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首先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是两者的联系。新民主主义之“新”的所在,它区别于旧民主主义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从《新民主主义论》就讲明了这个联系、这个前途。至于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所能达到的还只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判断,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渐认识到的。以前对于我们经过过渡进入的社会主义还要不要分阶段,分哪些阶段,我们进入的是一个什么阶段的社会主义,怎么从这样的阶段的实际出发来规划我们的发展,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明确地提出和思考过。 新民主主义社会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者有本质相同的一面,这是指从革命性质的大划分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有了全新的性质,由这个革命建立起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从社会制度的大划分上看,也就有了全新的性质。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部分,新中国从成立开始,就摆脱了那个旧世界,不再属于资本主义世界的一部分,而成为社会主义世界的一部分。所以,在这个大层次上,在这个大划分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同资本主义社会有本质的不同,而同社会主义社会有本质的相同。 同时,两者又有本质不同的一面,这是另一个层次的本质。正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阶段,不能混为一谈、并作一步一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不只是有量的发展,而且由量的发展引起了质的变化,这质的变化的标志,就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在城市和乡村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什么叫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过去的理解,就是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惟一的经济基础。那时突出这个惟一性、纯洁性。现在我们的理解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 建国初期我们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已经取得主导地位,现在我们的国有经济也还是起主导作用,既然如此,可不可以把过去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就叫作社会主义社会呢?或者把现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叫作新民主主义社会呢?如果联系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历史进程来具体地考察问题,而不是离开历史抽象地考虑问题,回答应该是:不可以。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这是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不是回到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来进行改革,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不是要否定社会主义。 那么,现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以前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两大不同。一个是,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今天我们已经拥有相当强大的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尽管建国初期国有经济在现代工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很大,已起主导作用,但是今天的国有经济同建国初期的国营经济比起来,无论是量还是质,无论是形成的体系还是达到的水平,无论是所起的作用,还是所占的地位,都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再一个是,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都已确立。建国初期,是国营经济在城市、在工业里已起主导作用,在广大农村,则还没有公有制经济,或者说很少。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才在乡村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那时主体地位就几乎是惟一存在。改革以来,农村经济有很大调整,但是公有制还是占主体地位,包产到户,土地还是公有,土地是农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这种生产资料还是公有制。这两条,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是不存在的。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人说早知现在搞改革,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当初何必搞社会主义改造?应怎样看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不论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是70年代末以后的社会主义改革,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探索,两个不同阶段的探索。 社会主义改造有成就,就是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是有重要意义的成就;也有教训,就是那时候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对社会主义改造所要达到的社会主义模式,不可避免地受到苏联模式某些影响,以为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惟一的公有制和完全的计划经济,这表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很多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早知现在,何必当初?”这样看问题就离开了历史观点。如果没有“当初”的实践,怎么能够“早知”现在? “现在的改革是不是对过去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不是。改革对社会主义方向并没有否定,对社会主义要搞公有制并没有否定,对社会主义公有制要占主体地位并没有否定,但从总结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公有制的惟一性要变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要多样化。改革只是否定过去对公有制地位和形式的某些僵化观点,而不是要把整个公有制改变成、恢复为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的再探索,这个探索,比50年代探索的历史起点要高,它继承过去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基本成果,又总结过去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失误的教训,它不是完全否定过去的东西,只是否定过去那些不正确、不清醒的东西。 一方面,不能赞成用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来否定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同样不能赞成用50年代指导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观点来否定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是从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明确宣布和实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但又是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完全清醒的条件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位同志在一篇文章中说:“如果今天还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过去存在的历史局限,那就既不能对历史的经验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负于中国人民长期付出的过于沉重的代价,更不能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坚定地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迈向21世纪。”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进入新世纪,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否会随之改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