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黄涛]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境保护*(4)


    三
    情境保护理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伊斯坦布尔公报《无形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镜子》中指出:“主要因冲突,不宽容,极端重商主义,无控的城市化或乡村的衰败等原因,无形文化遗产面临消亡或边缘化的危险。无形文化遗产的极其脆弱性要求各国政府采取坚决行动维护无形文化遗产表演和传播的环境。”这段话实际上就是强调文化情境与文化事象的密切关系,并明确提出了情境保护的要求。
    目前在社会上对“保护”“抢救”的呼吁有一种情绪化的反对意见,不少人将“保护”与“守旧”等同起来,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阻碍当地民众融入现代化进程的。其实这是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误解。按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的确切含义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就是说,保护工作有两类,一类是对失去活力的、行将衰亡的文化事象,要记录保存其资料;一类是对尚有活力的文化事象,则要使其更好地存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境保护工作也有两大类:一是在现代社会仍有存活价值的文化事象,由于遭到人为破坏或某种不合理的抑制而造成其“生态环境”恶劣,从而有弱化甚至衰亡的趋势,对此应大力扶植,保护其赖以存活的土壤,使之在现代社会传承下去;二是不适应现代社会环境,因失去存活价值而正在衰亡的文化事象,对之要完整地记录保存,不仅保存其文化事象,而且保存其文化情境。
    过去我们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不足之处是在注重搜集记录或展示文化事象的同时,对其文化情境有程度不同的忽略倾向,如谚语的搜集多记录词语形式,忽略词语的存活土壤、文化内涵、社会功能等生动内容,令人遗憾,各卷谚语集成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谚语词条的目录,相关的说明极少。其实,如果加入情境内容,我们可以缩小工作的规模、减少集成的卷数,而把每卷的内容搞得更深入、细致和生动,也将具有更高的保存和利用价值。正如邓迪斯所建言的:“我们未来的民俗收集目标应该是更少的文本和更多的语境,伴随着详尽的口头文学批评。”[1]因此今后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情境保护方面应制定细致可行的操作规范。
    如果将全球文化看作人类文化共同体,则各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既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各具特性的子系统,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各子系统中发生、延续和存活的特色文化财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熔炉中形成的。对此,文化部于2005年4月26日发布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作了很好的表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大环境。在这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地又有着各具特色的小环境和异彩纷呈的文化事象。数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和风貌,既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财富,也是全人类文化宝库的必要组成部分。重视情境因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助于灿烂的中华文化得到妥善的传承和鲜活的保存,从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风采独具的重要位置。
    (本文刊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