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沈渭滨︱春暖花开的路上:从中学教师到复旦教授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1:11:28 私家历史 朱玖琳 苏贻鸣 参加讨论
【编者按】 4月18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沈渭滨去世。澎湃新闻刊发一组文章,以为纪念。 朱玖琳:春暖花开的路上 (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 沈老师是我们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的学术副会长,为推进我们宋研会的学术研究贡献良多。他还经常为我们孙宋文管委的学术工作出谋划策,提供指导,所以每年春节期间我们都要到七宝老街去拜见这位七宝的第八宝,感谢他一年来的热心帮助。 今年春节前,沈老师因病入院,出院后住进了女儿家,他婉谢了我们探视的要求,说等春暖花开的时候,他身体好了,再来见他。但是,现在春满枝头了,沈老师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沈老师是著名学者,我还在上师大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马洪林先生就曾经多次提起他,说他非常有才华,又很刻苦,最终从一个中学历史老师成为复旦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我的导师是沈老师的大学老师,指导过沈老师写毕业论文,但他由衷地敬佩沈老师的学术才华,说沈老师后来的学术水平的确在他之上。 我进宋庆龄陵园工作以后,因为工作关系结识了沈老师,那时他为我们撰写宋庆龄生平陈列大纲提供学术指导。在我进入管委会工作后,与沈老师的接触就越发密切起来。沈老师对我们这些晚辈甚是和蔼可亲,从不摆高高在上的大学者架子。我曾经嬉皮笑脸地和他打趣说他是我的大师兄,他也不动气,还跟我说沈师母汤老师也是马老师的学生。 沈老师和汤老师的琴瑟相合众人皆知,沈老师也一直为此洋洋自得。每次我们来七宝老镇,沈老师要么给我们看汤老师的画,要么给我们看两人的照片,再有就是他的朋友、爱徒们送他的各种反映他红袖添香之福的作品。 在汤老师的悉心照顾下,沈老师可说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离了汤老师便寸步难行。那一年去海南开研讨会,师母有事没有随行,沈老师在机场就像个孩子一样可怜巴巴的,无所适从。于是我便让他跟着我,我来一路照顾他。得到我的承诺,沈老师开心的样子就好像一下子有了依靠,别的老师叫他一起走他也不去,他说他不能把我跟丢了。可是一到研讨会会场上,沈老师立马来了精神。他尽显大学者风范,独特的见解和精辟的点评为他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赞佩。 沈老师不仅自己热心指导我们管委会的学术工作,还介绍了他的学生来帮助我们。他的爱徒张剑就曾为我们宋庆龄陵园编辑出版《啼痕——杨杏佛遗迹录》提供了不少帮助。 沈老师的离去对我们宋研会来说是一大损失。回首以往沈老师的每次学术总结,他总能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在肯定我们成绩的同时,也为我们明确了未来前进的方向。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导师而痛心!望师母节哀,也希望沈老师的朋友和学生们能像沈老师一样来继续指导和帮助我们。 在这春暖花开的路上,沈老师请一路走好。 沈渭滨先生书房里的一副对联:半世坎坷皆为字,一生惬意是文章。 苏贻鸣:受教三年,师泽终身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年4月18日 ,一早接到电话 ,惊悉我们最敬重的沈渭滨老师因病去世了。虽然,在几天前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探望他时已经知道他病情严重,我们的心情非常沉痛,还期望着奇迹的出现。然而,他还是那么快就离开了我们。深深的痛惜之情,难以言表 。 沈渭滨老师是我二十多年前复旦大学研究生的导师,我是他的“嫡亲弟子”,我师从他开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他上课的生动、激情,学术造诣的突出,对学生们的严格而又热情关怀帮助,凡他的学生、同仁都有广泛的传颂与高度的评价。这里,仅提一下长期以来我对他的最突出的感受,即他对学生们的“终身关怀”与教诲。 以我个人体会,得之沈老师的师泽恩惠,不仅是在学校的三年,还可以说延续了将近三十年。在学校研究生读书期间,他从我们的学习书目、我的研究攻读方向、论文写作、研究课题等,细心指导,以其严格的学术精神、深入的研究态度、杰出的思辨,言传身教,深深教育感染着我们,并长期影响鞭策着我们众多弟子们。他常对我们说,“沈渭滨老师的学生”,是要牌子过硬的。尤其在出了校门,更要以行动珍惜。为此,对我们这些弟子们毕业离开学校后,他仍然非常关心,经常指导着我们的业务成长,我们也常向他请教,聆听他的教诲与启发。不仅有每年春节的初五团拜(我非常珍惜这机会,几乎每年前往),直接听取他的最新研究心得与论述,重温他的学术魅力。 离开校门后,继续得到沈老师的关怀引导,也体现在他对我们工作生活的关心与帮助。就因为有这长期的亲密关系,在沈老师的众多学生弟子,往往连带各自的另一半也与沈老师非常熟悉。以至初五的拜年团聚,往往是成双结对前往。我也仿佛仍然听到沈老师在说,就喜欢吃你们家小余(我爱人)做的醉肉醉鸡。 如今,尽管沈老师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们的教育、精神等遗产,仍将深深地继续影响激励着我们。 亲爱的沈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忆师兄朱维铮先生二三事
- 下一篇:大师凌绝顶 晚辈影随形——我与近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