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以唯物史观指导民国史研究唯物史观与民国学术及社会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12月1—4日,唯物史观与民国学术及社会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史学会会长、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主持开幕式。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承办。与会学者认为,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进一步推动中华民国史研究,进一步端正研究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使历史研究更好地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民国史研究须坚持唯物史观立场
    当前,对于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进程等,不乏学者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加以研究和剖析。但是,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一些错误思潮沉渣泛起。对此,与会学者认为,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指导民国史研究,高度警惕和坚决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史学工作者有责任积极发声,向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受众讲述一个真实的民国,阐明历史方向、历史趋势的真实性。
    王伟光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国从1912年成立到1949年结束,共存在了38年。这38年也是中国发生剧烈变动的转型时期。近年来,民国史成为显学,吸引了不少学者在这块园地上垦殖,涌现出丰硕的学术成果。同时民国史的影响溢出学术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掀起所谓“民国热”。让我们忧虑的是,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一些错误思潮随之沉渣泛起,对“民国”存在片面美化、拔高的偏向,甚至得出一些荒谬的看法。究其原因,既有历史基础知识的欠缺,也有思想方法的偏差,还有一些人则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罔顾历史真实。这些错误思潮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公开歪曲民国史的历史进程,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民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这种倾向者还是少数。相当多的是第二种,即忽略大的历史进程,将零碎、局部、片断的历史事件加以扩大、夸张,这必然导致对整个历史真实和历史进程的扭曲,影响到我们对大的历史方向、历史趋势的认识和把握。以上错误思潮,究其实质,还是历史虚无主义在作怪。民国史研究,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坚持摈弃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对于民国具体人物、事件的研究,一定要放在大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研究。作为专业史学工作者,有责任通过科学、理性、客观的研究,对民国的学术和社会发展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通过我们史学界的积极发声,告诉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年受众一个真实的民国,真正充分发挥史学资政育人的作用。
    李捷提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我们党一贯重视学习和研究历史,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注重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把握历史潮流的前进方向。历史给文学艺术以滋养,但我们绝对不能让历史虚无化,不能戏弄历史。近年来,民国史研究确实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一定程度存在过度美化民国的趋向,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我们召开唯物史观与民国学术及社会发展研讨会,非常必要。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深入探讨民国学术和社会的真实面相,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客观理性评价民国学术得失
    在“民国热”中,民国学术受到了一些人和网络的追捧。对此,与会学者表示,对于民国学术不能高估、夸大和神化,而是要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方法,将民国学术放到其产生和发展演变的时代背景中,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其成绩和不足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表示,按今天的学科分类,总体上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就民国时期的学术发展水平而言,虽然有个别学者的某些成果达到国际前沿水准,但总体水平还是低的;而人文学科的成果,如果在国内进行阶段性比较的话,今天的总体学术水平,已经大大超越了民国。此外,民国时代的高等教育,只有很少数人才能享受得到,绝大多数人只能被远远排斥在校园之外。它完全是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的极端精英教育。
    有人将民国时期众多思想流派的存在归因于“宽松”的社会环境。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郑大华认为,民国时期并不存在“宽容”的社会环境。此时期出现众多思想流派有多种原因。首先,这些思想流派主要形成和出现于五四时期,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其次,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和壮大,尤其是清末派遣出国的留学生纷纷回国,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再次,这些思想流派的出现,也与西方各种思想流派和主义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此外,他还提出,马克思主义能战胜民国时期的其他思想流派而成为历史的选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共产党扣住了时代的主题,又抓住了变革社会的主要力量,从而最终成了历史的选择。
    加强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与会学者认为,当前,对于唯物史观史学及史家的研究尚显薄弱,大量材料尚需要深入发掘,许多具体问题尚不清晰,需要认真分析唯物史观史学产生的原因、梳理民国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走向。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越表示,唯物史观史学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初步形成,社会史论战和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出版是公认的两大起因。抗战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并发展成为中国史坛独树一帜的史学流派。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和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的完成,是最终促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规模的重要事件。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杨瑞认为,“社会”的兴起与转向是近代中国思潮与运动转承演进的一大关键,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此有着重要关系。历史和实践都证明,马克思主义史学能与中国火热的社会变革紧密结合起来,具有强烈的现实关切的实践品格,具有超越其他一切资产阶级史学的科学品格和实践品格,因此能够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并形成一枝独秀的局面。
    复原民国社会发展真实状况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庞卓恒对1927—1937年是“民国经济现代化十年黄金期”的观点提出质疑。他认为,首先,这种观点孤立地突出“8.4%”、“9.3%”的年增长率,不顾及工业在当时整个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和它的增长基数,导致把实际上远非强劲的增长夸张为经济奇迹;其次,南京国民政府主导的工业化主要是依靠官僚买办资本、外国资本和始终极其脆弱的民族资本支撑;最后,由于南京国民政府主导的工业化从起步之日就具有结构空心化的严重缺陷和缺乏强劲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的支撑。即使在1927—1937年这十年期间,整个国民经济仍颠簸蹒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波三折,总体上呈停滞甚至衰退趋势。
    通过解读民国人物的日记,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生表示,真正的民国,内外战争不断,连年灾荒,环境恶劣,民不聊生,人均寿命极低。执政的国民党,人才匮乏,浮在上层,对人民的疾苦存在天然的隔阂。这个政权的命运不难想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