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林]从地域和民俗的双重变奏中看文化心理的戏剧呈现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2:11:33 作者提供 李祥林 参加讨论
从发生学层面研究中国戏剧,不可不注意来自民间又有着广泛、厚实民众基础的目连戏。顾名思义,目连戏是指以搬演“目连救母”故事为主体的戏剧。在其千年不断充实、吸纳、拓展、演化的流变过程中,庞杂的剧目形态和长期的演出积累使目连戏汇聚了中国戏剧表演的诸多精华,它有如一个丰盈充实又宝光四射的资源库,为我们留存了不少在别的剧目中难以见到的鲜活技艺资料,从而深得当今学术研究者青睐,被誉为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作为戏剧“活化石”,目连戏所涵盖的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艺术学内涵,迄今犹不失重要研究价值。从区域文化角度看,目连戏在神州大地上划分支流若干,每个支流都跟具体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探视民族文化心理不可忽视的窗口之一。为使论述集中,本文试以川目连个案为例,就此指说二三,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 究其由来,目连戏可谓是外来题材中国化、宗教故事世俗化的产物。其本事源起于《佛说盂兰盆经》,又融合《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婆罗门女救母出离苦海地狱事,在唐代变文里演化为成型的目连救母故事。自宋以来又以杂剧形式出现在勾栏瓦肆中,并经近千年流变演化出庞杂又恢弘的演剧体系,成为揉合宗教、民俗、娱乐于一体的蔚为大观的戏剧文化现象。现存《目连救母》剧本由明代郑之珍根据佛经故事并结合民间传说、变文、杂剧等创作,是一出宗教气息浓厚的戏,共100出,分上、中、下三卷。剧情写傅氏一家奉佛食素,斋僧布道,广济孤贫,男主人傅相因此得以升天并受封“天曹至圣至灵劝善大师”。继而其妻刘青提受人怂恿,违誓开荤,不敬神灵,打僧骂道,触怒上苍,被鬼使捉入阴曹地府,备受折磨。儿子傅罗卜夙具孝心,甘冒艰险往西天恳求佛祖超度,佛祖嘉其孝义允许皈依沙门,名大目犍连。目连为寻母去地狱,遍经十殿,百折不回,终于感动神明,实现了母子重逢同升天界的愿望。毫无疑问,此乃一部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并刻意按照佛家因果报应模式编码的作品。无论男主人因行善升天界得褒奖位列仙班,还是女主人因做恶下地狱受惩罚历经熬煎,乃至傅罗卜因行孝救母赢得佛祖青睐终成正果,都十分鲜明地体现出“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主题。惟因有此露骨的劝善说教,故而该戏全名本是《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则为《劝善记》。后来清人张照参考郑本奉命编撰十本240出的宫廷大戏,更突出发挥了劝善惩恶的果报主旨而径直名曰《劝善金科》。在当政者看来,这种戏不仅从正面“谈忠说孝”有益风化,而且能从反面警示世人,“使天下担夫贩竖,奚奴凡婢,亦莫不耳而目之心而志之,恍如有刀山剑树在其前。不特平坦之气清明,即夜梦亦有所惧而不敢肆。”(《劝善金科》刻本序)当政者的赏识和扶持促进了该宗教剧的推广,上行下效,以至近世安徽、湖南、江西、福建、四川等地皆有颇具规模的目连戏搬演,并且形成“闽目连”、“湘目连”、“川目连”等支流。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走出深山的琴声灯影
- 下一篇:达曼人:生活在“幸福的山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