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司芬克斯”之谜的破译:“不可避免”起因于“别无选择” 只要把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力量、因素支配人们活动的结果,决定论与意志自由的对立就不可避免,历史哲学中的“二律背反”就无法消除,这样的历史决定论当然也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历史哲学理论,不可能战胜历史非决定论,充其量只能是哲学家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已。 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遗产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发现,只有把人作为本身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从人的活动出发,才能揭示社会发展具有“不可避免、确定不移”的趋势与人们通过自主活动创造历史的辩证关系,因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2)整个世界历史无非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从人的活动出发,根据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13)这一事实,马克思恩格斯发现:社会历史发展之所以具有不可避免的趋势,使人们“事与愿违”“身不由己”,不是因为存在着某种操纵历史发展和人的行为活动的超人的力量和因素,而是因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进行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4)“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一种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活动的产物。”(15)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天才发现。因为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本是人们有意志有目的的历史创造活动的产物、结果,却又会与人们的目的、愿望相悖,并使人们“身不由己”的根本原因:在人们根据自己目、意志展开历史创造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对人们现实的历史创造活动来说“别无选择”或“不能自主选择”的因素。 由此出发,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并指出,以下三个方面,是人们在历史创造活动过程中进行选择的基础和依据,亦即人们在历史创造活动中“别无选择”和“不能自主选择”的因素。 第一,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6)“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象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选择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17)从这两段著名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以及在此基础上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自身能力的发展或者说自我实现,对人来说,是别无选择的,是不同时代的每一个人的所有活动都必定包含的基本内容或成份。 第二,形成并遵循“共同活动的方式”展开历史创造活动。“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的人。”(18)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真正的“人”的活动,是在社会中,即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的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能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19)“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他们的生活,而且是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的。”(21)根据这些思想,再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历史演变的趋势;通过把人类社会历史归结为几种主要的生产方式来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研究各种社会阶段的内在联系和变化机制的。无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以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展开活动,对人们展开历史创造活动来说是“别无选择”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生产社会的能力,才能创造社会和社会历史。“除此以外,别无它途。” 第三,人们现实活动的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一切既是人们自己活动的产物、结果,又是现实的,从事历史创造活动的人选择自己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依据;既构成人们活动的现实基础、条件,也是人们活动的对象、改造的对象。人们不能自主选择,因为它们是既定的,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历来为人们所熟知,兹不赘述。 正因为上述三个方面,是人们在自己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别无选择”和“不能自主选择”的,或者说是人们在进行选择时“必须选择”内容。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对自己的活动内容、形式的任何一种选择,都必定包含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遵循“共同活动的方式”,依据现实的社会条件的成份。这三个方面,作为主体选择的主体需要体系的边际制约,主客体关系的边际制约,客观可能性空间的边际制约,使人们各种各样的活动具有共同的内容和确定不移的展开趋势。社会历史发展,作为人类世世代代的历史创造活动的展开,以及这种活动的产物、结果的凝结、积累,也因而具有“不可避免和确定不移的趋势”,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才指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本文一开始所提及的必然趋势。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发现了在人们选择自己历史创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时,这三个方面是“别无选择”和“不能自主选择”的,马克思恩格斯才对历史必然性作出了前述理论概括和阐明。 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只要人类的活动具有共同的内容和确定不移的展开趋势,社会历史发展就具有必然性--不可避免和确定不移的趋势。只要不同时代,地域的每一个人在进行选择时,都存在共同的、“别无选择”和“不可自主选择”的方面或因素,人类的活动就有共同的内容和确定不移的展开趋势,这是不证自明的。由此可见,历史必然性形成根据的科学揭示,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得以超越前人,科学地阐明历史必然性的理论内容的关键,也是他们实现历史决定论革命变革,使历史决定论在人类思想史上首次获得科学的理论形态的枢机。随着历史必然性形成根据的科学阐明,人的自由与历史决定论的对立不复存在,历史发展的“司芬克斯”之谜也从此解开。 当代最著名的历史非决定论者波普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宣称:“我已证明,由于纯粹的逻辑理由,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20)他的论证是:“①人类历史的进程受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②我们不可能用合理的或科学的方法来预测我们的科学知识的增长。③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历史决定论不能成立。”(21)显然,这个论证中隐含了一个基本的判断:人类知识的增长是必然的。否则,整个论证便不能成立。姑且不论这位否定历史决定论的思想家一方面否认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有任何必然的方面,一方面又以人类知识的增长是必然的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仅就人类知识的增长而言,难道这不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吗?难道这不正是因为人类必然地不断展开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才会有知识的不断增长吗?既然由于人类不断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是必然的,人类知识的增长乃具有必然性,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否认历史唯物主义根据人类历史创造活动中的必然--“别无选择”和“不可自主选择”的三个方面而揭示的历史必由之路呢?由此可见,波普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是根本无法成立的。 至于那些把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目的论”“经济决定论”,以此否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必由之路思想的科学性的论调,就更不值一驳了。因为既然马克思恩格斯是依据人类历史创造活动中的必然来揭示历史必然性的,(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说明。)那么,这类说法不是有意歪曲又能是什么呢? 注释: ①④⑤⑨《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7、122、448-449页 ②《形而上学》1015b中译本第89页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吉林人民出版社第310页 ⑦⑧《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263、612页 ⑨⑩《十九世纪法国哲学》第598、595页 (11)《历史哲学》黑格尔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57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 (13)(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1页 (14)(16)(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31-32、34页 (17)《资本论》第3卷第926-927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下册第226页 (20)(21)《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卡尔·波普著,杜汝楫、邱仁宗译华夏出版社序第1-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