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谈学习历史(2006121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9:11:32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张元,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 我们在谈论如何学习历史之前,似乎应该先谈谈两个更基本的问题,一是历史是什么?二是为什么要学历 史?如果对这两个基本问题欠缺清楚的理解,是无法谈论如何学习之类问题的。 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这个问题还有提出来谈谈的必要吗?不要因为我们读了好几年历史课,背了好些本历史教科 书,就以为很知道“历史”是什么了。其实,我们都没仔细地想过,也没有经常地讨论,我们对“历史”只有 一些大概的印象,而没有清楚的概念。 如果不信的话,我问你们一个问题,看看你们会不会回答。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应该包含两层 意思,你们知道是那两层吗?你听说过“历史”既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也是指我们对过去事情的了解,这两 层意思吗?同样的问题是:我们在讲一件所谓“历史事实”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是不是很清楚浮现“过去的 那个事实”和“对过去那个事实的了解”这两层不同的意思呢?我想恐怕没有吧!我们在讲一件“历史事实” 的时候,大概真的相信过去就是那样,就像教科书中所写的那样。如果觉得教科书不好,写得很逊,不能让我 们相信,那我们就会相信另外一种讲法,反正历史事实就是一种事实,教科书就该把事实写出来。如果这样想 的话,我们心中对历史的认识只有一层意思,就是把历史看作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忘了历史还有另一层意思: 我们对它的了解。 在今天看来,历史知识之中第一层意思还远不如第二层意思来得重要,也就是说,我们与其知道很多过去 发生的事情,不如多懂得一些如何认识过去、了解过去的方法和步骤。因为不先对过去的存在做一些认识、了解的工作,过去的事情就不为我们所知道;甚至可以进一步说,如果没有对过去下一番认识、了解的工夫,过 去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了解过去是历史家的工作,所以有人说:没有历史家就没有历史。你们也 许不同意这样的说法,那么就请你们反驳它,把它驳倒。这时候你们就会发现这种说法颇有道理,是很难驳倒 的。 历史有什么用? 如果我们同意历史有两层意思,而且对过去事情的了解比过去事情的本身还要重要,那我们对为什么要学 习历史这个问题就可以有一个新的答案了。我们在问为什么要学历史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也等于在问:“历 史有什么用?”我们也不妨先把这个问题做点简单的分析。如果说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而且是具有影响 的大事的话,我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呢?你可以说,现在是从过去演变而来的,不知道过去就无法了解现在, 这一点我完全同意。但是如果你说,知道过去的一些大事就可以了解现在,我却要你证明给我看。记得前后朝 代的名称、开国的国君、朝廷的大事、政府的制度,就会对今天的政治现象有所理解吗?你很难提得出足以说 服人的论证;同样,你知道各个时代食衣住行的大概情形,对于了解今天的生活文化有怎样帮助,我也看不出 来。 相反地,由于今天和过去差别很大,记得过去的一些事,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没有什么帮助,或者说是 没有什么用的。如果你说,读历史只是为了考试,那就太简单,把历史废掉,改读一些实用性的科目好了,这 个问题就解决了。