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论中国历史进程中小农经济的必然性和相对合理性(4)

为什么小地主及富裕自耕农大多采用自营兼雇佣剥削方式,而大地主则不然呢?主要原因还是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缘故。依靠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劳动者本身的能力和积极性的发挥,而劳动者的自然能力和积极性的发挥,依靠强制和监督是不行的。此外还因为农业劳动的特殊性--分散的田间管理,都不适应大规模地劳动。所以大地主一般采用租佃制的剥削方式。于是只有占地数量不是太多的小地主及富农通常采取自营方式。这些自营性的小地主及富农应该说是农业资本家的前身。一旦具备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大条件--机器的采用,土地经营规模扩大,自由劳动力的提供,小商品生产性质的家庭经营就会自然转入资本主义家庭农场式的经营,走上美国式的农业资本主义道路。对此,中国共产党早在1928年7 月通过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土地问题决议案中就已明确指出:“中国农村的资本主义化的道路是资本主义式的小农家庭经济的发展。”[11](P447)
    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另一种观点,认为小农生产形式规模小、经营分散、妨碍多种经营等等。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对小生产者的批判:“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是排斥社会劳动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8](P910)但论者应该看到,这是马克思站在19 世纪大农业历史高度对小农经济局限性的反思,而且还肯定它是历史的必经阶段。实际情况也如此表明:小商品农业生产是资本主义大农业生产的必然阶段,而且小农生产形式也并不排斥科学的应用、资本的社会积聚。
    英国在14世纪末,农奴制实际上已不存在,尤其是15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而且富裕自耕农占2/3。许多富裕自耕农购买破产农民的土地并租进地主的土地,扩大经营,剥削雇佣劳动。正是在这些自耕农小商品生产充分发展分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毛纺业的需求,而出现了资本的社会积聚、圈地运动。在美国,也是在个体农业劳动的分化中,富裕农民成长为资本主义农场主,并同时发明、改良着农具和机器。1820年发明马拉的耕田机,1831年发明刈草机,1833年和1834年,前后由胡瑟和麦克·考尔密克二人试验成马拉收割机,正如马克思所说:“小农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13]。但当它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就合理地存在着,发挥着他的历史作用。事物普遍地存在着肯定→否定→肯定的辩证关系,每一个阶段都是在前进过程中的必然。
    在中国明清乃至近现代,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社会内部的商品小农经济远远没有达到充分发展阶段,我们有什么理由责备小农经济、抛弃小农经济组织形式呢?而且,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和发展的情况也已证明,个体小家庭经营方式并不阻碍科学的应用,农业机械化工具、良种、化肥、科学种植、养殖手段等,都可以应用在现代家庭生产之中,尽管从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来看,中国农业经营也必然在未来一定阶段走上社会化,大规模化,但由于受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人均耕地面积相对狭小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农业生产将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继续以小规模家庭经济为载体,行进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收稿日期:1999-12-20
    【参考文献】
    [1]詹子庆。中国古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林耀华。原始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84:336.
    [3]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中古部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330~33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3:93.
    [5]礼记·大同[A].王力。古代汉语(上)[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6]林甘泉。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模式[J].中国史研究,1986,(4)。
    [7]史记[M].
    [8]资本论:第三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张思恩。中国古代史(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452.
    [10]庞卓恒。人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11]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Z].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12]后汉书:卷76[M].循吏·第五访传。
    [13]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30.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