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读《汉明帝研究》


    沈 刚 
    上个世纪90年代,学界对古代帝王的研究似乎是一个热点,有关列朝帝王的各种传记层出不穷。然而当时间跨入新世纪后,这种研究也随之降温,在研究方法上对古代帝王的传记式研究似乎走到极限,已经没有拓展的空间。张鹤泉教授新著《汉明帝研究》一书的出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月版),又为我们研究古代皇帝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本书以汉明帝统治的十八年间为中心,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礼制,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它突破了传统对同类课题研究的局限,有着鲜明的特色,具言之,这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具有典型意义。
    以前史家对于古代帝王的研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专注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种在中国历史上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的帝王,一种是针对唐宋以降的材料相对较多的帝王研究较为深入。然而历史的发展又是连续的,就秦汉历史而言,秦皇汉武固然重要,但其他帝王推行的政策以及所作所为对历史也有影响,所以对这些帝王的研究也不能忽略。当然因为材料的限制,又使得这种研究显得单薄。即使就东汉一朝的历史看,光武帝刘秀作为开国之君对整个东汉的影响自不待言,然而汉明帝作为守成之君,继承了光武帝的各种统治政策并有所发展,对东汉前期的稳定有序的统治也有着重要贡献,在东汉朝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今天学界对汉明帝的研究还显得薄弱。《汉明帝研究》一书的出版就具有了填补空白的作用,弥补了以前研究的种种不足。
    二、本书从宏观上把握了两汉历史的演进脉络。
    《汉明帝研究》一书固然是以汉明帝为中心进行的研究,但作者的研究视阈并不仅限于汉明帝本身,而是将研究的眼界扩大到东汉以至整个两汉时期这样一个时段。例如第二章对明帝统治方略的研究,作者首先以施以重墨将建武政治作一叙述,在此基础上阐述明帝在政治上采取的各种政策,这不仅勾勒出东汉初年的政治格局,也由此看出建武政治与永平政治的异同,凸显出永平政局的特色,挖掘出为学界所久疏的一个方面。小农是汉帝国立国的基石,从经济层面看,汉帝国的历史是与小农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在讨论汉明帝扶持小农政策时,将视角拓展到整个两汉时期,在赐爵、假民公田等方面与惠帝、王莽时期的情况联系起来考察,这不但使我们对汉明帝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小农在这一时期的生存状况也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而且也能看出小农的存在对于两汉国家的重要意义。
    三、在微观上条分缕析、探赜幽隐,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深入细致。
    本书不仅在大局上十分准确的把握了整个汉史的一般状况,而且在细处对具体问题更有精当而又精彩的阐释。作为一部传记体的历史著作,本书并没有象许多帝王传记在写作上采取一种白描式的铺叙,而是涉及到具体问题,常常有一些独到的研究,成一家之言。例如明帝不仅遵循了光武帝在政治上所创立的一整套制度,而且也依据形势的变化,采取了一些灵活的措施,提高骠骑将军在国家职官中的地位便是其中之一种。这个问题因为在汉代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较短,而为史家所忽视,然而作者将这个问题提出来并作了细致的研究,指出刘苍作为骠骑将军的时间虽然短暂,其影响却是十分巨大的,对限制三公权力、稳定国家的统治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又如对“禁民二业”的辨析。作者对“禁民二业”并不囿于字里行间的表面含义,而是当作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加以分析。作者认为,禁民二业的思想早在战国时期便已经产生了,到了西汉,禁民二业的思想又发生了转变,它与重农抑商的政策结合起来,实施的范围仅仅限于商贾阶层,到了东汉初期,禁民二业又推行到更广的范围,小农的兼职作业也受到了限制,归属到“禁民二业”的范畴之内。但由于现实条件的局限,它又有一些消极影响,所以这种政策后又被废除。礼制的研究在汉史的研究中还显不够充分,所以本书以较大的篇幅叙述明帝制定、完善国家重要礼仪,特别是国家祭祀礼仪的措施。对郊祀、宗庙、园庙以及社稷等方面,在明帝时期的存在和发展进行了细腻而详尽的考证,将这个问题条理的十分清楚,为东汉祭祀礼仪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支撑点。诸如此类精彩之处,所在即是,不一而足。另外,作者在详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充分的吸收了学界研究成果,如汤用彤先生关于佛教的研究;吴荣曾先生对于汉代刑徒的研究;朱绍侯先生对于秦汉土地制度的研究等皆是。
    四、注重史论结合,在充分考证史实的基础上,对各种历史事件和人物给予恰当的评价。
    传统史学对史实的叙述和评价,二者并重。《汉明帝研究》也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如前所述,作者在这部书中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汉明帝,以及与这一时期相涉的两汉时代的一些历史事实作了细致的考证和客观的描述。以此为基点,作者充分引证历代学者对相关史实的议论。这其中包括从汉人的《东观汉记》,到宋代叶适《习学记言》,以及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皮锡瑞《经学历史》等。不仅如此,作者这些议论的偏颇之处也给予指正,给出一个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如汉明帝从地方郡太守中选拔三公,王夫之对此持以异议,他认为“以郡守纤悉必察之能,赞君道而摄大纲,则琐细而亏其大者多矣”。而本书作者在详尽的分析了永平政局的基础上,则认为汉明帝要加强专制集权统治,总揽权纲,所需要的三公仅具“纤悉必察之能”即可。这样的意见是符合历史事实、中肯的。 
    总之,《汉明帝研究》一书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概括,又有细致入理的微观分析,同时还有客观公允的史实评价,为研究古代帝王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同类课题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从这个角度看,这部书的出版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是研究人物传记的一部佳作。
    作者:沈刚,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师
    通讯地址:长春市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邮政编码:130012
    e-mail: shengang73@163.com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