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下简称“国史”)研究的发端,目前学界大体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开始于1978年,标志是胡乔木提出“要赶快着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种观点认为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标志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及《当代中国》丛书的出版等;第三种观点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即已起步,但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开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①这三种观点对50年代的国史研究或未涉及或稍作提及,不论学界对这一时期的国史研究如何定性,我们都有必要将其作为国史研究学术史的发展阶段,首先弄清其发展历程和特点,然后做出准确评价。 一、20世纪5O年代国史研究的发展历程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成立之前,人们对新中国成立后历史的总结多出现于报纸杂志的纪念文章里,如1951年6月22日,胡乔木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特点;[1]1953年l0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为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远大目标而奋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周年》的社论,回顾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四年来的重要成就。[2]而当时负责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出版的《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集刊》第l集和第2集[3]中却没有一篇关于国史研究的论文。可见,2O世纪50年代前期学界尚未真正进行国史研究,但已开始关注和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第一种观点参见顾为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发端》(《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等文。第二种观点参见刘国新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理论视野》2009年第10期)。第三种观点参见杨凤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概况与评价》(《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O期)、朱佳木的《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张星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述论》(《中国历史学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宋月红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国史研究的初兴》(《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第7期)等文。 【作者简介】储著武,历史学博士,助理研究员,当代中国研究所。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其中,作为四个学部之一的哲学社会科学学部负责领导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1956年3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负责领导制定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远景规划工作。6月,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领导下,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会同全国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共同拟定了各学科的远景规划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草案初稿。正是在《历史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初稿)》(以下简称《远景规划草案》以及《1956~1967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初稿)》②(以下简称《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中,国史研究作为重要内容首次被提出。 (一)《远景规划草案》中的国史研究 1956年4月,《远景规划草案》拟定完成,国史研究作为第七个中心问题——“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式和特点”进行了规划。对于“本问题的简单内容和意义”,《远景规划草案》指出:“本问题要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过程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揭示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式、规律和特点。这不仅在历史科学中有创造性研究的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它将教育我国人民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同时也将大大地有助于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对于“国内对这个问题研究的现状”,《远景规划草案》指出:“现在还是一个缺门”;对于“必须采取什么主要措施或创设什么条件”则指出:“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建立一个专门机构,负责组织这方面的研究力量”。③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形式和特点”包括的研究题目,《远景规划草案》中列了14个方面的内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规律;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解放台湾和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社会主义的思想改造;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中国和苏联、人民民主国家友谊的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和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成果形式要求是论文、初稿及专著等,并具体规定了研究这个题目所需要的研究人数及预计完成期限。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哲学社会科学长远规划办公室:《历史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初稿)》,1956年4月。 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1956~1967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初稿)》,1956年6月。 ③哲学社会科学长远规划办公室:《历史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初稿)》,附表第9页。 ④哲学社会科学长远规划办公室:《历史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初稿)》,附表第9,-10页。 关于国史专门著作的计划,《远景规划草案》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史的综合研究”,阅读对象是“中学学校以上历史教师及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干部”,预计100万字,初稿应在1964年以前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的阅读对象都是“中等文化水平以上读者”,初稿都应在1967年以前完成。《抗美援朝史》的阅读对象也是“中等文化水平以上读者”,预计30万字,初稿应在1960年以前完成。① 关于史料整理,《远景规划草案》提出要“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重要史料”,并“分类分辑出版”。重要史料主要包括:“土地改革资料汇编;镇压反革命资料汇编;抗美援朝资料汇编;三反、五反运动资料汇编;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料汇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资料汇编;文化教育事业资料汇编”等。计划每年出版约500万字,编纂资料的项目逐年增加。关于国史研究机构,《远景规划草案》提出“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在1957年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组,与有关单位合作,开展研究工作”。② (二)《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中的国史研究 1956年6月,《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拟定完成。这份规划包括历史学、考古学、哲学、经济学等15个学科,规定了各个学科1956~1967年应研究的重要问题及需要完成的重要著作,其中关于国史研究的规划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1967年以前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③ 《远景规划草案》是关于历史科学的专门性规划,《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是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性规划,两份规划都提出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并做了具体详细的计划,为以后正式开展国史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必须指出,此时的国史研究工作并未展开。1957年6月,周扬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发言指出,“这个规划已经部分地付诸实施”,但没有提及国史研究情况,同时他还提出,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组织领导,较为可行的办法是依照自然科学设立专业小组,成立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11个专业小组来具体研究各自学科的发展问题并向规划委员会提出建议。[4]1957年l0月,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办公机构,此后开展的工作有:成立中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和哲学、经济、历史、文学、法学、教育专业小组,对《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进行修改,草拟1 958年要开展的重点研究项目。[5]上述情况说明,当时国史研究尚未开展起来,仍处于规划完善和研究准备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哲学社会科学长远规划办公室:《历史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初稿)》,附表第27~32页。 ②哲学社会科学长远规划办公室:《历史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初稿)》,附表第67页、正文第9页。 ③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1956~1967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初稿)》,第21、22页。 1958年3月5~12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通过了《1956~1967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修正草案)》,同时提出了哲学社会科学“跃进”的问题。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陈伯达在会上作了《厚今薄古,边干边学》的报告,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可以“跃进”,应该“跃进”,“跃进”的方法是“厚今薄古,边干边学”。[6]所谓“厚今薄古”,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要放到当代现实问题上来,强调研究要为当前政治服务。中国近现代史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作为“厚今”的重要内容,引起了史学界的重视,随后确定的1958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里就列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研究总结”。[7]此后,国史研究正式提上日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