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舒宪]非物质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8:11:38 学苑出版社网站 叶舒宪 参加讨论
从全球文明史的大视野看,中国是世界上已经有过的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的惟一一个。数千年的文明本身就应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大文化资本,更何况67个民族(台湾的高山族,如今已经被人类学重新确认为12族)的文化丰富多样性以及长久地和谐共存的非凡经验,应该为未来的世界文化重新整合,以和平共存来消解文明之间的冲突,提供最为宝贵的现实参照与难能可贵的理论开发资源。 三、文化遗产将保护我们 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提升不到珍视生存资源和文化资本的理论自觉高度,仅仅有像对待古董和收藏文物那样的保护意识,是绝对不够的。非物质遗产与物质遗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是躺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活生生的文化传承。需要重新启蒙的观念要点是:今天我们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对人类千百万年延续下来的无比珍贵的生存经验的自觉,是对历经沧桑还依然活在民间的文化传统的自觉延续。这样的活生生的当下传统,如民间剪纸、皮影或者傩仪表演,哪怕看上去非常简陋和普通,但也要比只能供后人凭吊的巍峨高耸的大金字塔更加具有文化生命的价值。 换言之,从某种意义上看,67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与存续,将反过来保护我们13亿人的可持续生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的生存,关键在于如何变文化遗产为文化资本。这里需要的一个环节是从知识到产业的“社会炼金术”。能够发挥这种炼金术作用的人,只能是既有全球文化的战略性大视野和先进理论,又真正掌握本土文化资源的人文学科的专家。被细分的学科眼界所限制的知识单一的专家,如今已经无法适应创新的需求,而知识跨学科的专家又为学院派的现有体制所不容。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而尴尬的现实。它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层人士的自觉意识,并尽快着手从国家教育体制方面给予解决。可喜的是,从2005年新批准的985二期的知识创新基地的学科设置方面,多少看出一些积极的变化。 事实证明,只有金融资本而缺乏文化资本及其炼金术,是无法同国际文化产业的杰作去竞争的。张艺谋有敏锐的艺术感觉和同样敏锐的市场意识,但是恰恰缺乏的是文化底蕴,所以把一部部万众期待瞩目的新作品搞成了花拳秀腿的大比拼,实在是费力而不讨好。对于他个人来说,也实在有些勉为其难。张艺谋的艺术敏感度也许并不亚于《星球大战》的导演卢卡斯,但是“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他,文学素养的先天不足限制了个人的幻想能力;国学方面的欠缺又限制了他开掘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能力。所以只能围绕着制片商的巨额资金指挥棒去拼凑作品,以色彩组合和画面的视觉刺激来弥补整体文化含量的匮乏。假如他能够像卢卡斯那样,在创作《星球大战》之前仔细研读神话学家坎贝尔的著作《千面英雄》,并且亲自向这位知识专家请教,(马克、皮尔森,2003:317)那么可以肯定,他的《英雄》就不会如此“气短”,在知识界招来一片抱怨之声了。《星球大战》的经典范例告诉人们:艺术敏感和想象力如果同文化专家的知识相互结合,会催生怎样的“化学”效果。 中国的一少部分(绝不是号召大家全来)人文知识分子和文化专家如何转换书生的清高气和教授架子,自觉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能力,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设计与开发中来,发挥艺术家和技术官僚们所无法承担的专业知识特长,这应该是国家之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参考文献: 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利奥塔.非物质[A].陈永国译.视觉潜意识[M].王逢振主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凯尔纳.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M].陈维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美)沃泰姆.现代神话连接[A].形象经济[M].刘舜尧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Baudrillard.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A],The Anti-Aesthetic: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M]. Washington: Bay Press,1983. 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布迪厄.实践感(卷一)[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托夫勒.力量的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M].刘炳章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麦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M].杨建国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叶舒宪.人类学质疑“发展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4). (美)马克·皮尔森 .很久很久以前——以神话原型打造深植人心的品牌[M].许晋福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