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论古代清官的重民思想和务实作风(5)

由以上认识,进而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启示:要搞好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并能持久地巩固下去,使党和国家永不变色,提高干部的素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是极端重要的。毛泽东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④g]江泽民同志也说:“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⑤g]而培养和选拔干部的标准,应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因为路线、制度都是靠人(即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优秀思想品质的干部队伍)来制定和贯彻执行的,法律的尊严也是要靠人来维护的。只有造就大批廉洁自律、一心为国、舍己为民的好干部,他们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甚至只讲奉献不图索取的崇高精神,才会呕心沥血,千方百计,为国效力,为民谋利,进而才能长期保持人民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发达、朝气蓬勃的大治局面。司马迁说过:“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⑥g]此话可谓真知灼见,值得反复深思。
    注释:
    ①a《循吏传》,实为清官廉吏之传,司马迁撰《史记》首创,以后的正史,即二十四史和《清史稿》,除个别例外,大都相继撰述。《魏书》、《旧唐书》、《元史》等名《良吏传》、《南齐书》又名《良政传》,名异而实同。本篇引用资料,主要取自从《史记》到《隋书》的《循吏传》。笔者又据从两唐书到《清史稿》的《循吏传》,写成另文《清官美名千古扬》。两文可视为姊妹篇。
    ②a重民思想,或称民本思想。《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a《南史·循吏传》。
    ④a《后汉书·循吏传》。
    ⑤a《北史·循吏传》。
    ⑥a《隋书·循吏传》。
    ⑦a⑧a《魏书·良吏传》。
    ①b②b《南史·循吏传》。
    ③b《隋书·循吏传》。
    ①c《北史·循吏传》。
    ②c③c④c⑤c《后汉书·循吏传》。
    ⑥c⑦c⑧c《后汉书·循吏传》。
    ⑨c《史记·循吏传》。
    ⑩c《后汉书·循吏传》。
    (11)c《北齐书·循吏传》。
    (12)c(14)c《北史·循吏传》。
    (13)c《随书·循吏梁彦光传》。
    (15)c《史记·循吏传》。
    ①d⑨d《后汉书·循吏传》。
    ②d《晋书·良吏传》。
    ③d④d《汉书·循吏传》。
    ⑤d《隋书·循吏传》。
    ⑥d《明史·循吏传》。
    ⑦d《清史稿·循吏传》。
    ⑧d《北史·循吏传》。
    ①e《隋书·循吏传》。
    ②e《北史·循吏传》。
    ③e《魏书·良吏传》。
    ④e《后汉书·循吏卫飒传》。
    ⑤e⑥e⑦e《汉书·循吏传》。
    ①f②f⑥f《隋书·循吏传》。
    ③f④f⑤f⑦f《汉书·循吏传》。
    ⑧f《后汉书·循吏传》。
    ⑨f⑩f(11)f(12)f(13)f《魏书·循吏传》。
    (14)f《宋书·良吏传》。
    (15)f《南齐书·良政传》。
    (16)f《梁书·良吏传》。
    ①g《梁书·良吏传》,《南史·循吏传》。
    ②g《旧唐书·良吏上》。
    ③g《清史稿·循吏传》。
    ④g《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⑤g《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⑥g《史记·循吏列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