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就更证明这个科目是没有用的,不值得学的,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 是废掉它。你们不要以为这是讲笑话,类似的事情真的发生过,不过不是在台湾。70年代英国出现了“历史科 的危机”,因为英国学生参加会考的时候,选考历史的学生急骤减少。探讨原因,是学生认为背诵一些史实, 知道王朝兴替以及帝王将相的名字,毫无用处。于是,人们就要问,记得这些没有用处的过去事情,有必要吗 ?如果没有必要的话,就把这个科目从课表中抽出来,代之以其他实际有用的科目,像是社会学、经济学等等 看来都比历史有助于我们今天的生活,都要有用得多。这时候历史学家怎么办呢?他们为了要让“历史”这门 科目继续留存在学生学习的课表中,必须说明,甚至可以说是证明历史是有用的,而且不是其他科目所能取代 的。 英国关心历史教学的学者们,知道没有办法让人们相信知道过去的一些事情就对认识当今社会有所帮助。 于是,他们不从历史是什么的第一层意思——过去事情去思考,而是从第二层意思——对过去事情的了解去思 考。他们认为学生说记得过去一些事情没有什么用,并没讲错,但这并不是说历史没有用处,因为历史的重点 是对过去事情的了解,学习历史就是要学习如何了解过去的事情,而不是记得一些过去的事情。于是,对于学 生为什么要学历史,以及如何学历史等等都提出了新的解答,许多学者和老师都认同这个新方向,在历史教学 领域内,一个称之为“新历史”(new history)的观念和方法很快取代了旧的、 传统的观念和方法。英国的 历史教学也因之而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从传统历史教学到新历史教学的改革变化中,学生反应如何呢? 学生的反应很好,因为参加会考的学生选考历史这科的逐渐增加,前些年已经超过了地理。为什么会如此呢? 学生觉得学历史有用处是一项重要的原因。 我们能不能从英国的这个例子中说明:学习历史是指学习如何了解过去的事情,而懂得如何了解过去就是 有用的,就足以回答为什么要学历史这个问题呢?看起来似乎是离得远了一些,但事实上却是有其关连的。我 们可以这样来想:如何了解过去的事情就是认识过去、了解过去的方法,这套方法就是取得历史知识的方法, 而这套方法是怎样得来的呢?它必须依据我们对历史知识的性质和结构的理解,才能规划设计。所以,如何了 解过去的事情,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不容易。一方面既要对历史知识的性质和结构有所理解;另 一方面又要对如何获得这门知识的方法有所掌握。但是,这很重要,因为惟有把历史知识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如 何去学习它弄清楚,我们学历史才是在学习一门学问。而这门认识过去的学问是与其他学问都不一样的。 至于这门学问的特点是什么?我可以简单地说说:历史是过去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够知道过去呢?要靠资 料,这些资料提供的讯息可以相信还是不能相信呢?要看资料中提供的证据是不是充分。至于证据能不能够得 出一个论断呢?要看证据如何运用,推证是不是合理。你们听到这里可能会怀疑,我们也要这样去学习历史吗 ?我们学历史就是要经过一次史学方法的训练吗?我的回答是,我刚刚提到的,只是简单地说说,实际情形还 要复杂得多。你们学习历史,当然不是要做历史学家,不需要去做一些细密的考证和推理的工作。但是,既然 学习历史,就应该知道历史知识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一些表面现象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知道了历史 知识是怎么一回事,你才会感觉到知道过去的事情真不容易。我们目前所知道的过去事情也是经过资料的论证 推断而得到的,不同的资料以及不同的推证都可以得出不同的看法。而从资料的论证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感觉 到古代的情形和我们很不一样,他们的想法和做法都受到时代的影响,是很复杂的,不容易了解的,要下工夫 的。 