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琴]从本土资源建树社会文化史理论(4)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1:11:55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年12月 刘志琴 参加讨论
从礼俗互动的视角考察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的国情和民性。例如,中国人传统的住房多以平面建筑为主,为什么很少向高层发展?地理环境、建筑材料固然有影响,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制度的制约和社会观念的崇尚,缘于礼制以尊卑贵贱的等级限定民居的高度,即使拥有钱财,也不能随意建高层。不向高处发展,就横向发展,因此形成多进的深宅大院。 中国人崇尚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土是承载负重的大地,木能建构空间,土和木是建筑平房的最佳材料,却不宜造高楼,所以中国的民居沿着地平线延伸,平稳舒缓、布局均衡。每所住宅由东西南北四向构成四合院,正房、偏房、厢房、穿廊,主次分明,充分体现一家之中长幼有序、上下有分、内外有别的规则。宅院中最大、最好的为正房,由一家之长居住,子女儿孙分别居于附属的厢房或耳房。居室由面积的大小、方向的阴阳,表现权威性和仆从性。一家之主,往往是一夫多妻,元配居正房,小妾住偏房,因此古人常以“正室”称呼大夫人,用“偏房”称呼小妾,以正和偏表示不同的身份,用居室标志地位的高低。这比一般性的描述多了一份居家伦理。所以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婚丧节庆,不论形制、仪式和内容,莫不体现出礼制的主导作用。 再以饮食为例,随处可见饮食烹调与伦理政治相通的倾向,普普通通的日用器物,一旦注以伦理政治的观念,立即神圣不可侵犯。鼎就是突出的一例。 鼎,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国家的重器,其实是只饭锅。它鼓腹,比其他容器能盛放更多的食物;两耳,便于提携移动;三足鼎立,方便置火燃烧。炊具和餐具合一,比当时的笾、釜、镬、豆、簋等食器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所以古人认为是“调和五味之宝器”。用宝器供奉祖先和神灵,施行祭祀的重大礼仪,这就不同凡响,因而被尊为礼器。传说黄帝铸造了三只鼎,以此象征天地人;夏禹收罗全国的金属,铸成九个大鼎,作为传国之宝。周灭商后,移九鼎于镐京,举行隆重的定鼎仪式,自此,定鼎喻为国家政权的奠基,鼎也就成为权力的象征。鼎有了这样特殊的价值,就不能再为普通人所拥有,因此又有列鼎制度。天子可以有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士、大夫、诸侯、天子,权力愈大拥有的鼎数就愈多。“调和鼎鼐”这一本来纯属烹饪的术语,在古代亦可作为宰相治理国政的代称。春秋时晏婴对齐景公谈论君臣关系时,以和羹做比喻。孙子论兵学是烹饪之学,《淮南子》论治学以烹饪为例证,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传诵千古。这些都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不厌其详地从烹调方法论及国家大事,是治国理政高度权术化的表现,也是伦理政治对生活强力渗透的结果。诸如此类在服饰文化中更有充分的体现,这里不一一列举。 总之,在传统中国,衣食住行,百姓日用,无不具有伦理的意义,有的已成为政治伦理的符号,这种生活方式在世界上也属独一无二。从这里可以理解任继愈先生为什么强调,外国人学汉学要从认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开始。 贴近生活日用,从礼俗互动中认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撰写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文化史,是建设这一学科的重要使命。 注释: ①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②金岳霖:《审查报告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附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③汤一介:《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学术界》2001年第4期;李泽厚:《历史本体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黄玉顺:《复归生活重建儒学》,《人文杂志》2005年第6期;葛兆光:《什么是思想史——“中国哲学”问题再思》,《江汉论坛》2003年第7期。 ④笔者据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词典》(中华书局1962年版)和《孟子译注·孟子词典》(中华书局1963年版)统计。 ⑤袁承业:《王心斋先生遗集》第1卷,“语录”,《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⑥李贽:《答邓石阳》,《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页。 ⑦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陆德明音义:《周易注疏》第11卷,“系辞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63页。 ⑧王夫之:《周易外传》第5卷,“系辞上·传第十二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03页。 ⑨《朱子语类》第4册,第62卷,“中庸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96—1497页。 ⑩王国维:《观堂集林》,“释礼”,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1页。 (11)参见詹鄞鑫《释甲骨文“彝”字》,《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12)《史记》第4册,第23卷,“礼书第一”,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96页。 (13)柳诒徵:《中国礼俗史发凡》,《柳诒徵说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70、261页。 (来源:《近代史研究》2014年4期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