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中国外语教育的脊梁——怀念张正东教授


    (本文作者与张正东教授合影)

    (一)
    逝者如斯夫!
    ——孔子
    8月15日正午,张正东先生的女儿男星女士来电,我立即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因为张先生的病情,我一直都有实时的关注。如果我忙了,一阵子未去电问候,先生会亲自打电话过来,告知病情及医疗效果,“免”我“担心”。男星告诉我,先生是当天上午9时53分走的。头一天,先生弥留之际,她还把我发给先生或通过她转给先生的一些短信,再次念给先生听,据说先生颇感慰藉,还多次念叨着我和我爱人“鲍老师”。张先生和家人回了不少的短信,兹引两则,聊作纪念:
    [09年1月28日17:15] 桂、鲍二位:感谢你们真诚的来信,我想,你们的祈祷已经打动了上帝。春节以来,我的病已有好转迹象,我相信,你们的祝愿不会落空。正东。
    [09年1月30日22:45] 桂、鲍二位:读到你们给我的短信,我感动万分,尤其是鲍老师真诚的系念,更体现了人间的真情。值得告诉你们的是,这几天我的病情有好转迹象,具体表现是饮食略有增加,体重略有回升,请你们减少挂念。以后我会常告诉你们我的情况。谢谢。正东。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张ersonName>先生及其家人给予我的,不只有友情,更多的是亲情!
    我此生最大的遗憾,是未能应邀出席2005年8月27日在北京西苑饭店大会议厅召开的“中国外语教学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张正东外语教育思想研讨会”。这是借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祝贺张">祝贺张ersonName>先生八十华诞之机召开的一次中国外语界的盛会,只因我当时忙于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事宜,未能恭逢其盛!
    从杭州飞往重庆,1500多公里,似乎我浑身的血都凝固了,胸腔堵得好慌啊。这是我与先生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此时此刻,我最系念的还有一个人,就是我们的师母——(沈)菁菁妈妈!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张ersonName>先生的侄子曾告诉我,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张ersonName>先生与师母拥有的是一段传奇式的婚姻。师母当年还是十几岁的时候,由父母包办,要嫁给一个从未见过面的船长。可在迎娶的半路上,她借故逃脱了。不久,经亲戚介绍,认识了在西南师大执教的三十岁的“右派”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张">张ersonName>先生。从那时起,无论是苦是甜,是祸是福,两人始终不离不弃,同心同德,共患难,同欢乐。师母用一生的平凡和执着,默默无闻地襄助先生成就外语教育大业。
    后来,师母告诉我,今年的8月8日举行了亲属聚会,给老爷子过85岁生日。本来,张先生内心很想见见我,但考虑到我刚换了单位,一定很忙,便未打扰……
    我与师母拥泣劝慰在一起,我借着她那温馨而本不刚毅的双肩,她也紧依着我似乎能够传递生命的臂膀!
    (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李白
    我是1992年与张正东先生结识的。当时我在构思一部《自助外语教学法》的书,去信向张先生请教“学生的教师作用”等方面的问题。他很快回信,并特意从书店买了他主编的《外语教育学》赠送予我,其中有一章节专门谈“学生的教师作用”。1995年我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给张先生寄来书稿,请他审阅并作序,他欣然应允。他在回信中提到一个细节让我惶恐不安:那些天重庆停电,70余岁的老人是夜里秉烛审阅拙稿的,一字一句,毫不含糊,直接修改润饰了百余处,又提了不少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一篇4000余字的“序”则让拙著生辉不少,提纲挈领,使该教学法的理论视野更开阔,并凸显了该教学法的实质和特点。
    先生回信中的两点建议我终生难忘:1、首次出书,要特别慎重,争取一炮打响;2、你是做学问的“老实人”,希望你永远“老实”下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走中国人自己的路,才能修成正果。——老人家后来还多次对我说过类似的话。
    我第一次与先生谋面是在1996年的夏天,昆明。我刚从新加坡回来不久,先生安排组委会邀请我出席西南-西北地区外语教学法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和先生见面后,彼此都激动不已。我第一次领略了先生丰厚的学识、敏锐的思考、动情的谈吐、坦诚的性格和淡淡的乡音。看过太多固执、孤僻、冷漠的老人,我却从张先生身上看到了光亮、温暖和睿智。后来我知道,是张先生牵头建立了西南-西北地区外语教学法研究会,并担任研究会秘书长一职达20余年之久,该研究会为西南、西北地区以及其他省区高校和中学培养了大批顶尖人才和教学骨干。本人有幸在那次年会的理事会上被推选为特约研究员。2004年我从英国诺丁汉大学访学回国,先生叮嘱我要继续潜心研究,不断扩大学术影响。2005年我很荣幸被聘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但颇感不安的是,未能做甚么实质性的工作。
