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族 外 婚 之 谜


    >> 
    一万年前,人类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进步:发明弓箭、营造房屋、磨制石器、烧制陶器、驯养牲畜、栽培庄稼。这场“技术革命”对于人类的意义,丝毫不亚于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和二十世纪的电子革命。而这场革命的发生,与人类自身生产的革命——“族外婚”的产生,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可以说,没有“族外婚”,就没有新石器时代,就没有今日的文明。
    原始人群的“乱婚”怎样发展为族外婚?这是一个难解的谜,因为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古文献都不能提供直接的证据——近代所有处于原始时代的民族,都早已越过原始人群的乱婚阶段,也超过原始氏族的族外群婚阶段而进入对偶婚时期。
    族外婚产生之谜强烈地吸引着人们,因为解开这个谜可以找到人类进步的钥匙。
    第一个试图解开这个谜的学者是苏格兰法学家麦克伦南(1827—1881年)。1865年,在《原始婚姻·关于婚礼中抢劫仪式的起源的研究》中,麦克伦南认为,当男子在本部落内可以足够地找到妻子时,没有必要用暴力从别的部落去抢劫妻子;外婚制来源于蒙昧人中流行的杀死女婴的习俗。这种习俗使部落内男子过剩,其直接后果是一妻多夫制,第二个后果便是用暴力抢劫别的部落的女子。麦克伦南没有说明产生杀婴习俗的原因(事实上,在外婚制流行的地方,并没有杀婴习俗),也没有证明氏族内为什么禁止通婚。麦克伦南的功绩在于,他开拓了通过民俗学研究解开族外婚之谜的正确道路。
    1877年,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出版了他的杰作《古代社会,或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史时的发展过程的研究》。摩尔根根据夏威夷人的亲属称谓,认为在原始人群“乱婚”之后,存在过排除父母与子女辈而不排除同胞兄弟姊妹婚姻的“血缘家庭”。此后是排除同胞兄弟姊妹,然后排除旁系兄弟姊妹的“普那路亚”群婚。摩尔根认为产生这一过程的原因是“自然选择”效果的逐渐显示。他说,“没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之间的婚姻,创造出在体质上和智力上都更强健的人种”,排除血缘亲属结婚的事情就这样确定下来。
     1884年,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基本上同意摩尔根的解释。不久,恩格斯产生了怀疑。1891年,《起源》一书再版时,恩格斯在叙述普那路亚家庭形成时加上了“大概”一词,在讲普那路亚家庭的流行时加上了“或某种与它类似的形式”,恩格斯谨慎地说,族外婚产生于一种“限制血亲婚配的朦胧意向”,“但是人们还不把父母和子女间的性交行为看作怎样特别可怕的事情”,后来才“为习俗所禁止”,阻止血族婚配的意向是“本能地自发地进行的,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意识”。摩尔根说原始人基于对“自然选择”效果的认识而形成普那路亚家庭,看来是走得太远了。
    须知,神话是原始人的思维方式;蒙昧时代的人类是很难用科学方式进行思维的。说蒙昧时代的人已能根据近亲通婚造成后代孱弱的教训来约束自己,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在文明时代,人类智慧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比如在中国,先秦文献中就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藩”,“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之类的记载。但这种认识前距族外婚的形成已有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时间了。事实上,直至现代,在许多地方还盛行着“亲上加亲”的陋习。因此,恩格斯用了“限制血亲婚配的朦胧意向”之类比较谨慎的说法,还没有找到严格科学的解释。族外婚的产生仍然是个谜。
