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儒雅风流的“灌园叟” | | 戚国淦先生是我校历史系的创建元老。1953年,正在北京教师进修学院担任历史教研组组长的他,接受了筹备建立北京师范学院的任务,由他担任历史组组长。此后,他历任科主任、副系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3年开始担任世界中世纪史学科的博士生导师。 戚国淦先生自称是“灌园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他在世界中世纪史的研究中开辟出一块园地,着重于研究英国都铎王朝的历史。这不仅使历史系成为国内这个领域中的图书资料最多的单位,并在这个领域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研究人才,他们已经成为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今我校校长刘新成教授就出自戚先生门下。二是他也是一位资深翻译家,翻译过史学名著《查理大帝传》、《法兰克人史》等,并为多部汉译史学名著撰写了译序。2002年被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他为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的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这套丛书被誉为“世界精神公园”,他则自认是这座公园 “忠诚的义务灌园叟”。 “莫道先生专外史,诗文翰墨也风流”。戚先生不仅是世界史的学者和翻译家,而且也是一位诗人。他自命为“未名诗人”:一是因从小就喜欢读诗、背诗,上大学时又学了诗词课,一生不断写诗,但并未因诗而出名。二是他的诗词生 涯 始 于 未 名 湖 畔 ,1938-1941年读燕京大学时就练习写诗词了。他的一首《临江仙》就反映了当时的读书生活:“昨夜西风吹落叶,园中顿觉清疏。晓来红日映浮图。天边飞鸟影,尽入未名湖。如此河山如此日,安能尽付唏嘘。劝君更莫叹穷途。林中朝试剑,灯下夜攻书。”然而,戚先生写诗词也有自己的特点,他善于利用中国古代诗词的形式来吟咏世界史的内容。早在学词期间,他就将英国诗人雪莱的一首《挽歌》译成《菩萨蛮》:“野风狂吼音凄绝,欲言怆楚歌频咽。竟夜怒云堆,惊涛空泪垂。枯枝伤力竭,溟海接深穴。大地尽悲声,人间错已成。”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他还有咏外国史的词作问世。在《英国史演义》中的开篇词里,他填了一首《西江月》:“瀚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相。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 除咏史外,戚先生也用诗词来与学界的同仁们唱和,也用来总结自己的人生感悟。1978年元旦来临,戚先生就要进入六十岁了,他填了一首 《临江仙》抒发自己珍视大好形势,要继续有所作为的心境。“六十年华东逝水,忽焉便自成翁。旧时才气半销镕。漫夸书卷富,转叹腹笥空。已分披离霜后草,何期重沐春风。须将微意答天公。黄昏犹未晚,珍重夕阳红。”三十年过去,他已经辟出了 “撷英园地”,植出了“盈门桃李”,然而他也进入了耄耋之年。今天,在他的九十大寿来临时仍然诗兴未减,他又赋联一首用以自励。上联曰:“半世纪风雨曾经 忆创业多艰 此日喜看桃李茂”;下联曰:“百余首诗词自娱 愿文星长照 年年续谱灌园歌”。 |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