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李祥林]从地域和民俗的双重变奏中看文化心理的戏剧呈现(4)


    若论题材来源和故事情节,川目连和闽目连大致无二,但是,二者茌各自具体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文化和民俗心理熏染,又呈现出互不相同的个性特征。比较而言,闽目连偏重于宗教信仰、心理补偿,搬目连过程中突出的是祭祀孤魂、超度亡灵,宗教气息更见浓厚;川目连侧重于民俗游戏、娱乐观赏,搬目连尽管原有“以祓不祥”的本意,但在此过程中则揉进大量世俗娱乐活动,从而在强化民俗色彩的同时也就必然淡化了宗教意味,使本具高台教化之严肃意味的搬演目连戏蜕变为一种调动观众参与意识、洋溢游戏娱乐光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旧时蜀地每月都有各种带祭祀性的行会或庙会活动,如《成都通览》提及的三月初三娘娘会、四月初八放生会、七月十五盂兰会、八月初一地藏王会、九月十九观音会、十月初一城隍出驾等,许多行会或庙会都有请戏班唱戏以营造气氛的习惯,而搬目连往往是少不了的大众娱乐的高潮节目。据《内江地区戏曲志•志略》:民国八年以后,资阳设十二个场镇,每一场镇都要给城隍唱一本戏“还要为地藏王菩萨唱十二本目连戏……”这种悦神更悦人、他娱兼自娱的世俗娱乐性,从巴蜀艺人在传统目连戏基础上大肆张扬地添加《娶刘氏四》一场戏上体现得尤其鲜明突出。此乃川目连中的重头戏,历来为川剧各条河道(川剧流派按地区划分向有川西坝、川北河、资阳河、下川东“四条河道”之说)搬目连所必演,却为其他剧种所无,亦不见于佛经、变文、宝卷,可见的的确确是我巴蜀艺人的独家创造。清代雍、乾时期(1723—1795),资阳河老金玉箱传本《目连戏文》十卷,即自《娶刘氏四》起而至《变吼菩萨》止。在川目连中,《娶刘氏四》可谓最喜庆热闹也最有轰动效应的一场戏,且自清代以来已见,如前引《清稗类钞》等书所载。作为川目连招引观众张大声势的开幕戏,这场戏主要是在舞台下戏场外展开的,完全是蜀中民间娶亲风俗和礼仪的活生生展现。其过程一般如此:迎亲的前一天,扮刘氏的演员要象民间真正出嫁的女子一样先住到“刘府”(当地会首处或庙里),第二天早晨,傅家迎亲队伍(当然是戏班所装扮)便从剧场出发,在乡镇上穿街过巷来到刘氏“娘家”迎亲。而由演员扮演的媒婆、舅子及娘家的亲戚朋友,则帮忙张罗嫁女事宜。扮刘氏的演员还要拜当地会首为“保保”(干爹),由干爹实物实货地备上嫁妆打发姑娘。随后,新娘披红著锦,乘上四抬无顶大轿,众人簇拥着新人,装奁抬盒,一路上吹吹打打,遍游大街小巷。引来八方民众观看,观者一边看热闹一边还要议论嫁妆办得多不多、好不好,就象真看邻居家嫁女一般。待接新人的轿子抬至红烛高烧、张灯结彩的喜堂(即戏场),台上傅家便“俨然备六礼,由玄观以绦舆舁刘氏上台,如世俗结婚状。”(周询《芙蓉话旧录》卷四)此外,会首在戏场上要真鱼真肉地大摆宴席,请地方父老官绅光临贺喜;戏中新郎新娘要走下台来拜百客,客人们也要随之递上贺喜的红包……凡此种种排场,均系假戏真做,戏中人跨出演戏介人世俗生活,戏外人参与娱乐介人戏剧演出,整个乡镇地方皆成为超越舞台有限时空的大戏场,演员、观众合二为一,你乐我乐大家乐。如此这般融洽无间的全民狂欢氛围,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那种他娱和自娱无严格界分的原始戏剧化场面。有了这肖实求真性,有了这世俗娱乐化,你能说巴蜀民众热火朝天地搬演目连戏,究竟是旨在祀神还是娱人、究竟图的是演戏看戏还是不仅仅图的看戏演戏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