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访谈笔谈座谈 >

美国汉学家艾朗诺:为什么要再写中国文学史?


    
    (图片来源:www.mountainsongs.net)
    作为海外汉学家,我们读书很慢,我们知道的东西比你们中国国内学者少多了,但我们有一点好处在于:我们是站在外面看一个东西,跟你们站在里面看,角度不一样,我们提供旁观者的视角。
    1967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UCSB),30岁的白先勇站在讲台上给台下寥寥几名美国学生讲授中国文学课程,英国文学系的一名大二男孩小心翼翼地迈入课堂……自此,这个加州男孩的人生开始与中国文学紧密相连。
    这是美国汉学家艾朗诺(Ronald Egan)的一个人生片断,至今他依然清晰地记得,他接触的第一首中国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
    事有因缘。白先勇结缘于艾朗诺,其后艾朗诺结缘于欧阳修、苏轼与钱钟书。
    作为西方汉学界引人注目的后起之秀,多年来,艾朗诺出版了研究苏轼与欧阳修生平及作品的著作《苏轼的一生:言论、思想和行为》、《欧阳修的文学作品》,他还对《文心雕龙》、古代音乐、美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广探讨。
    1998年,在西方汉学界对钱学依然一片沉默之际,艾朗诺迎难而上,选择研究钱钟书,他字斟句酌地苦啃钱钟书的《管锥编》,并将其选译为英文由美国哈佛大学出版,书名为《LimitedViews:EssaysonIdeas andLettersbyQianZhongshu》。
    在《管锥编》选译本的前言中,艾朗诺开宗明义地指出,他翻译的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学者撰写的一本关于文学与思想的随笔,艾朗诺使用了一个marshal(统驭)来描绘钱钟书对于语言收放自如的杰出调控才华。当然,艾朗诺也表达过他的遗憾,他认为《管锥编》虽是钱钟书对于文学研究的最高峰,但“仅在中国国内得到认可,在国际上仍未得到相应关注 ”。
    不久前,艾朗诺在上海接受了《新民周刊》记者的独家访问,这也是艾朗诺首次接受中国大陆媒体的专访。艾朗诺言谈和蔼,普通话带有台湾腔、京腔,语速很慢,停顿很多,他常要花一些时间以选择中文词汇以达意,必要的时候,英文单词总是会活泼地蹦出来。
    时值今日,跟《新民周刊》记者谈及30年前的导师方志彤与钱钟书两位先生在哈佛大学那次难得的促膝闲谈,艾朗诺的眼神悠远,依然专注而充满深情,那个时刻,两位先生思想的激荡,绚烂如夜空的烟火,身为旁观者的他只觉:妙不可言。
    艾朗诺的夫人,美籍华裔陈毓贤女士(SusanChanEgan),从1978年春至1980年秋面聆洪业先生(号煨莲,字鹿岑,当代杰出史学家,曾任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1946年春赴美讲学后任哈佛大学东亚语文系研究员) 自述生平,1980年12月洪业先生逝世后,陈毓贤出版了英文版《洪业传——季世儒者洪煨莲》,其后中文版面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