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

研究世界历史的新任务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觉非
    当前的世界正在发生飞速的发展和变化。不论从纵的方面来看,或是从横的方面来看都是如此。人类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上已很快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站在这个历史发展的新水平上,回顾世界历史,就产生了与我们的先辈不同的新认识。
    从纵的方面来看:在古代、中世纪时期,历史的发展非常缓慢,往往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里,人们的基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未发生重要的变化,好像是平地上的河流,水波不兴,看不到流动。一个人在一生几十年的时间里,除了自然界偶然发生的灾害,感觉不到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看到,在中世纪时期,相隔几百年的作家,如陶渊明、王维等人,他们笔下所描绘的田园风光,其色调和图景几乎完全相同。甚至千余年后,情况仍基本依旧。18世纪后半期(1776)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讲到中国时就曾指出:“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的手就已停滞于静止状态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形成了人们形而上学的僵化的历史观,所谓“道之大原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或者是一种非发展的循环论。(“三王之道若循环,周而复始。”)在历史著作中,不仅中国史及其他国别史,而且世界史也是以王朝兴衰作为划分历史时期的标准。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了“古代(古典)”、“中世纪”、“近代”的概念。
    从横的方面来看,在古代、中世纪时期,不同地区人们的交往,受到很大的限制。5世纪时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 复燕宋兮千里。”从现在的陕西到江苏都非常困难。即使像英国这样的小国,也是交通阻隔,来往不便。在15世纪初举行的一次天主教国际会议上,英国代表为了把自己的国家说成是一个大国举出很多理由。其中一个是:不列颠最大的岛屿,从北到南,要40天才能走完。这使我们想到,当时的交通,何其艰难。
    至于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更无从谈起。古代中国人不但不知欧、美,而且对日本及东南沿海诸岛也为之茫然。秦始皇时传说:“海外有三神山,……仙人居之。”直到8世纪,虽然中、日之间已有了来往,但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关于日本等地的情况,仍不甚了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白居易创作了他的优美动人的《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
    在西方,欧、美之间,长期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以为是到了印度。至今仍留下被误认的名称--“西印度群岛”、“印第安人”即“印度人”。1620年,英国的一百名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经过两个多月的风浪颠簸才到达美洲。原来的人只剩下了一半,他们只能怀着惊恐的心情为自己能幸存下来而感谢上苍。(后来感恩节的由来。)
    美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是1784年,这年他们乘坐的“中国皇后”号船,于2月从纽约出发,经过六个多月的航行,于8月才到了黄埔。直到19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上最快的帆船“短衫”号(Cutty Sark),从上海航行到英国仍需时四个月。
    由于彼此隔绝,互不来往,世界各族人民不但无法进行正常的文化交流,而且往往产生种种误解。国与国之间,常互相残杀,战乱频仍。特别是近代殖民主义者,凭其坚船利炮,用血与火,将世界广大地区蚕食鲸吞,以至在世界历史的许多篇章中,都笼罩着民族仇恨的阴影。
    但自从18世纪后半期,先后在英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发生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历史的发展即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十年,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举动下,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更为世人所瞩目。现在,我们几乎每天都可看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同时,由于交通运输工具的飞速发展,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都可朝发而夕至。特别是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传递异常迅速、方便。全世界不同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不出一昼夜即可传遍全球。
    在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形势下,包括历史观在内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要发生变化。我们现在回顾历史,感到有很多问题,需要重新加以认识。
    这里,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用什么态度去研究历史。
    在历史上,凡到重要变革的时代,总会产生多种不同的对待历史的态度。那些企图维护旧事物,抗拒变革的顽固派和保守派,惯于借用古老的传统和权威,要求固守“祖宗之成法”,保持旧传统,诋毁改革。19世纪末中国维新运动时的顽固派就是这样。而有些改革派在推行改革事业时,则往往借助于历史上的榜样,来增加自己改革主张的说服力。在我国曾有过“托古改制”之举。在西方,此类现象也屡见不鲜。17世纪英国革命时,有些反对斯图亚特专制王权的人,提出了“诺曼重轭”论来作为反对专制王权的根据。18世纪末法国革命时,几个不同的政治派别和他们的领袖,先后借用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人物的形象,来提高自己事业的庄严性和神圣性。1848年革命时,法国的一些政党又以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的政治党派和人物相标榜,把自己装扮成大革命传统的继承者。他们这些作法,目的无非是借助于历史上的旧人、旧事,来为现实的斗争服务。不过。这种乞援于已故亡灵的现象,也反映了有关现实斗争的不成熟性和狭隘性。借助于历史,实质上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另有一些激进派和革命派,在变革形势成熟的时候,则主张彻底摆脱历史传统的束缚。18世纪末,当英国的激进主义兴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相继发生的时候,潘恩在《论人权》一文中就主张彻底放弃引证历史的作法。他认为,不应该用“死去的人”所制订的文件去控制“活着的人”;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权建立适合自己需要的制度。半个世纪以后,马克思在一部著作中,列举了以前的革命往往借助于历史的情况,然后指出:“19世纪的社会革命,不能从过去,而只能从未来汲取自己的诗情”。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彻底摆脱旧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之一。《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主义革命既要“最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所有制关系”,也要“最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各种观念”。
