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向柏松]中国创世神话发展历史论析(4)


          三、系统释源时期
    在综合释源的基础上,中国创世神话逐渐进入系统释源时期。系统释源,即对整个世界及人类社会的起源做系统完整的解释。系统释源时期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末期至整个奴隶社会时期,也是中国华夏族及其他民族与国家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创世神话系统形态基本形成,但是系统化的过程却永未结束,它一直伴随着民族发展的历史而长久延续,有的甚至延续至今。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将系统形态的创世神话或史诗当作民族的历史、根古、百科全书,也说明创世神话体系化的形成与民族发展历史密切相关。
    中国创世神话系统形态的形成与民族、国家的形成相伴相随,这是因为系统形态的创世神话对于民族、国家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恩格斯指出:“住得日益稠密的居民对内和对外都不得不更紧密地团结起来。亲属部落的联盟到处都成为必要的了;不久各亲属部落的融合从而分开的各个部落领土融合为一个民族〔Volk〕的整个领土,也成为必要的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是部落联盟中的各个部落的人群与领土进一步紧密融合的结果,而要促成这种融合,必须要形成共同的信仰认同体系,这个信仰认同体系包括对世界起源、人类及族群起源、文化发明等问题的系统性的完整解释,这就导致了系统创世神话的形成。
    可以说,民族的形成是建立在共同的民族信仰认同基础上的,民族共同信仰的主体部分当然是始祖的起源,当然也连带包括关于世界起源与文化发明的内容。在系统释源时期,产生了不少民族始祖起源神话,这些神话与先前产生的世界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文化发明神话相粘合,形成了完整的创神话系统,可以说,民族始祖起源神话是系统创世神话的灵魂,也是系统创世神话的粘合剂。这一时期既产生了黄帝、炎帝起源神话,也产生了夏商周各族起源神话。
    原始社会末期是氏族部落联盟之间进行兼并战争并逐渐形成民族与国家的时期,中国的神话反映了两场重要的兼并战争,先是炎帝神农部落联盟与黄帝部落联盟的战争,炎帝败北后,又有黄帝与蚩尤部落联盟之间得战争,蚩尤部落联盟败北后,迁徙南方,成为南方众多民族的祖先;炎帝神农氏则融入黄帝氏族部落,因此,炎帝与黄帝成为华夏族的前身,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尊崇的祖先。因此必然产生有关炎帝、黄帝来历的释源神话,即帝王诞生神话。炎帝神农的诞生神话上文已有说明,为其母感龙而生,不赘述。黄帝诞生神话见《帝王世纪》:“(黄帝)母曰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日角龙颜,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黄帝诞生地为姬水,为其母附宝感电光所生。蚩尤虽然也属大的部落联盟,但由于战败后逃往南方,分化为众多民族,所以其诞生神话不见典籍所载,或者说由于其分化,无直系后裔,无人为其编造诞生神话。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也是民族、国家形成时期,分别形成了夏商周三个相对统一的王朝,因此分别产生了夏、商、周族祖先诞生神话。
    夏朝由禹王的儿子启建立,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在位时,被商汤率兵灭亡。夏族的祖先可以追溯至颛顼,典籍多有关于鲧禹为颛顼之后的记载:《墨子·尚贤中》云:“伯鲧,帝之元子也。”《世本·帝系》云:“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高密,是为禹也。”《大戴礼记·帝系》云:“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礼记·祭法》云:“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史记·夏本纪》云:“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这些记载虽有出入之处,但却一致说明夏族的祖先为颛顼。因此,颛顼神话即为夏族始祖起源神话。颛顼母亲为女枢。清·马骕《绎史》卷七注引《诗纬含神雾》:“瑶光如蜺,贯月正白,感女枢,生颛顼。”蜺,虹的一种。夏人祖先颛顼是其母女枢感虹所生。
    商朝为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农业、手工业较发达,青铜冶炼和铸造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商朝出现了甲骨文,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此开始。商纣王统治时,周武王兴兵伐纣,商亡。商族祖先神话最早见于《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更为详细的记载见于《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商族的祖先是契,为其母简狄吞食鸟卵感孕而生。
    西周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西周实施井田制与分封制,加强了统治,扩展了疆域。周厉王时,“国人暴动”,厉王逃跑,政权由周、召二公执掌。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灭亡。周族的祖先诞生神话最早见于《诗经·大雅·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原。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诗的意思是说: 当初先民生下来,都是因为姜嫄。先民是怎样剩下来的呢?祭祀天神来祈祷,求得生育避免无子。踩上天帝拇趾印,神灵佑护一切吉利。十月怀胎胎儿动,,生下孩子勤养育,那个孩子就是是周后稷。《史记·周本纪》所记更为详细,但略有差异:“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周族祖先弃为其母姜原履“践大人迹”感神所生。弃出生后被三弃三收,终成正果。大人迹,当为熊之脚迹,因为周族属于黄帝后裔,黄帝称有熊氏,以熊为图腾,周人也应是以熊为图腾。这是一则典型的图腾感生神话,所感之物为熊,说明其图腾为熊。