    第二次见到张先生,是出席2007年在西南大学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外国语学院院长论坛。先生龙体欠安,不便出席大会。会议结束时,由该校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黄玲同学陪同,从北碚到市区张先生的二女儿家探望张老先生。我们整整叙谈了一个下午,在家中吃了颇具重庆特色的晚餐后,又神聊至夜里九点多钟。先生和师母都留我在家住,我坚持住宾馆,免得给老人家带来太多不便。记得张先生二女儿的家座落在巴蜀中学后面的一座山上,那是一幢30多层的大楼,依山而建,所以尽管他们住的是一层,却是在山中腰,往上进出需乘6层电梯,再爬相当于三层楼的石梯,往下进出也需走相当于三层楼的石梯。先生执意要乘电梯送我们下来,而且还再三话别、再三叮嘱,黄玲同学拍下了当时的感人情景。
    张先生禀性善良,品德高尚,充满爱心,虽为学界泰斗,学科大师,却一贯倡导“学无大小,达者为尊”之古训,不遗余力培养后学,扶植后昆。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曾葡初教授是张老的学生和挚友,我有机会听他谈起许多张先生提携新人的感人故事。
    作此文时,我面前堆放着张老10多年来致我的信柬40余件。长信超过2000字,短柬只数行。我们还通过数十次电话,有的还是远洋电话。先生对我这个“忘年交”的影响之大是无法言喻的。假使我未曾与先生结识,我的半生行止恐怕与现在有极大的不同。
    莎翁有云:对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把他箍在自己的灵魂上。
    (三)
    他不仅是个外语教育家,也是一个教育家,而且首先是一个教育家。
    ——陈琳
    在我国外语教育教学领域,张先生创造了很多个“第一”,是我国早期从事外语理论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先驱。
    张先生编写、1956年时代出版社出版的《俄语教学法》是我国第一部外语教学法专著;
    张先生第一个将普通外语教学法(外语教学法概论)称作外语教育学。1999年出版专著《外语教育学》;
    张正东首创以学生、目的语和学校为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法”,不愧为“在中国土地上研究如何帮助中国学生学好外语”的杰出学者;
    张先生是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的集大成者。他主编的《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被学术界誉为“教法理论的百科辞典、特色体系的创新基石”。
    人们都说,张先生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构建“外语立体化教学法”和论证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和流派,同时形成了受惠者千千万万的“张正东外语教育思想”。我们还认为,张先生成功地向世人呈现了“中国经验”:立足国情,秉承中华文化而推陈出新;借鉴国外理论而洋为中用;针对我国外语教育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而自成体系,在国际教坛独树一帜。在英国访学时,我就常常惊叹张先生是我国学者中践行“全球地方化”理念的典范,他甚至把学术研究提高到“爱国”的层面,厚德载物,为天下谷。近些年,我在做外语教学法、语料库语言学和公示语翻译方面的研究项目时,仍然时常得到张先生的指点。有一次,他在电话里提醒我在引进和吸收国外理论的时候,不要简单地做“二传手”,告诫道: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and collaborate internationally.此语我受用终生!
    2005年,“中国外语教学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张正东外语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北京西苑饭店大宴会厅举行。在我国一百多年的外语教育史中,召开这样大规模的学术会议,供全国外语界的学者研讨富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体系,并且以某位专家学者的外语教育思想为切入点,尚属首次。
    2007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丛书——《中国英语教育名家自选集》,在基础教育界推出了两位英语教育专家,第一位是张正东教授,第二位是刘道义教授。我感到,《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是张先生教育思想的菁华和结晶,更是张先生一部诗化的精神自传。
    

包天仁教授根据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需要,曾先后两次对张正东先生进行了访谈:2004年的《张正东教授访谈录》旨在总结外语教学规律,探讨如何才能使当时的英语外语教学同新的指导思想、新课标合拍,以提高教学效率。2005年的《张正东教授访谈录——探讨我国现阶段英语外语教改的一些热点问题》则是聚焦英语外语测试(尤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方面的问题和走向。这个时候,先生已经八十高龄了。一颗永远躁动的灵魂!


    以上事实足以证明,张正东先生在中国外语教育界占有确然不拔的地位!他是中国外语教育的脊梁!北京外国语大学陈琳教授在张正东先生追思会上总结道:“他不仅是个外语教育家,也是一个教育家,而且首先是一个教育家,他的外语教学理论是放在他的教育理论以及对我们青年学子的教育事业的热爱之上的。”
    
    (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