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醉心美术考古 书写大家风范——专访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

  • 首页
  • 学院时讯
  • 学院通知
  • 教务资讯
  • 学术动态
  • 长风讲坛
  • 常用下载
  • 学生天地
  • 科学发展观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道德学术 高山仰止”——寻访老教授、探求新思想系列主题活动之一记黄冕堂先生

时间:2010-10-08 15:32:42  来源:  作者:孙亮亮 孙齐  编辑:       

    “道德学术高山仰止”——寻访老教授、探求新思想系列主题活动之一
    记黄冕堂先生
    孙亮亮  孙齐  
    黄冕堂先生,1924年5月生,湖南湘阴人。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曾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顾问、山东省史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历史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先生精于明清史研究,著有《明史管见》、《清史治要》、《朱元璋评传》、《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黄冕堂晚学集》等专著,发表论文数十篇,在国内外史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事迹收录于《山东现代著名社会科学家传》第二辑,并于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黄冕堂先生以治学为毕生事业,以学术为第一追求,六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先生的治学方法和高尚品格感染了一届届的山大学子。
    颠沛流离  矢志求学
    黄冕堂先生出身农村家庭,5岁发蒙,接受私塾教育8年,受儒家“大同思想”熏陶较深。16岁时插班进入湖南湘乡文艺中学初二班学习,因成绩优异,学校特许免试升入高中。但先生仍坚持参加考试,被湖南明德中学录取。然国难当头,日寇侵华,先生的学业多次受到影响。1943—1945年,家乡湖南湘阴沦陷,先生被迫流离颠沛,从湖南湘潭经衡阳逃至广西桂林,后又随学校退至贵州榕江,饱受无国无家和饥寒交迫之苦。1946年夏,高中毕业回湘阴,又受了两年失业失学之苦。先生对旧社会的黑暗有深切的感受。1948年夏,先生在上海考取了青岛山东大学中文系,1949年转入历史系。
    先生说:“我拥有8年的私塾读书经历,文艺中学又十分重视语文和古汉语教学,重视传诵哲人和仁人志士的遗文懿德,嘉文善行,这对我以后学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先生于1950年成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后因年龄原因,改为团友。1952年毕业于历史系并留系任教。1953年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56年晋升讲师职称, 1957年开始在《文史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直至今天,近六十年如一日,专心治学、执教,从未懈怠过。
         教书育人  卓然师表
    黄冕堂先生任教山大近60年,孜孜以求,诲人不倦。先生说:“我刚留校时,系里安排我向童书业、张维华、赵俪生先生等多位名师学习,我就一边学习,一边讲课”。几十年间,先生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长期给本科生开设基础课。除了精心准备做好课堂教学外,还十分关注学生的课外学习和辅导。1979—1986年间,为了学生们学习方便,曾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编了一本《宋元明清史自学辅导书》,很受学生欢迎。1979—1987年,先生先后培养了14名研究生,这些学生现在大都成为在学术上有成就的学者。先生在教学上呕心沥血,无私奉献,成绩卓著,先后四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1983年还被评为山东省高校系统优秀教师。1985年被吸纳成为中共党员。同年,应邀参加了在香港召开的“国际明清史研讨会”。几十年来,先生与香港新老学者和日本山根幸夫教授保持了长期的学术交往。
    1991年,先生退休后仍坚持“退而不休,老有所为”。先生共出版了五部专著,其中有三部都在是退休后刊出的。对于来访的同学,总是热情接待;对于同学们的疑问,总是热心给予解答。先生一生酷爱藏书,不仅满足了自己的学术研究,而且慷慨允诺老师、学生借读查阅。一位学生曾回忆说:“以前我经常麻烦老师,特别有两次我向老师借书,我本来要自己去拿,可每次都是老师给我送过来。”先生对后学的奖掖,传为美谈。2006年,党内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结束时,先生被评为山东省高校系统优秀党员、山东大学优秀党员。
                        毕生治史  硕果累累
    黄冕堂先生潜心治学,成就斐然。“老骥犹存千里志,学林奋斗不知疲。累累硕果誉华夏,巨著八旬盛世奇”。杨尊明教授曾赋诗这样感怀先生的学术追求与成就。