这样说来,从理解历史知识、强调如何了解过去的事情这个观点来学习历史,可以得到两项效果:一是不 满意只知道一些表面现象,而是要问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也就会触及资料、证据和推理等方面。学生通 过一些思辨训练来了解过去的事情,也将有助于对今天情势的了解,因为不论过去与现在,对人世社会的了解 方法仍是十分相似的。如果我们说,对过去的了解就是历史思维的话,那么这种历史思维有助于我们对人世社 会的认识,而且是其他思维所不能取代的。第二,通过对资料、证据等的初步分析和推理,我们了解与我们今 天很不一样的过去的情形,会让我们感觉到古代的事情与人物都是十分复杂的,不是用简单的概括方式就能够 了解的。能够认识到古代的人与事都是复杂的,也就会理解当今的人世社会也是复杂的,都是需要仔细分析资 料、检验证据方能得到较为中肯的看法。这方面的能力,学校科目之中,也只有历史可以给予训练。 总而言之,学生步出校门,走进社会,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情况。在学校课程之中,能够让学生知道 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十分复杂的人世社会,而又能提供他们一些认识了解这种复杂情势的训练,使他们也具备一 点基本的应付能力,大概只有“历史”这一门。而历史的用处也在这里显现出来。 怎样学历史——“多想一想” 根据以上的谈论,可以简单归纳出一项简单的观点,那就是:历史是指对过去的了解,学习历史是为了发 展并提升我们对过去了解的能力,也就是历史的认知能力或历史思维的能力。根据这样的观点,我们就要进入 主题,谈谈如何学习历史。我们有两个很简单的建议,多想一想和多读一点。我相信学历史还有其他的方法, 你们也应该听听不同的建议,不要认为方法只有一种。 “多想一想”很重要。历史不只是过去的事情,不假思考,强记死背,知道很多,虽不至于毫无用处,但 对于历史认知能力的提升没什么帮助则是可以说的。多想一想,自然能够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但是,想什么 呢?我觉得不妨从两方面试试看。首先,我们读到某一段历史时,先想想,那时候是怎样的情形呢?尽量使那 些事情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构成一幅历史的图像。当然,我们不能凭空想象,一定要有一些作为依凭的素 材,教科书的叙述、上课老师的讲述是素材的主要来源。如果还不够的话,最好的方法还是问老师。 举个例子来说,春秋时代晋楚之间打了好几场仗,我们读历史不能只记得春秋时代晋楚之间有过这几场战 争,谁胜谁负,重要的是战争是怎样进行的,是步兵攻坚,骑后包抄?还是战车冲锋,步卒跟随?老师讲到战 争的形式是车战,还要解释战车上人员如何配置,这些人如何作战,胜负如何判定之类的问题,也谈谈这些战 役大概持续多长的时间,借以了解它规模与影响的大小。也就是说,我们读到这一段,战场上大概的样子一定 要出现在我们的脑子里,我们要知道的是那个战争的情景,而不是谁胜谁败。我相信老师讲到这个地方,一定 会描述得十分清楚,不然的话,到了战国时代,教科书上说“步卒骑兵代替了车战”就没办法解释了。 你们也许会说战争的场景是最容易想象和描述的,但是历史中战争终究是一小部分,其他大部分的内容也 可以用想象的办法,在我们的脑海中构筑一幅图像吗?我的答案是对的,任何一件值得学习的历史问题,都可 以构成一幅历史的图像,只是有些图像比较模糊幽暗,不像战争那样地鲜明热闹。就以人物为例,每一位重要 的历史人物,在我们的心中,都应该栩栩如生,都应该让我们感觉到他与众不同的特色,他的事功、识见与修 养等等。历史人物绝不应该只是一个曾经做过某件事情的人的名字而已。我们在学历史时,读到某个人物时, 如何能够如见其人呢?也许我们对他的生平事迹、学问性情所知不多,但在有限的资料上,也要驰情地想象一 番: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他如何做这些事?这些事情对当时以及后来有何影响?他留给我们后人怎样的启发 ?只要我们多想一想,这位人物就会留在我们的心中。如果对他十分敬佩、倾慕不已,自己的人生态度、处世 作风也多少会受到影响。历史之所以能够发挥这样的功用,主要还是读历史的人努力用功、细心体会的结果。 人物的例子很多,就以东晋的祖逖为例来谈。台湾现行的教科书中叙述祖逖: 祖逖范阳(河北涿县)人,永嘉之乱,率亲族至淮泗避难,素怀恢复之志。