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苏轼史观的阙失 第一,苏轼专注于政治和历史人物,但疏于经济及其影响[①b],不了解历史更替背后的经济变动所起的作用,只归于政事之得失。当然,这是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的。 第二,评价历史人物时欠全面,且以偏概全。例如,以狭隘的忠义观埋没爱国英雄桓温的功绩;因司马迁对商鞅、桑弘羊的政绩加以客观叙述而斥责“司马迁二大罪”。其目的是以反对历史上的变法人物来非难王安石变法,非难重商行为。他看不到变法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认为是“与民争利”。尽管“官商”行为是不可取的。为商贾立传,承认商业的重要性,司马迁何罪之有?这恰恰表明司马迁的远见和苏轼的政治偏见。 第三,具有一定的封建等级观念和重文轻武思想。如说“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因卫青出身微贱曾为官奴而卑视之,只见其出身,不见其出击匈奴、守边之功,这是不公平的。这反映了苏轼阶级观念根深蒂固。同时断言“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不见其开疆拓土,保持大汉统一,功大过小。这也说明苏轼历史观的片面性。 第四,具有宿命论意识(散见于杂论之中)。如“天之亡人国,其祸败必出于智所不及。”《东坡志林》卷一“命分”条《人生有定分》第三段都是宿命论说教,这与他深受释道两家思想影响及受时代和阶级地位的局限有关,也是我们在研究时应当批判的。 第五,苏轼史论缺乏系统性,个别地方疏于考证。如所言伍员鞭尸之事即于史无据。然而,苏轼的学见是相当严谨的。即便是即兴的文学作品,在当存疑处也要存疑。如《水调歌头》中“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强调“人道是”,即人们说是这样,事实怎样待考证。这恰与卷四“赤壁洞穴”中“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相互印证[①c]。 概括地说,《东坡志林》一书中所反映的苏轼的史学思想是丰富复杂的;表达史观的方式(即史著体例)是多样化的;论史重于政治、历史人物和古迹的考辨;论多以古喻今,借古讽今,将古鉴今,着眼点奇伟宏阔,纵谈千载;其文体多样化之特点尤其值得我们当代史学界效法。至于其史观的一些瑕疵,则是其时代性和阶级性使然。我们既不苛求古人,又要在读苏子之论中加以分析扬弃。 注释: ①a《东坡志林》卷四,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3页。以下凡引此书不再出注。 ①b这里是仅就《东坡志林》而言,并非苏轼全部著作的情况。 ①c周瑜破曹操之赤壁,在鄂州蒲圻县西北,一说在嘉鱼县东北。苏轼所言,乃黄州赤鼻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