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的作用方面看,主要有: (一)打破了民族隔绝状态,推动和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和同化。 我国古代各民族有着不同的经济、文化生活,有不同的语言和风俗习惯。这些各自不同的特殊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其中地域性的多部落的融合关系得以长期稳定是重要原因之一。各民族在特定地域的聚居长期得以稳定,造成了聚居该地域的民族在社会组织、经济生活、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点,这种长期稳定的聚居状态是保护民族片面性和局限性的藩篱。我国古代各民族的迁徙,使其中大部分民族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从而冲破了民族界限,打破了民族隔绝状态。即使迁徙后仍在一个时期内没有改变聚族而居的状态,但由于地理环境、以及为适应新的环境而使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使新的条件下的聚居随之发生改变。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 各民族的迁徙,不仅打破了民族隔离的状态,改变了特定地域民族的单一性,而且为不同民族的重新组合创造了条件,推进和加速了民族融合和同化的过程。民族融合和同化的过程,须以不同民族长期共处为基本条件,民族迁徙的结果,使得原来相互隔绝的不同民族共处一地,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有的相互融合,有的发生了同化。汉族的形成和壮大,对于各民族的交往和发展,对于统一局面的形成巩固和国内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步趋于平衡,对于汉族语言文字的统一和整个汉族共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而各民族的不断迁徙和流动,则是汉族形成和壮大的一个重要途径。汉族迁往少数民族地区而被融合和同化的情况在历史上也是普遍存在的。这种情况从华夏人时期就已开始,秦汉以后更多。由于民族的迁徙,也促使了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同化,有的从而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 (二)民族迁徙导致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交错杂店,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推动了汉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国北方民族,如匈奴、乌桓、鲜卑、拓跋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等,在其进入中原内地之前,社会结构以部落组织为主,社会经济以游牧业为主。进入中原后,在汉地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无一不主动改变旧俗,采用汉法,建都邑城郭,修仪文制度。有的尽管还保留原有的部落组织(如羁縻府州),但也逐渐只具形式,随着接受地方郡县统治而被打破。北方游牧民族进入内地后最重要的变化是由游牧而定居,多数从事了农耕业。经济形式的变化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社会生产水平逐渐接近汉族。汉族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后,传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方法和经营品种,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这对于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面貌的改变起了重要的作用。先后迁入中原的各族语言差异逐渐消失,夷夏观念逐渐淡薄,生活习俗更为接近,文学艺术互相渗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性质的变化,加速了向封建化的演变。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性质的转变,固然有多种因素,但许多长期处于原始氏族社会或奴隶社会的少数民族,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向封建化的转变,向内地的迁徙流动,或由于汉族人口的迁入,从而接受了先进的经济文化,不能不是一个主要原因,这种转变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总而言之,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流动,构成了民族间交往以至于融合、同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历历不息、奔流不止,不仅促使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形成,也促使了中华民族在血缘上的融合和形成。今天的中华民族文化,正是融合了历史上各民族文化的多元文化;今天中华民族的各民族,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民族的迁徙和流动,作为一种历史形成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尽管民族移动的原因、表现形式已经大不相同,但仍然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间互相联系、交流和融合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汉书》卷6,《武帝纪》。 ②《汉书》卷24,《食货志》。 ③《晋书》卷102,刘聪载记。 ④《晋书》卷103,刘曜载记。 ⑤《晋书》卷105,石勒载记。 ⑥《北史》卷1,《魏本纪》。 ⑦参见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第二编。 ⑧参见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第15期。 ⑨《元史》卷178,《王结传》。 ⑩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92页。 (11)《宋史》卷90,《夷蛮传》。 (12)江浚源:《条陈稽查所属夷地事宜》。 (13)《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传》。 (14)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4,《唐纪六十》。 (15)《史记》卷30,《平准书》。 (16)《魏书》卷1,《太祖本纪》。 (17)《列宁全集》第20卷,第18-1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