    1891年,在运用民族学的最新成果时,恩格斯曾无意地接近了谜底。他提到北美加利福尼亚一些地区,在一定的节日里,不同氏族男女聚在一起,发生毫无限制的性交。恩格斯指出,这是群婚制的遗迹。这种习俗在澳大利亚,在印度的一些部落中,在一些非洲民族中都存在着。在古罗马,每年冬至时期,由于农事结束而举行纪念沙特恩神的节日。节日期间举行群众性的盛宴和狂欢,盛行性关系的自由。以前的研究者曾近乎荒唐地认为,这是原始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交尾期的残余;恩格斯指出了这是群婚的遗俗,但没有进一步探讨这一遗俗与族外婚产生之间的关系。
    现代民族学家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他们把族外婚现象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同别的氏族成员结婚,二是本氏族内部禁止性关系。这二者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后者。就是说,族外婚不过是族内性禁忌派生出来的现象。这个正确的思路把学者们的目光引向族内非性关系禁规的研究。
    民族学资料证明,几乎所有原始民族都有在狩猎时期禁止性关系的习俗或遗迹;在一些民族中,与人类生存相关的许多活动——渔业、农事、手工业、商业、战争等,都有相应的性关系禁规。这些禁规作为防止威胁群体的可怕危险的手段,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所谓禁规,就是说,集体不能容忍违犯它。是什么力量使集体这样同仇敌忾呢?恐怕只有死亡的威胁。这种威胁开始于具体事件,反映到原始人头脑中,成为玄妙的、神的意旨。例如,狩猎期间发生男人或女人的争夺,造成死伤或逃亡,于是产生了狩猎性禁忌;服侍病员的人发生性关系,病人没有康复,于是产生护理性禁忌。随着性禁忌的增多,原始群的生活被分为交替出现的非性关系时期和乱婚时期。并且必然地,天神意旨的积累使非性关系时期越来越长,乱婚时期缩短为屈指可数的“节日”。许多民族中存在的放荡节日的风俗,就是原始群性禁忌十分严格和乱婚时期十分短暂的证明。
    性禁忌的发展使原始群几乎成为非性关系群体。根深蒂固的鬼神观念使人们不可能去缩短非性关系时期。原始群成为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出生率日益下降的近亲交配群体。人类进步陷入了僵局。
    摆脱危机的办法只有一个:打破群体的界限,冲破原始巫术和原始宗教造成的心理压力,到群体以外去寻找配偶。
    特洛布里恩德群岛美拉尼西亚人的一种奇怪的习俗,为研究族外婚的发生提供了宝贵资料。在一些岛上,妇女们集体锄草的季节,本村的男人被禁止接近她们。而这些妇女则有权进攻她们见到的外地男人。当外地男人出现在眼前,女人们长期压抑的性本能就象火山一般迸发出来。她们赤身裸体冲上去对他施以暴力,作些淫秽的动作。这种放荡的进犯,再现了原始群向族外婚过渡的情景。“非性关系禁规”只适用于本族异性,外地男人是不受约束的。
    蒙昧时代的“野蛮”女人,就这样为人类找到了摆脱危机的道路。
    民族学材料向我们揭示,特洛布里恩德群岛的上述习俗不是孤立的现象。许多民族生产季节都把男人和女人——儿童分为两个集团。这期间必须严守性禁忌,男女不仅不能往来,连看一眼都不行。但与此同时,男人住宅里有外地虏来的妇女,女人们也会疯狂地对待她们遇到的外乡男子。作为这类放荡进犯的残余,在许多地方的典礼、节庆和习俗中都有保留。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外乡男子来到女儿国的遭遇,其实都是原始氏族向族外婚发展的历史在文学中的反映。
    蒙昧时代的“野蛮”女人,这些勇敢的叛逆者,从族外引进了新的基因,创造了强壮而智慧的后代。族外婚逐渐成为制度,族内婚被完全禁止。
    距今约一万年,当最近一次冰川从温带退去时,这些实行了族外婚的氏族迅速繁衍;仅仅一两千年,他们的子孙就遍布于河湖沿岸,并用一系列伟大的发明,使人类从“蒙昧时代”步入“野蛮时代”。他们开创了人类历史的一个崭新的时代——新石器时代。而那些坚持近亲通婚的、自我封闭的原始群,则被无情的自然规律淘汰了。人们只能在与最后鬣狗、大角鹿共生的古人类化石中找到他们。
    这就是谜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