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史学的生命在于真实

史学的生命在于真实。在史学领域里,不论多么精彩的记述,如何宏伟的议论,如果脱离了真实,就只能成为虚妄的东西而失去其价值。
    但是,要做到完全真实又是很不容易的。历史属于过去,即已经消逝,不复存在的事实。人们要了解那逝去的事实,无非凭借事实所遗存的残片和事实见证人的叙述,而这二者如不经过认真审查都可能存在着不足置信的地方。
    事实的遗存有文字的、非文字的,前者如公文、契据等,后者如器物、遗址等。遗存是事实的物证,遗存的存在即证明事实的存在,有很高的实证意义。但是,遗存只是事实的残片,它无法提供事实的原委;通过遗存去逆推事实,往往需要附加种种解释,在解释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里都可能渗入解释者的主观判断;而且,遗存中还可能掺杂着伪造的赝品。
    事实见证人的叙述也有文字的、非文字的,前者如奏报、回忆录等,后者如口头传说、画像等,它们是事实的人证,即当事人或同时代人的所见所闻,为了解事实及其原委所不可缺少的材料。但是,见证人的叙述只是事实在当事人或同时代人头脑中反映的表述。反映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表述可能恰当也可能不恰当。当时的报告存在着因“当局者迷”而失实的可能,事后的追忆存在着因记忆难周而错漏的可能。而且,既属主观的反映和表述,就难免有所取舍,有所隐讳或夸张,乃至有所歪曲和捏造。至于根据当事人或同时代人的叙述而编撰的各种记载,更难免掺杂着编撰者的主观取舍、推断臆测,辗转相传,转手愈多则失实的可能性愈大。
    因此,史实的考订是细致、烦琐而又不可缺少的工作,是史学的基础。
    廖宗麟同志新作《抗法名将刘永福》的贡献,首先就在于蒐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通过认真的勘比考核,订正了以往奉为信史的《刘永福历史草》的讹误,展现了刘永福抗法斗争的真实业绩,披露了许多过去鲜为人知的事实。
    《刘永福历史草》是刘永福晚年口述、由家庭教师黄海安笔记的生平事迹。因为属于本人的回忆录,向来为研究刘永福的学者所重视。香港罗香林《黑旗将军刘永福传略》,台湾李健儿《刘永福传》,刘汝锡《刘永福》,国内杨万秀、吴志辉《刘永福评传》,施宣国、吴树杨《刘永福》等有关传记,均以《历史草》为蓝本。从史料学的角度考察,回忆录是历史事实在当事人头脑中反映的追述,虽有很高的价值,但也难免蔽于主观的好恶爱憎,加上事隔久远而淡忘、“事后已知”而粉饰、有心流传后世而夸功扬善,失真失实的可能性比当时的文书档案要大得多。刘永福的文化水平不高,黄海安的知识有限,更增添了《历史草》中存在讹误的可能。廖宗麟同志不囿于《历史草》,广泛查阅《中法越南交涉档》、《大南实录》、《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等等,从中辑出刘永福的文件书信及有关资料,辨讹正误,去伪存真,从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廖宗麟同志是中年学者,治学刻苦、长于考证,写作上略人所详、详人所略,常有新意,但在理论功底、对史料的驾驭能力等方面,还不能说是完美无缺的。相信廖宗麟同志一定能够不断奋进,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