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现代历史发展大趋势的哲学思考(2)

(三)
    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科学论断,还蕴含着这样一种涵义,即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按其内在规律有序的演进过程。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量的积累才实现质的飞跃,这是一个前进性与曲折性、上升性与回复性相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也正是在这样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演变中逐步实现的。只有把这种必然性同长期性、曲折性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才能比较科学、全面地把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原理的丰富内涵。那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艰巨的历史过程呢?
    首先,从历史的比较看社会制度的变革必然都是一个曲折反复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就是这样。资本主义制度从萌芽到最终巩固,经历了大约四五百年漫长、痛苦的艰难历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首先经历了两次国内战争,才艰难地拉开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帷幕。然而到1660年,封建贵族便又卷土重来,复辟旧王朝,把英国重新投入内乱和恐怖之中,甚至把已故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克伦威尔拖出坟墓,重新施以绞刑。直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妥协,联合发动政变,从荷兰迎回了带有军队的威廉二世国王,才建立起比较稳定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其间,共经历了48年时间。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更是反复曲折,历尽劫难。从1789年大革命到1875年资产阶级第三共和国成立,法国社会前后饱受了86年的激烈动荡和战乱频仍之苦。在此期间,经历了四个朝代、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人革命、两次波旁王朝复辟,建立过两次帝国和三次共和国,七次同欧洲反法同盟兵戎相见,仅拿破仑指挥的大小战争就多达60余次。而被恩格斯称之为“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的意大利和发生过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大决战”的德国,尽管早在14-15世纪就萌芽发动了资本主义新制度并向封建统治发起过最初挑战,但却是欧洲最后一批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跨入近代工业文明的国家。在这个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各个阶级和各种政治力量的冲突对抗、妥协联合,构成了进步与反动、共和与帝制、革命的恐怖与反革命的恐怖、内战与外战、征服外国与投降外国等错综复杂的历史画面。资本主义制度正是经过这样多次反复折腾,才得以巩固和发展起来的。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度的艰难历程表明,任何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确立和发展,在以其历史发展必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同时,都要经历一个长久的“阵痛”。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这一剥削制度之间的更替尚且如此,作为彻底根除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全面、最深刻也是最艰巨的社会变革,更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
    其次,从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基础和特殊地位看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人们的实践能力及其所达到的结果,决定于他们所继承的现实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于已经达到的生产力水平及社会形态。社会主义革命大多数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率先成为现实的。由于这些国家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仍占相当比重,因而社会主义建设是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开始起步的。这就必然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困难的曲折历程。旧中国留给我们的“遗产”中,只有极其薄弱的工业基础,非常落后的农业,大量的文盲和少数的知识分子,还有封建专制主义的精神枷锁。在这种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甚至相当的代价。落后的现状,又极容易诱发不切实际的善良愿望,刺激小生产的狂热,导致急于求成,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冒进。再加上封建残余的影响愈演愈烈的个人崇拜,又延缓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进程。这些因素,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必须经过十分艰巨的发展与完善,才能创造出比现代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自然历史过程,还由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及其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起来,因而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只是扫除封建障碍,促使现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确定和发展。而社会主义革命则是消除私有制之后,在“空地上”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此后,还要极大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高度繁荣、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新社会。这些历史任务,是非常崇高宏伟而又艰巨复杂的。正因为如此,列宁认为,建立一个俄国比夺取俄国更艰难。
    再次,从当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具有较完备形式的世界体系看其灭亡进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资本主义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它总要运用一切力量和手段来维护和延长其统治。随着经济和政治统治经验的不断积累,资产阶级维护其整体利益的意识和能力也在逐步增强;一方面,他们通过强化国家机器、加强政治统治的方式来人为地拖延资本主义的寿命;
    另一方面,也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进行调整、改良,以适应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资本主义灭亡的进程。特别是近年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与发展中出现曲折甚至倒退现象,更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而与此同时,世界资本主义则利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乘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困难之机,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从而为他们扩大再生产,继续扩大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差距提供了新的可能。这将使社会主义国家在未来争夺综合国力优势的较量中,而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这种状况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发生根本改变。
    总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既说明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性,又不排斥它同时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发展过程。但归根结底,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终究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的天幕上还有一点绚丽的晚霞,但毕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无论什么样的反复,也改变不了这一客观规律的铁的历史逻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