    然而,要想完全摆脱历史的影响,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一生下来就是在早已形成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生活,不可能跳出社会而独立自存。问题不在于是否摆脱历史的影响,而是如何去认识历史;如何将历史的经验加以扬弃;汲取其有益的积极的因素,摒弃其有害或无益的东西。
    当前,世界范围内经济、以及政治领域都在发生大发展、大变化。世界历史实际上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当此之时,如何看待历史,也会像以前任何大变革时期一样产生许多不同观点。那些反对变革的人,虽然不大可能再把封建社会的传统,“往圣先哲”的遗训拿出来作为抵制变革的工具,因为这种作法显然不会有市场,但他们可能从教条主义的立场出发,将一百多年前革命先辈的言论拿出来标榜,指责改革是叛经离道。而改革的拥护者,如果对改革事业缺乏足够的信心,而回过头去在历史的现成先例中寻找支柱,那将会自缚手脚,使已死的亡灵,“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为了使改革事业顺利发展,为了建设一个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世界,我们应该在我国及世界各国人民半个多世纪以来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对世界历史进行研究,把历史上有益的积极的因素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把那些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和有害的东西加以驳正,摒弃。近十几年来,我国世界史的同仁们在这方面已作了一些工作,现仍有许多工作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从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谈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丁守和
    马克思研究西方社会和社会历史,并比较研究西方的哲学、法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反过来又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探讨人类社会的发展,解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现资本主义的经济秘密--剩余价值,写成《资本论》这部科学巨著,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工人阶级解放提供了崭新的指导思想和武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兴起共产主义运动。可见发现和运用唯物史观的重要性和深刻意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是首先从介绍唯物史观开始的。还在20世纪初,中国报刊就谈到:“马克司,以唯物论解历史之人也”,“今日言史学者鲜注意经济变迁,不知经济变迁实一切历史之枢纽”。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李大钊、陈独秀等也强调唯物史观,并介绍了它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则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史学界也有人开始以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共产党人进而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社会和近代历史,指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阐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斗争,终于推翻旧社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强调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开始改变用唯心史观研究历史的状况,写出新的历史著作,取得更重要成就。然而也存在一些偏向,主要是对唯物史观缺乏全面理解,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空洞议论多,扎实研究少,只讲阶级观点,忽视历史主义,还有将古代农民战争现代化倾向,并提出“打破王朝体系”,以农民战争为主体改写中国古代史等。这是不利于史学发展的,也有背于历史唯物论。
    那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史学界出现这些倾向并不奇怪。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如范文澜为修订《中国通史简编》写的序言,就提出研究历史应坚持历史主义,实事求是,并检查到该书初版有违反历史主义之处。黎澍也考虑这个问题。1961年他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系统摘编了有关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发展辨证法、历史研究方法等论述,并列有“从事实出发,详细占有材料”、“用历史观点观察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理论是研究工作的指南,不是套语和标签”、“义愤不能推进科学,客观主义要迷失方向”、“坚持科学性”等专节,显然是有针对性的。在征求意见的“样本”上还附有黑格尔的两句话,即“不要用现代人的思想改铸古人”,“不要将现代人的观点加到古人身上”。周扬看后,对这两句话很感兴趣,说我们现在也有这种情况。
    为了进一步引起人们注意,并展开讨论,1962年,黎澍与宁可商量,请他写一篇讲历史主义的文章。于是,宁可写了《论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一文,在《历史研究》上发表。《人民日报》亦予转载。宁文尽管还是强调阶级观点,认为“阶级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核心”,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那个时候,提出“历史主义”就是很大的冲击。因而很快收到关锋、林聿时的批判文章,并在《历史研究》发表,其他刊物也有不同意见的论文。经与黎澍商量,又请宁可写了《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一文,进一步阐明了历史主义原则,同时更强调阶级观点。我在看这篇文章时就觉得比前篇有些后退了,当时也未提什么意见,随即发排。在看校样时,我又仔细通读了一遍,总觉得讲“阶级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的地方太多,有的地方似也不顺。所以,我便在一处改为“阶级观点是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未告诉主编和作者,就付印了。然而这一改,主要是加了那个“之一”,却给他们带来了很多麻烦。特别是作者宁可,使他在“文革”中受到更多的批斗。
