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 黄钰生先生健朗的体格使他得享九二高寿,其生命历程从晚清“戊戌维新”,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世界风云变幻之际,差不多跨越了一个世纪。作为活跃在文教领域的知识分子,其阅世之长、经历之繁复,当属鲜见的特例。他任职南开大学二十五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作为张伯苓校长的主要助手佐理校政,其职务由“大学部主任”到“秘书长”,南开校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均曾亲历亲为,可谓南开早年历史的见证人。因此,二十多年前,校方开始编撰校史时,这位“硕果仅存”的元老级人物就备受珍视。 黄钰生,字子坚,湖北沔阳人,1911年十三岁时来津寄寓舅父卢靖(字木斋,曾任直隶、奉天提学使)家中,翌年就读于南开学校。191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学校,肄业三年,“五四”运动中曾作为清华学生代表之一参与有关活动。1919年秋,官费赴美留学,先在小城艾普敦的劳伦斯学院学习文学和哲学,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歌散文以及罗素的哲学对他颇有影响。一年之后,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教育学和心理学,1923年取得硕士学位,当他开始撰写博士论文时,国内的资助经费中断,遂于1925年回国,旋即就任南开大学文科教授。 上述求学经历,可注意者有三点,其一,黄钰生在南开学校读书期间,结识与自己同岁而入学晚一年的周恩来,二人很熟悉,后来周恩来留学日本时致函冯文潜,信中还问及:黄子坚到哪去了,学何专业?黄钰生自述:自己有一个“红色晚年”,实出自周总理的引导;其二,黄钰生在南开学校的结业成绩本来名列前茅,却还要考入清华学校继续深造,除了官费留学的实际考量外,两所本在同一程度的学校究竟差别何在?且看黄先生的回忆:“英语阅读能力,我记得我从南开毕业时,像西洋通史这样的书每小时能读七、八页,我到清华学校插班,我发现清华同学每小时能读十到十一页。”黄钰生所具有的南开、清华“双重”学历,为其日后代表张伯苓校长参与西南联大的校政管理,无疑增添了各校之间相互理解和圆融的因素;其三,中途放弃留美学业而应聘南开教职,固然缘于资助费用不继,恐怕与张伯苓校长急于用人而诚恳相邀亦大有关联。黄钰生选择教育和心理学为主修专业,原本即受到张校长办学经历影响,从稍后黄被“委以重任”的情形推测,南开校方对“自家子弟”有意施予定向培养亦未可知。 作为教师,黄钰生在南开大学曾经开设“教育概论”、“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西洋教育史”等课程,此类课程构成后来成立的哲学教育系(简称“哲教系”)的主干课程。人们总结他的授课特点:内容丰富,语言精练,逻辑性强,善于启发。据邢公畹先生忆述:“黄先生教学严肃严谨,逻辑性强,条理清楚,特别是超人的口才,取得了良好效果。他讲心理学,经常座无虚席,外系的学生、青年教师踊跃旁听。”即使后来他肩负繁杂的学校行政管理,也并未放弃教师的本职,仍然坚持课堂教学不辍。他于1930年所写《大学教育与南大的意义》一文称,“南大为经济所限,不敢侈谈研究,它只是一个老老实实的教学机关,间或有点研究”而已,但是“大学的一切设置、人员、组织,都是为学问而预备的。”看来,当年他属于“学术本位”的守护者。 1927年,黄钰生被张伯苓校长委任为“大学部主任”,1930年前后(一说1932年)改称“秘书长”。