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许嘉璐]保护肯綮国运(4)


    我曾经管过北师大的文科教学与科研。当时我就有一个想法,但是钟老是自己的老师,不好提出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你提出建设中华的民俗学、建立中国的流派,应该走出去呀!需要钱我可以给你一点,让学生们背着包到深山密林里去呀!后来我一想,钟老这么大年纪了,他去不了,学生们还在为升讲师、升副教授、教授而凑那个论文呢,算了!所以,在这个大潮之中,浮躁风之下,很难做事。但田野调查是搞这行的基本功。
    我认为这次抢救工程,就是一次建国以来、甚至辛亥革命以后从来没有过的大规模田野调查。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它引起了世界上文化界的关注是有道理的。我认为,在大规模摸底、抢救的同时,有关的理论研究必须加强,特别是对民间文化自身宏观的规律的研究需要加强。有关民间文学的文章,我也看了不少,有的研究得很深很细。比如,像顾先生研究孟姜女,我不知道你们见过没有,十几大厚本的笔记,密密麻麻关于孟姜女的材料,各种素材,后来发表了一点点。有些故事的流传、演变过程,以及后来被戏剧化的过程,都应该深入研究。但是,民间文化的总规律等宏观上的研究也不可少,现在研究得很不够。比如说,在雅俗文化的互动当中,民间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本来应该是中国文学史家去解决的,但他们即使解决也只停留在文学上,不能涉及到其他的文艺品种。我们应该管起来,搞清楚这个问题。搞清楚它就可以唤醒今天人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视。没有民间传统文化,就没有屈原的《楚辞》呀!也没有《诗经》的十五国风,没有汉乐府,也没有后来的近体诗和宋词,更没有元曲!甚至于连《红楼梦》也不会有!它们的源头都在民间!就是我们亲眼所见的一些东西也是这样。没有北京的蹦蹦戏,就没有后来的评剧。没有湖北的野台子戏,也就没有现在的京剧。是不是?追述得再远一点,没有宋末地方上的小曲、或者是野台子戏,也就没有今天的昆曲。昆曲是雅人的、文人的,但它的来源也是民间的。所以,这些都有待于研究。我是外行啊,各位,如果我说错了,就当是期望做得更好的意思,请原谅。
    我再举一个需要加强理论研究的例子。民间文化是多元的。多元与一体是什么关系?汉族地区还好说,大陆上的55个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不同,连信奉的宗教都不一样,甚至原来的人种也不都一样。为什么千百年来我们能够和谐相处,共同繁荣?这不能只从朝廷、从中央政府的政策单方面去解释。政策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文化上。经过千百年的文化接触、交融,中国各个民族的文化几乎都是包容性强、企盼和谐的。我有些奇怪的想法,因为不懂,只好慢慢去求证。比如说,为什么在中国伊斯兰教都是逊尼派?原教旨主义、什叶派在这片土地上就难以立足这不能不说受了主体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现代的,那是千百年来固有的。犹太文化也是世界重要的文明之一。可以说和我们中国并驾齐驱,甚至有些方面比我们还好。犹太人1800年没有祖国,仅仅凭着希伯莱语、犹太教的教义和它的社区文化就把它的文化相当好地保护了起来。无论是在波兰、在法国,以至现在的美国,犹太人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着自己的社区文化。惟独犹太人到了中国,经过了几百年,也完全融入到中华文化当中。为什么?再比如说,我们现在的民间文化保护立法速度比较快,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知识产权总部的重视,称赞这在全世界是独一份。但是,立法和我们所做的工作相结合还有一个中介物,就是政策。政策的研究是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的。理论研究不够,政策就很难制定得正确。这是实际情况。再一个层面就是政策的研究也需要加强。总而言之,在我们这个领域里有很多个理论问题需要研究。而这些研究是唤醒民族文化意识不可少的,也是协助政府制定政策不可少的。所以,在大家都非常重视田野调查和具体工作的同时,我再提出这个意见、建议。
    当前,我国文化领域的工作在相当程度上有三个脱节,这是当前我们的文化工作不能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讲,第一是领导与群众脱节,现在正在改善。第二是专家和社会脱节。在象牙塔里坐久了,连话语都变了。我也是搞社会科学的,我有的时候和搞社会科学的朋友开玩笑,我说,你们那个行里能不能说点“人话”?报上的有些文章的话语只有一个小圈子里的人才看得懂。我当然不是指咱们民间文化这一块。这一块还是比较鲜活的。仅就文学而言,不少对古代文学现象的诠释、对文学历史的重构、对现在的文艺现象的评论等等,新名词、新概念成堆,看似新鲜,一用人们熟知的术语代换,原来什么也没说。第三是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例如有些评论现代作家的论著,作家本人看不懂,说要照你分析的去写,我什么都写不出来了。现在论文的阅读面越来越窄,最窄的就是博士生的论文答辨委员看不懂学生的论文。一个人平常总得说话吧?回家得同老婆说话吧?年轻人总得同自己的女朋友、男朋友说话吧?这时候也说那种绕脖子话吗?写文章的时候先念给老婆和朋友听听行不行?这只是我们理论脱离实践的表现之一。
    我高兴地看到,在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中,这三个关系处理得最好。当然,还要像张旭司长所说的那样继续协调。但总的来说,政府和民间组织、这行和那行配合得很好,专家学者和所研究的东西是贴近的,理论和实践也是贴近的。所以,这项工程除了给中华民族留下更多的东西外,如果从中开掘出中华文化发展、成长、延绵的规律(这种规律有的可能是带普世性的),那就是对人类的贡献。除了这个之外,在当前的中国,也要提倡三结合、三紧密,而不是三脱节。因为我们已经这样做了,和别的领域比已经显现出了现代的风格。对这一点,我也抱着热切的期望。
    外行人敲边鼓,可能敲的不是点,是噪音,但还是配合了冯主席领大家所敲的鼓面。说得对不对,请大家鉴别。
                                                                                                            文章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