    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形成了编造始祖起源神话的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编造始祖起源神话的传统被改造为编造开国皇帝神圣诞生神话的新传统,代代传承,直至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清朝仍有延续。始祖起源神话、开国皇帝诞生神话都起到了维护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作用。
    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祖先诞生神话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状况,但是最常见的是洪水遗民神话,洪水过后,剩下兄妹二人,二人成亲繁衍出民族的祖先。彝族创世神话《梅葛》说:洪水过后,世上没有了人烟,天神让兄妹二人成亲,可妹妹怎么也不答应。后来“属狗那一天,哥哥河头洗身子,属猪那一天,妹妹河尾捧水吃,吃水来怀孕。”一月吃一次,吃了九个月才怀孕,却生下个怪葫芦,妹妹心中害怕,就将葫芦丢进河里。后来,天神请兔子、老鹰和虾子捞出葫芦,天神打开葫芦,从中走出汉、傣、彝、傈僳、苗、藏、白、回等九个民族。神话所说哥哥在上河洗身子,妹妹在下河捧水吃,实际上是对兄妹成婚交合的事实的象征性描写。彝族另一部成体系的创世神话《査姆》讲述了成熟的人种横眼睛祖先在洪水之后的诞生: 洪水滔洪水泛滥之后,只有躲在葫芦里的阿卜独姆兄妹得以逃生。群神让兄妹二人成婚繁衍人类,兄妹二人不肯,神王的次子涅侬撒萨歇以神启来示,兄妹二人通过滚魔盘、滚筛子簸箕、河水里引线穿针等仪式加以验证,方始成婚。婚后生了三十六个小娃娃:“十八棵青杠树,十八朵马樱花,两眼横着生,都是小哑巴。”这就是第三代人,横眼睛人。青杠树指男孩,马缨花指女孩。横眼睛人生下来不会说活,兄妹二人在神王的指点下,烧竹子爆裂来治疗哑巴,爆竹的火星溅到哑巴身上,他们都被烫得叫了起来:叫“啊孑孑”(彝语)的后来成了彝家;叫“阿喳喳”(哈尼语)的后来成了哈尼;叫“阿呀呀”(汉语)的后来成了汉家。“从此各人成一族,三十六族分天下;三十六族常来往,和睦相处是一家”。成熟的成体系的创世神话一般都包括洪水遗民神话,因为洪水遗民神话的核心情节氏民族始祖的诞生。
    始祖起源神话是系统创世神话的核心内容,这类神话在实际传承过程中,往往要与世界起源、人类起源、文化起源等内容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创世神话体系,成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信仰体系或民族的百科全书,即成体系的创世神话。在祭祖、节日庆典及各种礼仪活动中,讲述或展演体系创世神话,成为维系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如苗族将苗族古歌当作民族的根古,即苗族的历史,多在祭祖、节日等活动中吟唱。《黑暗传》是流传在在以神农架为中心的鄂西南和鄂西北地区的创世史诗,史诗主要由“先天”“后天”“泡天”和“治世”四个部分组成: “先天”以黑暗、混沌、玄黄三位始祖的更替为主线,讲述世界逐渐形成的情景;“后天”以盘古故事为主线,讲述天地形成、日月升空、光明现世的过程;“泡天”以洪水故事为主,讲述了人类再次起源的经历;《治世》则以三皇五帝故事为主,讲述早期文明的创造历程。《黑暗传》是以三皇五帝历史为核心的成系统的创世神话,主要用于祭祖。老人去世后,灵柩停在家中,亲友乡邻要为亡人守灵。孝家要请歌师“打丧鼓”、“唱夜歌子”、“打夜锣鼓”。歌师时而坐着吟唱,时而绕灵柩转唱,或者边唱边跳,常常通宵达旦,有时甚至会唱上几夜,往往一两个歌师不能够胜任,要邀请几个演唱班子参加,彼此采用盘问对答的方式演唱。《黑暗传》被称为孝歌、丧鼓歌,实则是通过演唱创世历史来祭奠亡人的祭祀歌。彝族系统型创世神话《梅葛》,没有文字记载,全靠口耳相传得以传承。每逢农历二月初八、六月二十四等民族节日或婚丧嫁娶、起房盖屋等活动,彝族民众都要在三弦、葫芦笙的伴奏下,唱诵梅葛,跳彝族歌舞,通宵达旦。传唱《梅葛》起到了维系民族认同、弘扬古老社会传统的作用。
    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讲述壮民族创世始祖布洛陀故事,在壮语中,“布”是对有崇高威望的老人的尊称,“洛”是知道、知晓的意思,“陀”是指很会创造、很多创造的意思,合起来指受人尊崇、知识丰富、善于创造的老人。《布洛陀》一般在布洛陀诞辰日诵唱。田阳、田林、田东、平果、凌云、靖西、德保、巴马等地壮族以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为布洛陀生日,当地民众从这一天开始到农历三月初九,都会自发前往广西田阳县敢壮山举行祭祀活动,祭祀仪式由麽公主持,祭祀中要诵唱《布洛陀》。祭祀完毕,众人沿着小路上山,一路燃香至祖公庙前,许愿还愿。然后三三两两散布到山坡草地,对唱山歌,常常通宵达旦。此种活动场域,被称为歌圩。据史料记载,田阳敢壮山歌圩形成于隋唐之前。文山州境内壮族民众年年都举行祭祀布洛陀仪式。各村寨祭祀的时间不尽相同,但都有共同的主旨:即祈求风调雨顺、稻谷丰收、人丁兴旺、村寨平安。马关、西畴、富宁等壮族民间有传承《布洛陀经书》的习俗,即口授心记、口耳相传。马关县仁和镇阿峨新寨,每年五月的最后一天,都要祭祀“布洛陀”,诵《布洛陀经书》。该寨东南面有座山名被称为“布洛陀”,山上有四棵古栗树,其中一棵栗树被称为“美洛陀”,即“布洛陀神树”,当地村民每年都要到山上举行祭祀神树的活动。
    正是在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需求的推动下,中国创世神话逐渐发展为体系神话,这一发展过程基本上是在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时期完成的;但是由于创世史诗构建的祖先系统,提供了民族、乃至国家的认同依据,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已经基本定型的创世神话体系始终没有停止传承与发展。
    (注释与参考文献请见原文)
    本文原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