南开大学于1919年成立时初名南开学校大学部,大学部主任聘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专业出身的凌冰博士担任,凌先生任职六年后辞职,继任者乃化学专家邱宗岳教授,邱先生两年后卸任,年轻的黄钰生“出任艰巨”,担任此职二十余年,直至五十年代初期。旧时大学无副校长设置,教务长常居校长次席,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学设立秘书长一职,辅助校长统管校务,校长外出,往往代行校长职权,地位显要。黄钰生在此岗位履职的前十年,适逢南开大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其间,既有英勇护校的壮举,也不乏处置失当的败笔。1929年张伯苓校长出国募捐期间,在续聘教员加薪问题上出现不当处置,致使多位教授相继辞职离校,造成教师队伍重大流失。身为大学部主任,黄钰生痛切自责,及至暮年仍为自己当年的“软弱”失职而抱憾不已。“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浪人在天津策划便衣队暴动,枪炮架设在南开园周边,形势危急。黄钰生准确把握局势,组织学生暂避一时。据师生们回忆:当时黄先生“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七七事变”后日军疯狂炸毁南开大学,黄钰生奋力组织指挥师生疏散和物资转移,最后与教务长杨石先、斋务主任郭屏藩三人乘小舟含泪告别战火中的校园。半个月后,黄在南京面见张伯苓校长,交上南开大学的一大串钥匙,以示回复使命之意,颇具几分悲壮色彩。 二 如果说,抗战以前黄钰生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南开校内,那么在此后八年的多校联合办学体制中,他的“事功”扩展到了全国教育界。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向昆明转移,限于战时交通条件,由三百余名男生组成步行团,徒步入滇,号称“湘黔滇旅行团”。该团由教师组成辅导委员会,主席黄钰生,成员有闻一多、曾昭抡、袁复礼、李继侗等北大、清华的教授,实际上由师生共同完成一次长途迁徙。据申泮文先生记述:“旅行团的全部总务事宜,举凡路线选定、前站、宿营、伙食等杂务都担在黄钰生一人肩上。他把全团旅行经费数万元巨款用布带缠在腰间,手扶竹杖,与学生们一道,一步一步地量到昆明。他自嘲说,我这是‘腰缠万贯’下西南啊!”申先生的记述轻松幽默,实则步行团所经之地多为贫穷落后区域,途中所遇困难超出想象。漫漫三千里路,跋山涉水,餐风饮露,投宿破庙茅屋,或与牲畜共处,甚而饥寒疲惫,“枵寝待旦”。作为领队者,黄钰生重任在身,也曾遇到误解和抱怨,最终大家协力同心,历经六十余日,顺利抵达昆明。清华同学蔡孝敏晚年在台湾撰文,尚清晰记得“旅行团将抵昆明前一日,黄太太(梅夫人)特由昆明赶来迎接,全团称羡”。远在美国的胡适对旅行团事迹大加赞赏,视为“教育史上的壮举”。黄钰生曾在贵州玉屏购得当地名产竹手杖一根,他精心刻上“行年四十,行路三千”八字,以纪念这段不凡经历。 众所周知,西南联大由三校校长组成常委会,协调管理联大校政。清华校长梅贻琦常驻昆明,主持日常校务;北大校长蒋梦麟在联大前期决策若干重大事项,作用独特,后期兼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时常离校;南开校长张伯苓常驻重庆,有关大学事宜委托黄钰生代行职责。最初三位校长的分工为:梅负责教务,蒋负责总务,张负责建设。因此,黄钰生到达昆明不久,即出任联大“建设长”。不难想象,数千外省学生和教师齐集西南边城,校舍和宿舍的营建该是何等紧迫!可以说,昆明大西门外一百二十亩地联大新校舍的落成,凝聚着黄钰生的大量心血和付出。同时,他还兼任联大多个委员会的委员,参与各类校务活动。1938年秋,西南联大增设与原有文、理、工、法商四个学院平行的师范学院,黄钰生回归“本行”,担任院长整整八年。