元帝即位,上书北伐,自行招 募士兵,击楫渡江,慷慨激昂,以廓清中原自誓。祖逖渡江后,次第收复黄河以南许多土地,与石勒隔河对峙 八年,因得不到后方援助,忧愤而死;收复的土地,又为后赵夺去。 刘琨、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大家从小就听讲过。课文叙述十分简明,我们读的时候,还是需要多想一想 ,祖逖上书北伐,晋元帝和王导同意吗?他自行招募士兵,可见未获同意,王导为什么不同意?祖逖渡江之后 ,如何能够“次第收复黄河以南许多土地”?如果没有把祖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奋斗不懈,获致人们的敬 重与爱戴的情景讲述出来,祖逖之所以广为后世钦敬的理由也就无以彰显。如果学生只知道祖逖北伐,收复了 失土,就认为他了不起,也是把历史上的事情看得太简单,这样就会失去学习历史的功用。最后,课文说“因 得不到后方援助,忧愤而死”。好像祖逖收复河南土地都是依靠后方的援助,显然不是事实,可知祖逖的“忧 愤而死”是另有原因的。简言之,王导失势,元帝亲政,朝廷与士族之冲突升高,动乱将无法避免,这才真正 是祖逖愤死的缘由。 这个例子说明,尽管课文已有相当清楚的说明,还是无法让我们进入那个时代的情境里面,去体会他们的 忧虑与欢乐,去理解他们的见识与作风,对于那个时代与那些人物真正地有一点了解。不过,只要学习的时候 多想一想,老师多带一带,进入情境,了解历史应该不是困难的事。 其次,我们应该多想一想的是“为什么”。为什么是原因的探讨,历史是离不开原因的,时间序列中的因 果关系正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结构,抽离掉这一部分,历史知识就无法成立。由于原因和结果是一种推论的关系 ,所以它的特点是在已知结果之后对原因的探讨,设法找出最重要的原因。导致一个结果的原因不只一个,在 好几个已经列举出来的原因之中,是否包括了最重要的那一个?为什么这个原因比其他几个重要?都是必须说 明和解释的。而这种探讨最重要的原因并加以解释就是理解历史的重要步骤,在踏出这一步,进行这个工作的 时候,我们用的是思考、分析和推理。相对而言,在讨论历史上的因果关系时,记忆力是派不上用场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稍加说明。台湾现行课本在述及宋初统一天下相当顺利的原因时说道: 宋以十七年(公元九六三—九七九年)的时间统一中国,中间并未遭遇重大抵抗,情况可谓顺利。究其原 因,大致有三:一、宋初割据的国家,多已传位二、三代以上,暮气渐深,彼此之间,只求和平相处,不注意 武力。二、宋建都汴梁,备受北方契丹的威胁,不能不备精兵,实力还较南方为强。三、宋对降臣及被征服者 ,都能予以保全,并加优待,不但消除了反侧之意,而且还收效忠之益。 宋初统有天下,并未经过诸如秦末和隋末各方势力的激烈拼杀,其原因为何,确实值得探讨;但课文所举 的三项,在我看来,都不是关键所在。第一项将中原力量与其他割据势力作对比,不无道理,但嫌空泛,有欠 严谨。第二项与第三项虽然也都是一种解释,终究是其次的,非但是其次,甚至是否能构成为“原因”,仍然 值得商榷。五代末年,中原力量已明显凌驾各方,这是长时间情势发展的归趋,不能说是为了备御契丹而驻有 精兵。而且此一趋势在当时人眼中已十分明显,在课本中已经讲过,即讲五代的最后一段: 十国中,以吴及其后续者南唐的势力较大,与北方五代政权对立,成为南北两大势力。南北对抗的态势, 随着北方势力的合并,后周世宗的奋发图强,以及南方国家的日渐奢靡、腐败,而趋于瓦解,最后为崛起于北 方的宋所统一。 这段叙述,除了“崛起”二字略有不妥,已经把北宋初年不需大动干戈就能统一天下的原因讲得清楚明白 ,课本中另外再列三项原因,可以说是多余的,不需要的。 我没有批评教科书的意思,我只是借以说明我们在读历史时如何多想一想其中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一 种解释,最好的做法应该是从不同的资料中,找出某一史实的因果关系,并且加以说明。例如,我们读了淝水 战役之前符坚朝廷关于是否应该出兵南征的讨论,看到爱护苻坚、支持苻坚的人,特别是本族氐人一致反对, 而想伺机复国的异族大臣却十分赞成,我们就可以判定出兵是不对的,而且是必然招致失败的,至于理由则可 以从双方意见中归结出来。