    先生学风笃实,潜心苦学,厚积薄发,先后出版《明史管见》(齐鲁书社,1985)、《清史治要》(齐鲁书社,1990)、《朱元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齐鲁书社,2008)和《黄冕堂晚学集》(齐鲁书社,2008)5部著作。其中《明史管见》一书,齐平先生曾以《研究我国明朝断代史的一部佳作——黄冕堂先生所著<明史管见>》为题给该书以颇高的评价。1988年天津教育出版社《明史研究备览》也给予了好评。《清史治要》出版后,著名清史专家周远廉教授在《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11期)上发表长篇书评,就论著独特的体例、新颖的编纂方法、翔实的史料与迭出的新见作了很高的评价。《朱元璋评传》,据南大出版社反映,现在已在国内再版两次,并与日本有关方面商定:《朱元璋评传》将与其他199部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全部译为日文出版。其他几部著作亦是功力深厚,立意颇新,学界多有评介征引,在国内外学界享有盛誉。
    先生五十年来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论作有40余篇,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论唐代河北道的经济地位》,就受到杨向奎、童书业、王仲荦等多位名师的好评。《明帝国的建立与朱元璋》、《论清代前期的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四府的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论明代农民的自由化倾向》、《中国历代粮食价格问题通考》等多篇论文都得到了学界好评,《中国历代粮食价格问题通考》一文还获得了2002年《文史哲》杂志“学术名篇”奖。
                  博通精专  笃实学风
    黄冕堂先生在学术上能取得上述重要成就,源于先生博通精专的治学理念,严谨笃实的治学态度以及师长们的指导。先生功底深厚,学风笃实,主张理论与史料并重,史籍与近著并重,不随便浅尝辄止追求论著数量。先生对档案材料高度重视,这在《清史治要》的撰写上,可见一斑。为了撰写《清史治要》,先生前后花了八年时间,冒着严寒酷暑,前往北京阅抄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刑科档案7000多卷,积累了资料300万字。
    先生见证了山大五十年代的辉煌,聆听了杨向奎、童书业、王仲荦、张维华、郑鹤声、赵俪生、华山等先生的教诲。他常说:“每当翻开书本做学问时,眼前总会浮现出众多名师的音容笑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恩师,我才有了今天的一点成就。”先生感念恩师,常想把恩师的治学和精神写出来,介绍给后学。在退休后,先生先后撰写了《老树新花——记杨师向奎先生》、《高山景行 卓然师表》、《清代浙东学派史学与黄云眉》、《博学卓识 不倦追求——记赵俪生先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一生》等文章。这些文章最后均以《学林漫步》为题集结在《黄冕堂晚学集》一书之中。
    黄冕堂先生虽已年近九十,但精神矍铄,依然进行学术研究。今天,先生依然经常到资料室查阅资料,与学生探讨学术,并积极参加学院的一些活动,关注学院的发展。先生的精神与品格,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 首页
  • 学院时讯
  • 学院通知
  • 教务资讯
  • 学术动态
  • 长风讲坛
  • 常用下载
  • 学生天地
  • 科学发展观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

“道德学术 高山仰止”——寻访老教授、探求新思想系列主题活动之一记黄冕堂先生

时间:2010-10-08 15:32:42  来源:  作者:孙亮亮 孙齐  编辑:       

    “道德学术高山仰止”——寻访老教授、探求新思想系列主题活动之一
    记黄冕堂先生
    孙亮亮  孙齐  
    黄冕堂先生,1924年5月生,湖南湘阴人。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曾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顾问、山东省史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大学历史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先生精于明清史研究,著有《明史管见》、《清史治要》、《朱元璋评传》、《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黄冕堂晚学集》等专著,发表论文数十篇,在国内外史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事迹收录于《山东现代著名社会科学家传》第二辑,并于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黄冕堂先生以治学为毕生事业,以学术为第一追求,六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先生的治学方法和高尚品格感染了一届届的山大学子。
    颠沛流离  矢志求学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4-2016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