    批斗宁可的主要问题是历史主义,而这个“之一”尤为严重。为什么要说阶级观点只是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之一”?难道还有之二、之三吗?你又说是“核心”,又说是“之一”,搞的什么鬼?一定要他交待。宁可反复想这个问题,总不记得写过这样的话,是谁改的也不清楚。实在无法,最后只得说请他们去问问《历史研究》的丁守和,他当时负责编辑部的工作。于是北师院专案组便派人到近代史所找到我,问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改的?我当时有些印象,但具体也记不清了。便找到原稿和校样,果然在二校清样上找到修改的地方,是我的笔迹。自然,他们又审问起我来,为什么要改?为什么要加“之一”?等等。我回忆当时的想法,便说:马克思讲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区别,首先在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还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然后讲阶级与阶级斗争等等。并说请你们找几本哲学著作看看,是不是这样的。他们最后说了一句,“你好象还有什么理呢,加个之一就是不对”。并要我写个材料。我理应承担责任,据实写好后便交给来人,但愿能早些解脱作者的困境,以赎我擅自修改之过。
    这当然只是一个小插曲。但由此使我领悟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唯物史观的重要性,特别是要多阅读马列的原著,并结合我们研究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反复思考探索,以求全面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原则和方法,把我们的研究工作推向前进。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既是历史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包括一系列重要原理,内容极其丰富。马克思早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时就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对新历史观作了明确的表述,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则对唯物史观作了完备的概述,并用来指导自己研究工作。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及其他论著中也作了补充、发展和具体运用。就其基本观点来说,主要是:一、人们要生存和进行各种活动,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产的过程;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一定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同他们的生产力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三、人们的生产关系的总合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而法律、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则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并受其制约;四、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具有相对独立性;五、在人类发展中,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社会分化为阶级,反映人们在一定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他们互相对立,产生尖锐冲突。当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时,新的阶级就会发动社会革命改变旧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六、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物质财富的生产,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同时也承认统治阶级和个人的历史作用,等等。所有这些就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而且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看待。唯物史观的发现,冲破历史迷雾和意识形态的歪曲,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历史,而是从历史现实出发解释观念,阐明历史,使人们认识到,尽管历史复杂多变,但毕竟是有规律可寻的,并使历史研究成为科学。
    还必须看到,唯物主义历史观不仅是若干基本原理,而且充满着辩证的思维和认识。这主要表现在:一、在唯物史观看来,研究历史既要看到一定的历史现实及其生产力、经济关系、国家权力机构和意识形态等的特点,又要看到整个历史的发展和各种矛盾运动,必须全面考察;二、历史上的一切无不处在运动、变化、发展或消失之中,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中的一个阶段。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在一起的纯粹的现象是没有的,必须有发展观点;三、历史是充满矛盾的运动,历史上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是既有统一又有矛盾、对立和互相排斥的倾向,每一种事物都含有自己的对立面,社会的发展是在矛盾中并通过矛盾实现的。历史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各阶级或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演进的;四、社会历史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态到新质态的发展,其中有量变和质变,有进化和革命,有时甚至可能出现倒退或重演,是螺旋式地进行的,是循着曲折的道路发展的,需要有系统的观察;五、历史现象有着普遍联系和因果关系,在历史发展中存在着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偶然性和必然性、统一性和特殊性的矛盾统一,新内容可以渗透、利用和改造旧形式,旧东西亦图利用新形式得以保存,现象掩藏着本质,一般性寓于特殊性,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等,对此又须有综合分析。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唯物史观丰富的认识论和逻辑思维方式,对研究社会历史和现实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