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王焕生和异邦久远的君子

 


    

    

     4
    
    
    

    古代希腊人遗留给后代丰富的文化遗产,举世闻名的“荷马史诗”便是其中之一。“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二者相传均为荷马所作,故此统称。
    近日,由古典文学翻译家罗念生、王焕生直接由古希腊原文译出的《伊利亚特》,由世纪文景推出修订版。
    译者忆事
    王焕生是江苏人。小时候听说苏北发现油田,想过当石油工人;高中学了物理,他又想搞“那时候最时髦、最诱人的”原子弹。不想自己会揪着中苏关系“黄金时期”的尾巴,去前苏联学古希腊罗马文。
    选派留学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跟苏联有选派留学生的协议。我是1959年去的,之前已有好几批去了。当时中国留学生一开会,好几千人。1959年,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了,但还有协议。我中学是在江苏省劳动中学,毕业填志愿,填的北京外国语学院。那届外语学院在全国招了三百多学生。中苏关系恶化以后,苏联方面接收的指标也是迟迟不下来。下来以后,我们一共去了不到50个人,而且主要是学语言的,其他一些人学一般的自然科学。我本来也是要学科技什么的,但因为国家需要有这么一个名额,得有人去,我就学了这么个专业。”
    跟王焕生一起学古希腊罗马文的,还有好几个。“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对欧洲人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专业,我们学校一共去了7个。大家中学也学点俄语,但实际运用俄语的能力有限。第一学期就回来一个人,说坚持不下去了。第二学期又回来一个。剩下五个,还都坚持。毕业回国分配,有两个人改现代希腊语了,五个剩下三个。这三个后来都留在那个社科院,只是到现在两个已经去世了。”
    就剩了王焕生了。“这个古典专业,在欧洲来讲是一个老专业,而且是个比较重要的专业,但我们国家还处在一种荒凉的状态。这几年,古典在国内是个热门,但你真正搞起来是要花工夫的,需要有基础、有积累,不容易。”
    留学岁月
    尽管在中苏关系比较敏感的时期去苏联,王焕生仍记得“苏联人对我们很好”。“刚去语言不太好,有时听课听不好,需要他们学生下课了帮帮我们,他们都很乐意,而且学也专门给安排。”
    当时,公派留学生比较苦。“一开始去只有50个卢布。总到食堂里吃那种现成的饭,50个卢布是不够的。我们基本自己做饭。好多同学不会做,但在那儿就知道切点土豆煎一煎,煮点面条,炸个鸡蛋。你要像西方人那样早晨买点面包、买点牛奶的话,钱就不够。此外,我们还得省钱买书。”
    1965年回国接受分配,有人对我们很不理解,说你们怎么什么都没有。“去时一人发了两套衣服,一套西服,一套中装,再加一条西服裤子,回来基本还是这样。我们那一批人,思想觉悟还是很高的,大家学习都相当刻苦。国内1958年、1959年是困难时期,我们在那儿生活还是比国内好多了、安定多了,起码可以吃饱。我们算幸运的。”
    在前苏联五年,王焕生就回国一次。“1963年暑假回来过一次,呆了大概一个月。原来没考虑到回来,因为国内比较困难,没有钱。那年周总理去苏联访问,了解情况后说,还是小孩,回去看看吧。回来以后,先是政治学习,学习国内的形势,大家在国外生活时间太长了。中间也让自己回家,我在家呆了三天。”
    十年“空白”之后
    王焕生1965年夏天学成归国,当时国内在搞“四清”。“我们单位抽了一批人去了,跟我们说,你们也去熟悉熟悉情况。10月份的样子,让我们搞"四清"去了。我们对农村的情况不了解,对"四清"怎么搞也不知道,反正就根据领导的部署做工作。第二年夏天,"四清"就停止了,开始"文革"。”
    重回学术工作,已是1975年。“基本上十年没搞业务,有许多已荒废了。十年间完全没摸专业。心里也想,但当时不提倡,你干什么,也不要求你干。很可惜。真应该是大学毕业就回来,就是很快投入工作,是打基础的好时候。到1975年,我们开始专业相关的工作了,觉得很有意思。只是回头发现好多东西遗忘了、生疏了。当年自己学的时候,学得还是不错的。”
    在社科院语言所,王焕生“头几个月就帮助他们编俄汉教学辞典,帮助他们收集资料”。正是在此,王焕生开始认知翻译大家罗念生先生。“罗先生做学问特别扎实。他写得不是太多,但他写,就一定有他自己的看法。他翻译,也是慢慢翻,非常认真,没现在有些人翻译得快。工作时间,我到他家去,每次都见他趴在那儿看书写东西,每次都是那样。当时我很羡慕他的写字台大,上面可以堆好多书。他去世后,我才知道,他的"写字台",其实是一张长条桌子,上面摞着个单人床板。”
