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戈金]“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6)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1:11:01 中国民俗学网 朝戈金 参加讨论
共同参与“诺鲁孜节”申报的12 个国家在地域上相邻,文化上长期相互影响,具有彼此相同或相近的文化事象,这并不难理解。从联合申报这个行动本身,也可以看到历史上丝绸之路在推动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方面的直接的或潜隐的作用。另外,这种基于扩展的分批多次申报的过程,也是增进相互了解和彼此欣赏的有益实践。“诺鲁孜”意为“新的一天”之意,具体时间指春分之日。从这一天开启的新年庆祝活动往往也是人们祈求未来生活繁荣的日子。在大约为期两个星期的节庆活动中,相邻各民族民众用象征纯洁、光明、财富和生命活力的饰物装扮环境和居所,与亲人们围聚在餐桌旁,享用大餐。也会隆重装扮起来,探亲访友,与邻里交换礼物,对长者表达敬意等。大型的公共仪式活动也会以多种方式进行,音乐、舞蹈、其他类型的街头表演等,都构成了诺鲁孜的组成部分。评审机构在决议中认为,诺鲁孜节日实践的开展,涉及民间文化活动的诸多方面,包括庆典、仪式、游戏、餐饮、音乐、舞蹈、口头艺术、手工艺等。因此,该遗产项目有助于加强社会的文化认同和持续感,有助于通过家庭和公共集会促进和平和谐和相互尊重,并通过社会之间的互动,增进不同社区的彼此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该传统也会借助大众传媒、英特网、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其他方式向更远的地区传播。而据联合国新闻报道,现在全球每年有3 亿人在3 月21 日共同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第三,如何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界共享与增进“民心相通”的话语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只有了解了这个“家底”,才能真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布歇在其题为《文化间交流的语用学:一个矛盾视角的有界开放性》文章中,解释了为什么文化间沟通总是应该在语境中进行,尽管在文化交流中通常会产生误解,但人们可以争辩说,促进相互理解实际上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要成为文化间的人,沟通不能被偏见所侵染。人类无法避免评估各种情境、语境、关系、人群和文化。关键是持有相互尊重和开明的态度,而不是鄙夷和偏见。只要承认人类各种互动方式都是有意义的,以及他们行动或相互行动的逻辑是多元化的,文化间交流就变得更加可敬。价值理解是良善和合理的,因为这种多样性和多元性总是使社会充满活力,乃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促进现代生活的创造性和互动性。[18] 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的快速发展和深入人心正好为我们创造了文化间沟通和交流的特定语境。 “民心相通”的话语资源,在我们熟悉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都能观察到,例如近年来列入2003 年《公约》名录的烤馕制作和分享文化、蒙古包制作技艺、皮影戏、剪纸艺术等等,到处都洋溢着文化彼此影响的痕迹,到处都体现着人类极为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再创造能力。而且,就以“沟通民心”而言,从口头传统(如玛纳斯、格萨尔、江格尔、兰嘎西贺等史诗)到表演艺术(木卡姆、阿依特斯、呼麦、多声部民歌),从传统节日(端午、春节、中秋、清明、泼水节)到人生仪礼(成年礼、婚礼),从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珠算、二十四节气、中医针灸、太极拳、少林功夫)到传统手工艺(宣纸、龙泉青瓷、坎儿井、多民族的乐器),这些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不论进入公约名录与否,大多跨界共享,通过民间互动,交流对话,水到渠成。润物无声的文化互鉴,往往比那些官方设计并推行的规划,更为有效和持久。 前文已述及,“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几十年来已大大拓宽,尤其是通过相关公约搭建的国际合作机制,各国申报或联合申报的遗产项目逐步进入国际视野,从整体上提升了文化遗产的可见度,也促进了人们对保护文化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中国是世界上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56 个民族,说着130 多种语言,语言系属复杂。他们操持着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拥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发展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方性知识体系。这些知识和文化,既是顺应环境的结果,也是指引人们更好生存和发展的智慧。关于文化遗产领域的探讨,对理解中国的文化格局和现状,也有极其重要的启迪意义。郝时远在其题为“‘一带一路’与文化多样性”的主题讲座中,全面分析了中国文化多样性如何助力和丰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若干问题。他指出: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与周邻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传统的交往关系,其中包括语言相通、文化相通、习俗相通、宗教相通等因素。例如新疆地区的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和宗教信仰等因素,与中亚几个国家都能够相通,跟西亚的国家也能够相通,甚至与其他穆斯林国家也能够相通。这是我们的优势还是劣势?承载这些文化的少数民族,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对外开放中,应该在民心相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司马迁总结先秦、秦汉历史有关“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的说法,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是个大利好。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边疆开放开发步伐,拓展支撑国家发展的新空间。”这一“新空间”就包括了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优势,也包括了承载多样性文化因素的各民族人民在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中发挥的对外“人心通”的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民族政策中尊重差异、缩小差距的基本理念,与“一带一路”大棋局倡导的人文精神和互利共赢,是完全相通的。[19] 值得注意是,近年看到有这样的说法,即践行民族政策、尊重民族认同会导致族群间的疏离感,会削弱民族团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 年人类发展报告》就有对这些质疑的有力回应,可见持有这些看法不光在国内,国外也有;不光今天有,以前就有。所以,引用该报告中的话来说:鼓励多样性并不排斥忠诚和国家统一;多样性并不是剧烈冲突的根源;鼓励文化自主权并不是传统主义对人权的排斥和拒绝;多样性并不妨碍人类增长和发展。[20]这样的论断,是意味深长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