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周易》与司马迁的史学思想(2)

事物的盛衰变化是矛盾不断积累所导致的,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变化必然产生。《周易·坤·初六》言:“履霜,坚冰至。”《文言》进一步阐述这一思想,指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这实际上是《周易》作者对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变化的深刻思考与具体总结。司马迁在《史记》中指出历史大变动是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有一个“渐”的过程。“幽厉之后,周室衰微,诸侯专政”,“春秋之后,陪臣秉政,强国相王”,并引用《周易》中的话说:“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34)他作《史记》自觉指出社会由渐变到急变的进化规律。《殷本纪》写商汤伐夏,是渐渐发展的。先居毫,后征葛伯,伐昆吾,最后灭夏,势力渐大。《周本纪》记周代殷,也是如此。周先民在公刘、古公亶父的率领下,逐渐强大,接着伐犬戎,伐密须,败耆国,伐崇侯虎等,最后定都丰邑,更加强大。武王九年,诸侯皆曰伐纣,武王认为时机不成熟,不同意。又过二年,时机成熟了,才最后灭殷建国。周之伐殷,不是一朝一夕的突然变化,而是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没有长期的渐变,就没有一朝一夕的突变。司马迁写历史重变化发展,轻传位更替,其原因在此。
    三、“承敝易变”、“使民不倦”--《周易》与《史记》共同关心的主题
    《周易》的变的观点影响到司马迁对社会历史盛衰的看法,而它的变通思想则对司马迁“承敝易变”产生过重大影响。变通观点是《周易》谈论自然、社会、人事的基本观点,“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往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35)一切事物都是变通的。《周易》的变化是物盛而衰,物极必反的变通,泰卦与否卦,革卦与鼎卦,剥卦与复卦等等。都表现了这一特点。《周易》作者重视对立面的转化、要求变通的思想在司马迁那里得到了发展,被总结为“承敝易变”。这种思想与《周易》中的“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36)的观点是一致的。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变”就成为一种必然。“易穷则变”的“穷”,“物盛而衰”的“盛”,“承敝易变”的“敝”,都是指事物到了非变不可的阶段。到此阶段事物就要“变”,否则就违背自然、不能发展。《周易·乾·文言》中说:“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处于穷极之地而不知变化,必然招致灾难。《周易·革·彖》言:“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论述了变革的重要性。司马迁在《史记》中着重写变革的历史,他作《秦楚之际月表》,是因为“八年之间,天下三嬗,事变繁众”,所以要详细论述。他还详细记述了历史上的许多变革,如汤武革命、商鞅变法、管仲改革、吴起变法、李悝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等。这些变革都是因为有了“敝”才产生的。相反,秦朝建立,承前代兵戈相见、国破家亡之敝而不知变易,仍横征暴敛、严刑峻法,“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谬乎?”(37)终于招致二世而亡。更为可贵的是,司马迁在考察历史变通时,不是僵化的与片面的,而是“察其终始”,以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之变。《史记》记述三代至秦汉的历史,不仅写出其发展变化,而且往往指出敝则必变、盛中有衰的情况。写秦汉之际的历史,先写秦之弊,后写汉初之变,使人从历史的关键中看到了变化,提醒人们只有适时变革,适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保证永不亡国。
    “承敝易变”是为了“使民不倦”,这是司马迁“承敝易变”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周易》“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38)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周易》认为变革是为了有利于民,《革·彖》说:“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并提出保民的观点:“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39)司马迁进一步把保民同社会变革紧密联系起来,在《史记·平准书》中说:“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禹贡》九州,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汤武承敝易变,使民不倦,各兢兢所以为治,而稍陵迟衰微。”在《高祖本纪》中说:“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谬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可以看出,司马迁认为变革要根据具体不同的敝来进行不同的变,不管怎样变通,最终都要“使民不倦”,“使民不倦”是变通的最终目的,也是变通成功的关键因素。《史记》写变革,注重突出这一点:商鞅变法,“秦民大悦”,(40)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利其民而厚其国”,(41)管仲改革,“齐人皆悦”(42)等等。
    变通的结果是社会的进步,《周易》的变通观点具有历史进化论的特征,《周易·系辞下》有一段很长的文字,论述了从包牺氏、神农氏,一直到黄帝、尧、舜的历史发展过程,指出“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理,万民以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易》的历史观是进化的,上古之世并非黄金时代,历史的进化体现为人们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先秦时期,对历史发展持进化观点的不独《周易》一家,韩非在其《王蠹》中也论述了社会历史的进化观。司马迁总结诸子学术,把他们优秀的思想吸收过来,并加以发展,在论古今之变时,也显示出了强烈的历史进化观点。他在《货殖列传》中驳斥老子的“小国寡民”之说,他在《赵世家》中借赵武灵王的话说:“随时制法,因事制礼。……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另外,司马迁在《商君列传》、《李斯列传》中也借商鞅、李斯与保守派的论战,批评了法古的退化观点,宣扬了法后王的进化观点,认为只有变通,社会才能发展,“承敝易变”的真正目的才能达到。历史每前进一步,都是克服了先前的缺点而取得的。
    注释:
    ①⑨(12)(16)(17)(27)(34)《史记·太史公自序》
    ②《汉书·儒林传》
    ③刘师培:《司马迁述周易义》,《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二辑
    ④《两汉三国学案·周易》
    ⑤《史记·滑稽列传》
    ⑥《庄子·天下篇》
    ⑦《礼记·经解》
    ⑧《春秋繁露·玉杯篇》
    ⑩《太史公书义法·正易篇》
    (11)《汉书·艺文志》
    (13)白寿彝:《史记新论》第69页
    (14)《荀子·大略》
    (15)皮锡瑞:《经学通论》
    (18)(19)(35)《周易·系辞上》
    (20)《周易·坤·文言》
    (21)《周易·恒·彖》
    (22)分别见于《史记》中的《天官书》、《秦始皇本纪》、《太史公自序》等
    (23)《史记·田叔列传》
    (24)(33)《史记·平准书》
    (25)(31)(36)(38)《周易·系辞下》
    (26)高亨《周易大传今注》
    (27)《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
    (29)《李斯列传》
    (30)《张耳陈余列传》
    (32)《史记·郑世家》
    (37)《史记·高祖本纪》
    (39)《周易·临·象》
    (40)《史记·秦本纪》
    (41)《史记·赵世家》
    (42)《史记·齐太公世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