该院依托联大雄厚师资,得天独厚,既得到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关注,更载负着云南当地人的热望,且组织机构自成体系,故而师院及其附属中小学曾被称为“校中之校”。 身为院长,黄钰生精心组织教学,热诚邀聘联大教师到师院兼课兼职,出现在该院课程表中的任课教师,赫然留有张奚若、冯友兰、贺麟、燕树棠、罗常培、杨武之、陈岱孙、张清常、李广田等教授的大名,朱自清、江泽涵、刘崇鋐等还曾兼任系主任。黄钰生积极与云南省政府合作,定期由师院举办当地中学教师进修班、专修班,培养和轮训大量师资,有力改变了云南的教育现状。他特别倾力于师院附属中学的建设,移植“南开经验”严格管理,成效显著。据他晚年忆述:“那几年,附中声誉渐好,省政府主席想送他的女儿来上学,我们坚持先考试后入学原则,表示考及格才收。后来这孩子到别的中学去读书了。”附中的优良校风和教学质量堪称当地中学教育之翘楚,杨振宁博士即是该校优秀毕业生之一。黄钰生后来总结说,自己一生中“最感得意的是在昆明办联大附中这一段”。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解散,师范学院及其附属学校整建制留在了昆明,成为云南的教育重镇,人们感怀黄院长的办学业绩,称誉他将“无限遗爱永留西南边陲”。 1946年春,复员返津的南开大学正式改为国立,黄钰生仍任秘书长。他曾一度兼任天津市教育局长,上任仅四个月即辞职返校,全力投入复校活动:收回八里台原校舍八百五十余亩,接收六里台敌产中日学校等处一百一十亩,使得南开校园扩展至南北二里、东西一里的广阔区域,为日后学校发展预留了空间。1948年冬,黄钰生放弃南京当局实施“抢救计划”送来的南飞机票,与南开师生一道迎接新时代的到来。1951年张伯苓校长在津病危,黄钰生会同其家属,执笔写下“遗嘱”,后公诸报端;张校长逝世后举行追悼会,致悼词者仍是黄先生,他力求公允评价已故校长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中,他被诬指“贪污”,虽查无实据,却在随后的“院系调整”中被调离南开大学,转任天津图书馆馆长,时年五十五岁。 当时的天津图书馆远非今日规模之可比,刚刚由三个小馆合并而成,藏书仅二十余万册。诚如论者所言:“在当时一般人心目中,这个调动有着谪贬的意味。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反而给予他更好地发挥他另一方面的素养与才能的机会。如果没有这次看来不愉快的遭遇,就不会有后三十五年他在图书馆事业上的贡献,因此不妨说,他是‘因祸得福’”。晚年黄钰生被塑造为老一辈知识分子追求进步的典范,而在一般人看来,他老人家随和平易、风趣幽默,近乎“人瑞”。随遇而安的平和心态,应是他历经风霜而仍得高寿的另一因由。不过,外在的荣耀并不能涵盖内心深处的某些遗憾,近九十岁时他写信给一位老校友称: 我很少照镜子,要照得到的也只是一个模糊朦胧的形象。我总结我的一生有这么几句:学问事业两无成就,而错误累累;学不专精,而诸多旁骛;标榜超然,而左右摇晃。在行为上,我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而在内心里,我是一个重感情而轻理智的人。我往往自负,而又时时自谴。我的理想很多,而又无一实现。我是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度过了这行将就灭的一生。 看得出,这是一位老知识分子的内心剖白,冷静深沉,未可单纯以谦虚目之。他为自己平生没有留下一本著作而深感遗憾。在《悼念郑天挺先生》一文中他写道:“在学问上,我差他何止千丈,他赡博精湛,我了无成就。我对他钦佩羡慕,对我自己遗恨无穷。”其实,黄先生早年曾编著“心理学讲义”手稿,印发给学生用于教学,他一再修订,却不肯发表,友人建议他送书局印行,他总是说还需要修改补充。不料,这部书稿后来毁于日军轰炸南开园的火海之中。据他的家人回忆:“他虽没有成本的著作,只发表过一些短文,而且大都是因人之请而写,但是他从不敷衍塞责,更从不让人代笔,任何一篇都言之有物有情。”