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魁立 等]中国元素在哪里?(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2:11:57 《社会科学报》2004年9月 户晓辉 巴莫曲布嫫 参加讨论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资源:传统的智慧与情感 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积累传承,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聚合着亿万中国人的精神与情感。它不仅是联结过去与未来的。精神保障,更是民族文化身份赖以保存的文化符号。 我们进入现代社会,享受科技进步的便利,并不一定要以抛弃传统为代价。传统与现代并不天然为敌,传统的智慧与情感是现代社会建设的文化资源。传统虽然作为整体的文化体系被打破,但其中许多有价值的文化片段,可以作为我们连缀当代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金缕玉片。尤其像承载着民族文化传统的节日,它有着独特的时间回归的优势,在周期性复现的节日中,我们面对逝去的祖先,讲述传统的故事,重温着家庭亲情,协调着人际关系,放松身心,脱离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节奏,回归传统的悠闲。节日传统内涵的传承与扩展,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不仅在文化建设上具有正向与健康的意义,就是从经济社会角度考量,也是难得的商机,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娱乐业等都充分利用了节日人们的消费心理,取得巨额的收益。 我们曾经有过背弃传统的荒唐,我们至今还在为这种荒唐支付着“学费”。我们总是善于“破”,却不懂得“立”。特别是对于关联着我们精神生活的东西,最好不要轻易地去改变,除非我们的确找到了更好的替代方式。因此在我们高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旗时,就不仅仅是选择几个样板,撒一点胡椒面,而是在全民族树立尊重传统的风气,让生活在现代物质文明社会中人们充分认识到民族精神传统的价值,在我们心中珍爱传统,在我们的生活中传承过去的文明,让“文化遗产”成为现代生活的资源,而不是博物馆中供人凭吊怀古的展品。 陈连山(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关键: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 经过多年宣传,人们大多已经知道:任何一种动、植物,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才能长期生存。所以,要保护动、植物,首先要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可是,人们却往往忽视任何一种持久的文化现象也都是具有自己特殊的“生态环境”的。 保护无形文化遗产,首先是要保护其“生态环境”。例如,中原地区汉族的民歌传统比较弱。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鄂西北山区。由于相对封闭,当地农民的生活方式还相当传统。他们在劳动中,在闲暇时都会唱歌。音乐旋律丰富,优美,有所谓“阴调”、“阳调”之分。作品内容也很感人。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文化界开始重视这些民歌,做了很多记录工作。这当然是保护,但是这样的保护远远不够。记录下来,仅仅相当于动植物学家采集了标本,并不能保护民歌本身继续活下去。当地的民歌在丧葬仪式上最为集中。我考察了一个丧葬仪式上的唱歌活动。丧家花钱专门邀请了四位有名的歌师,围着灵堂中的棺材轮流演唱了整整一个通宵。其内容有请神保佑死者的,有讲历史故事的,也有歌师互相辩难的,但一律用“阴调”──这种调子平时不许在家里唱,否则不吉利──唱。其中最重要的是唱《起歌头》,有大约300 句歌词,是在举行招魂活动中边走边唱的。试想:如果没有传统的丧葬仪式,这些仪式歌曲是无法存在的。丧葬仪式就是这些民歌的生态环境的最重要部分。可是,丧葬改革马上就要进行,冲击是难免的。另外,歌师在丧葬活动中比一般客人受到更高尊敬,还得到报酬。这个业余职业因此受到农民的喜爱。如果没有对于歌师的尊敬,那么演唱活动必会受到打击。 由此看来,如果要保护当地的民歌演唱传统,使之流传下去,只记录歌词、录音、录象是不够的。必须设法保护民歌演唱活动最基本的生态环境,它才能够活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