    念及曾经耽误“十年”,王焕生觉得时间分外珍贵。“我退休十几年了,总觉得自己没有一个退休的感觉。”现在有人找他翻译点商业性的项目,他从不敢接。“我今年73岁,就算现在脑力、体力再好,但时间已经不多了。我希望能够再做一点对学问有用的东西。学古典的人都有一种心理,因为古典是一个太丰富的学问宝库,你在里面稍微学到一点东西、做一点事情,就不错了。”
    文/本报记者
    朱玲
    六问《伊利亚特》
    1.荷马史诗写了什么?
    荷马史诗叙述的是古代希腊人与居住在今小亚细亚西北隅的特洛亚人之间的一场战争。据史料记载,该战争发生于公元前1184年。
    在古代无文字记录的情况下,各种重要史事只能以传说的形式一代代口耳相承,荷马显然是歌手中的佼佼者,他的创作才得以流传。
    每个古代民族都有自己产生于史前时期的神话传说,那是他们在生产力水平发展低下的情况下,借助想象认识和征服自然的产物。根据古代希腊人的神话概念,人弱小,会死,生活艰辛,对神明有所依赖和祈求,用献祭满足神明的愿望,博得神明的好感,不过他们主要还是靠自身的能力生存和发展。
    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特洛亚战争被描写成为一场神祇间的纷争波及人类的战争。
    2.《伊利亚特》写了什么?
    《伊利亚特》是一部战争史诗,被分为24卷,15693行,描写的只是特洛亚战争进行到第十年时发生的一件事情,对往日的事情略有涉及。整部史诗蕴含着一种悲剧气氛。
    诗中经常提到命运。在史诗末尾,赫克托尔的生死命运是宙斯用一杆秤称量得知的。强大的外在力量使他们感到命运的不可逆转性,但人的生存欲望又使他们强调自我追求,他们正是在这种矛盾和冲突之中探索命运的含意。应该说,充满完全被动色彩的绝对的命运观,即宿命论,主要是在古希腊社会晚期才形成的,到罗马帝国时期尤甚。宿命论的产生主要不在于外在自然力量的胁迫性,而在于社会个体在某种强大的社会力量面前感到的无法抗拒性而表现出的无奈和绝望。
    3.荷马是谁?
    荷马是古代希腊的伊奥尼亚(Ionia)人,盲目,游吟歌手,曾游历希腊各地,最后卒于爱琴海中的一个岛屿。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推断,荷马大概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后半期至公元前8世纪前半期之间。
    4.荷马史诗有何意义?
    荷马史诗形成于希腊人的史前时期。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同时也包含政治、宗教、社会生产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在古代希腊,它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教材。时至今日,它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5.荷马史诗怎么来到中国?
    我国对荷马史诗的研究基本始于20世纪20年代。一是以叙史和评论的形式介绍荷马及其史诗,如茅盾、郑振铎、戈宝权等对荷马的评介和王希和的百科小丛书《荷马》(1924)等;二是主要根据英文材料译述史诗故事,如高歌的《依里亚特》(1929)、谢六逸的《伊利亚特的故事》(1929)等;三是译介原著,如徐迟的《依利阿德选译》,译者用五音步无韵新诗体从7种英译本选译了15段800余行,1943年由重庆美学出版社出版。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傅东华根据里恩的英译本用散文体翻译的《伊利亚特》全本。
    6.这一译本有何独特之处?
    这一译本直接从古希腊文译出。翻译始自我国古希腊文学专家罗念生。罗先生晚年定下宏愿,用六音步新诗体(原诗用的是六音步长短短格)从古希腊文原文翻译全诗。当时他已年逾八旬,且身体不佳,至1989年10月相继译出第24卷和第1—9卷,第10卷只译至第475行,未及整理便于1990年4月10日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根据先生在弥留之际的嘱托,王焕生继续把全诗译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