品读黄先生高龄时撰写的文章,绝少人们熟厌了的八股气味,确乎于平实之中蕴涵情致,不经意间显露出厚重功力,莫非早年受英国散文诗歌影响的痕迹? 三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以亲历者身份对南开大学早期校史的回忆和评述。前文提及他在南开学校(中学)毕业后复考清华学校,感受两校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差距一节,实则他对于南开的理科教学却非常称道,引为自豪:“南开是一向注重理科教学的,它的仪器设备,在中学学校中是较早较好的,理化教学,不但教师作演示,而且学生们也要亲手做试验,……张(伯苓)校长关心理科要比关心文科多一些,南开中学,乃至南开大学,都是这样。”关于早期南开大学理学院的评价,黄先生说得更为明确,他认为,自1920年后的十年间,随着姜立夫、邱宗岳、饶毓泰、杨石先、陈礼、李继侗、张克忠、刘晋年和卢祖诒等人的相继受聘来校,“南开大学的理学院,论师资、论图书仪器、论课程、论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与1927年开始的清华大学相比,毫无逊色,有的地方高或过之而鲜有不及。我的这番论断,曾和陈省身谈过,陈以为然,而且我和他谈话时,是他先提出来的”。数学大师陈省身与黄钰生一样具有南开、清华“双重”学历,不过,陈先生是在南开大学毕业后进入清华作研究,他们的学业过程有所不同,感受却颇为一致。至于文科,黄钰生认为,虽然有过很好的教师,但文学院在早期南开素弱,这与张伯苓校长不够重视有关。他回忆道:“对于设立中国文学系,我和冯文潜不知道向张校长面谏过多少次,始终未被采纳。” 对于旧时南开人物,黄钰生或亲身接触或共事多年,谈及这方面的“掌故”,话题自然不少。他回忆说:南开创办人严修(范孙)在晚清社会诚可谓洁身自好的君子,亦即西洋人眼中典型的绅士,他属于颜李学派的理学家,一贯重视道德教育,是他动议将家塾改为中学,并培育起南开的良好校风。“南开的募款从一开始到1919年,都是打着严范孙的旗帜进行,打张伯苓的旗子则不行。包括南开大学筹备时,严老先生都亲自参加募款。后来张伯苓的社会威望渐渐高了,募款主要是张伯苓进行了”。关于严、张二人的关系,可以说他们始终是“居停”与“西席”的关系,介乎师友之间,严信任张,张则敬重严。“严先生是有维新思想的人,可是他又不做民国的官,……1929年严范孙先生去世,他入殓时还穿着清朝的官服,这是我看到的”。 谈及张伯苓,黄钰生感触颇多:张校长是个教育实行家,不是一个理论家,但他的讲演总是很雄辩,很有说服力,他是个基督教徒,但是他自己从来不宣传基督教。外界流传他募款时常常“遭白眼”,而根据我的记忆,几笔大捐款,都不是坐冷板凳坐出来的,张伯苓有时候是“拿着金饭碗讨饭的”。《大公报》主笔张季鸾是张的朋友,张季鸾问张伯苓“你怎么那么善于捐钱?”张伯苓笑答道:“容易,摸着穴位一针就是一笔钱。”当初,李纯的捐款,只是公债,起初南开大学是靠公债利息,后来有鉴于公债利息之不可靠,抓住某个机会,变公债为现金,这是张伯苓精明之处。抗战前夕华北局势紧张,南开大学的基金存在天津银行,立即转到重庆去,这是张伯苓采纳何廉教授的建议而走出的一步妙棋。南开的基金转到重庆之后,以张校长之精明,加上他和孔祥熙的关系,不要说基金的保值不成问题,连基金增值都是可以办到的。但是张伯苓始终没有放弃以校养校的思想,他用基金办实业,搞什么机械厂、建筑公司之类的实业,用人不当,实业越搞越赔,赔到抗战胜利的时候,基金赔光了,一文不名。这是张校长一生中失策之处。西南联大建校初期,张伯苓时来昆明,共商校务,往后次数渐减,到抗战中期,他对于青年的号召力,远远不如抗战之前了。“回顾和反思(抗战胜利后)筹备复校以及南开改国立的过程,张校长有两点失误:一,在政治上他患有白内障,看不清形势,迷信蒋介石,低估共产党;二、办事欠策略,在复校要求中直接‘签呈’蒋介石,漫过了主管教育的陈立夫、朱家骅等人。