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试论中国现代史学观念的形成

中国现代史学的产生,出现在20世纪前后的历史大变动中,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在为救亡而向西方现代文明的学习中,西方各种科学理论与方法逐渐传入中国,使中国史学在治史态度、治史目的与治史方法理论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史学科学化”成为大多数史家的共识。近代民族危亡的形势,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西学则以其实际的功效给中国人以深刻印象。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救国真理,“科学”开始作为西学或新学的标志传入中国。随着从富强之术的格致学,到政制方面的群学的翻译绍介,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同一步步扩展,科学的内涵也相应一步步丰富。到新文化运动兴起,“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国人对现代文明的口号化概括,“科学”成为现代文明在知识层面上的象征。在1923年“科学与人生观”争论中,科学派大获全胜,更说明科学包括的范围已深入到道德伦理与精神价值领域。
    与科学观念的凯歌行进相反,经学的内涵与地位则步步缩小与式微。经学由传统的内圣外王之学,一退至伦理政教层面(“中体西用”),再退到个人修养层面,最后随民国建立,尤其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经学的神圣地位彻底被打破,开始退出时代,进入历史变为“国故”,成为史学研究的材料。科学取代经学成为真理的化身。对此,胡适曾形容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和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注: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区别于经学教义的先验自明,近代科学的真理性建立在经验证据的基础上。表现在求真的态度,客观的眼光,批判与理性的精神上;表现在求实的方法规范上;表现在结论的可验证性,力求符合事物本来面貌上;表现在改善人们的生活、促进人类进步的现实功效上。科学是对科学的态度、方法与结论的总称。对科学的尊崇表达了近代人类对自身的信心,认为人可以认识世界、支配并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科学观念在近代迅速广泛地为国人所接受、所崇信,根源于中国人要求彻底打破旧观念与旧制度的束缚,以求改造社会,改变贫穷、落后、愚昧的状况,并尽快走上富强、民主文明之路的强烈渴望。
    科学观念的传入,也使中国学人“对于本国学术之地位有自觉心”(注:《新潮发刊旨趣书》,《新潮》1919年1月,1卷1期。), “对于治学的方法有了根本的觉悟”(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5页。)。觉悟到“凡学都所以求真,而历史为尤然”(注:《史学要论》,《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62页。)。严复早在19 世纪末就向国人宣告近代学术的本质在于“黜伪而崇真”,其方法在于“一一皆本于即物实测”,在于“内籀外化”即归纳演绎法的运用(注:严复:《论世变之亟》,《中国近代思想史资料简编》,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74页。)。 王国维则认为“我国学术尚未达自觉地位”,原因在于中国人缺少“思辨”与“科学”的思维方式,太过于“实际”、“通俗”、“具体”,而不擅长“抽象”、不精于“分析”(注:《原强》,同上,第449页。)。 陈独秀更把“科学”当作批判传统的工具。他说:“科学者何?吾人对于常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想象者何?既超脱客观之现象,复抛弃主观之理性,凭空构造有假定而无实证,不可以人间已有之智灵明其理由,道其法则者也。”他认为“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步步皆踏实地”(注:《敬告青年》,《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34~135页。)。胡适也认为“盲从”、“调和”是中国人传统的思维习惯,这使得中国古代学术“无条理”、“无头绪”、“无系统”。而科学的特点则是“尊重事实和证据”,在实际运用中,他提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和“拿证据来!”的口号,要求以经验的方法和批判的态度研究学问(注:《新思潮的意义》、《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总之,随着科学观念的输入,学人们普遍要求学术研究从态度到理论方法皆“一归于科学”,实现学术的科学化(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1页。关于此方面文章,可见俞旦初:《中国近代史学对历史和科学的关系问题的最初提出》,《史学理论》1987年第1期。)。
    促进中国史学现代化的第二个因素是对民主自由观念的认同。民主自由观念的盛行与专制封建统治的衰败与崩溃,影响到学术研究中,就是学人学术独立意识的萌发与自觉。其批判的矛头直指向传统经学的神圣地位,指向专制正统思想对人的头脑的束缚,指向传统政治与学术的紧密结合,他们认为这些导致学术研究丧失独立性、自主性与开放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