。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念的放弃、一轮医疗改革的基本失败、伴随农村经济改革而产生的“三农问题”、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的加剧、价格改革和国企改制等过程中滋生的腐败、城市化造就大批失地农民、群体事件频发、市场经济调控或干预的时“紧” 时“松”、新就业人口的就业比率越来越低等等的现象,显示了对进一步改革开放、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中加强科学研究的客观需求,特别是以社会整体视角的社会学学科参与科学研究的迫切需求。但是,社会学学科参与科学研究却没有制度化的途径保证。例如:各级人大、政协中有不少经济学学者,但鲜有社会学学者的席位;各级政府大都邀请经济学者做顾问、专家,但相比之下,难有社会学者获此殊荣;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制定各项政策、制定发展规划等,大多有经济学发言的机会,但难有社会学发言的机会,三峡移民、社会保障改革这样的问题,也无社会学制度化参与的机会。由此,导致大多社会学学科的研究长期游离在制度化安排之外,社会学研究成果的被重视、关注直至采纳处于惯性的滞后状态。
    第二、社会学研究的规律与社会提供的研究条件、评价机制之间的矛盾。社会学从社会整体出发、强调社会结构要素之间联系性的理论,形成了研究社会的特殊视野,特别是创立和不断完善的社会研究方法(甚至被误认为是社会学研究方法),为研究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科学和可靠的工具。但其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结论的产生,必须依赖学科自身的范式和规律,例如:随机抽样的大样本,长期跟踪研究,社会实验研究,从探索——选择对象——假设——验证——理论抽象的过程,定量与定性的结合等等,这种研究规律需要足够的选择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充分的保障机制等社会条件。但是实际上社会基本未能提供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条件,例如:政府基金的研究项目由指南指导,政府基金的经费对于完成科学研究大多都显得经费短缺,科学研究工作被社会学者所在学校的聘任制、考核制所定量化、标准化、形式化,研究成果的外在评价、形式评价代替了内在评价、内容评价等等。由此,致使社会学者的研究被项目指南、有限经费、评价标准、任务定额所导向、制约甚至肢解,许多研究成果成为学者们自称是科学的但实际自认为是并不那么科学的。
    第三、社会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与社会学学术共同体价值选择、评价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提出了许多急待研究的现实问题,需要包括社会学等诸学科的学科视角来思考这些问题,特别是需要宏观视野的洞察、分析和探索。但社会学学术共同体主流价值倾向于学理性、规范性的学科研究,难以认可并不成熟、完善的理念、思想、视角、观点,以致迄今为止,社会学学者对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宏观上重大问题所提出的思路、理念、原则、目标等方面的观点(例如已提出的社会转型、社会公正、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社会保障底线、中产阶层等)不多;相比之下,依学科范式和规范方法对微观现象的研究则比较丰富。由此,致使社会学学科在宏观领域与社会现实的对话不多,社会参与性不高,未能对推动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第四、社会发展中对社会学人才的内在需求与实际吸纳社会学人才之间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学学科如同计算机,传统社会可以不需要社会学(和计算机),社会越发达则对社会学(和计算机)的需求越多。我国由改革开放而发生的社会转型及社会高速发展,对社会学人才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内在需求,例如各类(媒体、舆情、广告、商品、房地产、项目投资乃至市场等)调查、咨询业,各类(社区、学校、企业、司法、医疗、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专业社会工作,各类(基金、慈善、环保等)非政府组织,城市规划与建设,基层政府和政府政策研究部门等等。但是,社会未提供制度化接受社会学人才就业的政策和途径,实际吸纳的社会学人才极少,例如:各级政府绝大多数部门招考公务员排斥社会学专业毕业生,迄今各级政府大多尚不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有些制度化职业资格证书报考条件(例如房地产评估等)排斥社会学专业等等。由此,致使社会学专业各层次的毕业生就业受到制度化的障碍,大量毕业生到非专业性岗位工作,浪费了大量的社会学专业人才。
    第五、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与社会所需社会学人才的培养条件之间的矛盾。近年中受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导向和诱导,各高校的改革出现行政化、企业化、标准化、形式化、科研化等趋势,例如资源在行政部门而办学责任在实施教育培养的院系,实际上将院系变成经济实体,降低直接教育培养的经费、甚至招收研究生由导师向学校交费,教学评估的形式多、效果少,学校排名主要是科研指标而非培养学生指标,考核教师主要考核科研而非教学,按学生人头和教师人头而不按教育规律计算和考查教学业绩和效益等等。这样的趋势下,造成(社会需要知识丰富、有操作能力、综合素质高的)社会学人才培养条件的绝对短缺,例如:院系忙于“创收”,教师忙于找科研项目、找经费,教师实际七分精力从事科研、三分精力从事教学,而且教师忙于应付学校制度化的指标而不能集中精力培养教育学生,学生实验、实习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低,等等。由此,致使院系工作的重点不在教育培养,社会学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的能力差。
    第六、教育培养的目标、规格与学生、家长的期望、需求之间的矛盾。不言而喻,目前我国的大学本科教育实际上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培养目标是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同时,高等学校必须依据人才市场需求决定培养各专业人才的规模和数量。但是,大多数学生、家长对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的期望、需求仍是精英目标,且大多盲目崇拜高科技专业、热门专业。由此,致使社会学专业(也包括其它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不愿意到实际工作部门工作,且职业期望超过社会实际提供的可能,加剧了“就业难”,并形成盲目的“转专业风”、盲目的考研时尚等等。
    综上所述,这些矛盾本质上是社会提供的目标与社会提供的手段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需求与学科供给之间的矛盾,是制度安排与行动选择之间的矛盾,是理想功能与实际效果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之间的矛盾。那么,“社会学的社会学”或许并非只是“戏言”,似乎成为一种现实的需求。
    (作者简介:雷洪,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