张校长的失误与南开校史的直接关系不大,对于写张伯苓评传的人,则不失为一点参考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黄钰生对于经济学教授何廉在南开大学扬名海内外过程中的作用,格外看重,反复强调:“何廉对于南开大学的整体,对于张伯苓个人的影响,比任何其他人都大。虽然何廉半路上做官去了,但他和南开大学的关系始终未断。抗战期间不也是何廉把经济研究所恢复起来的吗!就学校的财政上说,有许多事情是听何廉的主张。”黄先生认为,编写南开大学校史,涉及何廉“无妨用些笔墨”,因为何廉是个学与术兼长的人,经济研究所是他空手起家而办理成为一个国内外都有名的研究单位。经济研究所的经费是他募来的,研究课题是他提出来的或者是他‘趸’来的,或领下来的。因此,在南开,经济研究所有半独立性,财权、人权都由何廉掌握。张伯苓对他只是言听计从。这就说明,为什么在1929年教师危机中,何廉不离开南开的缘故,因为他在南开有“事业”。南开的商学院在他兼任院长以前,师资课程均软弱无力,他兼任院长以后,商学院振作起来,师资健全,课程丰富,秩序井然。经济系归属商学院后,较之属于文学院时,强得多了,这都显示出何廉的办学才华。四十年代后期南开校长更迭,内部情形是,张伯苓不愿辞,何廉也无意于当校长,他勉强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就离开了。总起来说,何廉对南开是有功劳的,南开大学之在国内和国际出名,主要是由于何廉创办的经济研究所。张伯苓器重他,他无论在校内或在校外,都为张伯苓做了许多事。他纵然离开了南开,在国内国际仍以南开人的面貌出现,他自己在回忆录中说:“我在南开的十年,是我一生最愉快的十年。”因而黄先生再三强调“写南开的校史,不可不用浓笔写何廉”。言下之意,现行校史对何廉先生的作用还未写充分。 1929年,南开大学曾有过一次“教师危机”,蒋廷黼、李继侗、饶毓泰、萧公权等教授纷纷辞职他就。迄今有关载述多偏重“外部诱因”(如清华校长罗家伦高薪招贤),而对“内因”则尽量回避或模糊处理,显得语焉不详。黄钰生是该事件的“直接责任人”,他在晚年至少两次撰文忆述此事,引以为痛。在《怀念喻传鉴先生》一文中他写道:“我承担了大学部主任职务不久,张伯苓校长出国,我在无所秉承又不熟悉章程的情形之下,听信了一二有偏见者的怂恿,不经评议会审议,擅自处理了一位成绩斐然的教授的调薪问题,因而引起了公愤,五位名教授拂袖而去,致使大学部蒙受了很大损失。”此处“成绩斐然的教授”即萧蘧(叔玉),他用实地考察所得资料,撰成《东北经济资源之发展》一文,提交太平洋国际学会,颇得重视。可是由于他与校行政人员之间的矛盾,未能享受下年续聘而加薪二十元的待遇,愤而辞职,并引发连锁反应。近年出版的《方显廷回忆录》也有南开内部教师与行政人员不睦的记载,说明这一事件并非偶然。黄钰生在《读校史稿随笔》中透露:萧与校长秘书伉乃如“交恶已久”,伉坚决不同意为其加薪,黄曾建议开评议会讨论,伉拒绝,“因为校长发聘书的图章在伉手里”,黄未再坚持。这位大学部主任事后感叹“至此伉乃如之专擅,黄钰生之软弱,显然易见”。黄先生的自责真诚坦白,不过他当年的“窘境”却暴露出私立南开在制度上的某些缺陷。校长不在的情况下,身为大学部主任,既无财权亦无人事权,竟受制于一位资深秘书而毫无作为,说明权力集中于校长一身,所谓评议会之类,功能脆弱。此一现象,不仅南开一校独有,现今流行的“校史”大多高自标榜,令人难以尽信,实则所谓“教授治校”即使在旧时国内大学也是至为难能可贵的。 曾有学者指斥一些校史为“俗物”,即虚夸成分和功利色彩过于明显,而且写法雷同,程式固定,甚而流于宣传品。作为“过来人”的黄钰生,审读南开校史稿,逐章列出意见,据实以陈。如其中一条:“南开大学的爱国民主运动与南开的校史是分不开的,但究竟是个偏师,述说偏师的篇幅占了二十二页之多,未免多了点,我劝编辑把这章的内容压缩一些。”求真求实,信守尺度,后人读之,不禁肃然起敬。 (申泮文主编:《黄钰生同志纪念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