但是,台湾的教科书中根本不选录资料,如果不是老师印发讲义上课讨论,极少接 触的可能。反观英国教科书,几乎每一课都录有资料,都有讨论的问题,大陆最新的教科书中也开始增添了史 料部分,只是不如英国教科书多。 那么,我们教科书中没有史料,老师又不发课外资料,我们如何训练解释因果的能力?就教科书的内容, 仔细地想一想,看看它的说法是不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也是一种练习的方法。这样做法还有一个好处,就 是不要相信教科书的解释就是唯一的正确解释。教科书上的某些解释并不高明,可以讨论,是不需要背诵的。 用记忆的方式应付历史上的因果关系,使因果关系的解释史事的特性完全丧失,尤其是不妥当的做法。请注意 ,我这里只说教科书中的因果解释可以不要背诵记忆,不是说教科书的内容都不要背诵记忆,我认为每一课中 的重要史事还是需要记的,只是光记得这些重要史实并不等于读好了历史。要读好历史,想一想的工夫是绝不 能少的,想一想每一个时代、每一位人物等等的特色,勾勒出一幅幅历史的图像外,还要对于事情发生演变的 因果关系多想一想,想到得出自己满意的解释为止。 怎样学历史——“多读一点” 至于说多读一点,道理应该是很明白的,教科书限于篇幅,记载史事有限,甚至过于精简,提供我们建构 历史图像的资料相当贫乏。只靠教科书的内容,我们很难会对某一时代、某一事实或某一人物的特点能有清晰 的了解,能够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因果关系的推论解释练习,更是需要资料作为依据。教科书中的叙述终究 太少了一些。所以,除非老师上课的时候讲得很好,让我们对于那时候的情景,那些人物的精神以及重要制度 的意义有所了解,我们的思绪才会跟着老师转,在老师的指引下了解那个历史的世界。但是,更好的方法是大 家读一点有关的资料,上课时略作讨论,这样更有助于对史实的了解或对人物的认识。 道理尽管明白,实际上该怎么做才好?我们总不能够要求老师每一节课都要准备资料印成讲义。在英国、 德国,资料都是教科书上的,也不是要老师自己准备。老师自己准备有三个困难:一是没有这么多时间,二是 没足够的图书,三是选的资料未必就是最好的。期望老师每一节课,或常常提供阅读资料是不切实际,也是不 大可能的要求。但是,期望老师时时介绍一些有关的课外读物,特别是适合高中学生年龄阅读的书籍或文章, 让有兴趣的学生自己找来阅读,则是合理的要求。如果数量不多,介绍又很详细,则尤为理想。真正又精彩又 适合高中生读的文章则不妨制成讲义,发给学生,让他们写点阅读心得,也是不错的作业设计。高中学生修习 的科目很多,分给历史的时间相当有限,不能读太多的资料,这样的考虑是正确的,但是,总也要分一点时间 给历史课吧!你们会说,是有的啊,就是准备小考,要把课文背熟总得花些时间吧!但是,在我看来,与其背 课文应付小考,不如读点课外资料,写点心得报告,因为背课文不需花脑筋,背过即忘,毫无意义,看资料写 报告就非得花点脑筋不可,总是有点好处的。如果老师介绍的文章不多,而且又深了一点,并不适合我们阅读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自己到图书馆找历史书读呢?如果你有这么高的兴趣,又有这么多的时间,没什么不可 以。但是,既无浓厚兴趣,又乏足够时间,是不是可以不读呢?我的想法是,你可以不去图书馆找历史书来读 ,但总应该读点报纸的国际大事版吧!读国际大事也是了解人世社会的复杂情形,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也是很有 帮助的。 最后,再强调一下多想一想、多读一点的好处,主要的好处是学会如何理解过去,不论你将来是不是选读 第一类组,懂得如何学习历史总是一件重要的事。其次的好处是可以在联考中得到高分。近几年联考试题之中 ,不少题目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才能答对,而琐细的记忆题已经很少出现。所以,要得到联考高分, 一定不可以死背书。相反地,多想一想课文中的情景,因果间的关系,再利用时间多读一些有益的资料,自己 的能力有所提升,应付联考就不会感到困难,必定可以得到高分。我们到学校读书,为的是求知识,联考不是 主要目标,能够得到高分,也只能算是次要的好处。当然,这项好处也是满重要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