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新综合体撰写大型清史 根据以上的论述,显然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我们今天的史书编纂,应当自觉地继承 古代和近代史家的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他们的真理性认识和创新精神,同时,还应突 出地体现时代要求、时代精神。人类今天已进入21世纪,中国已进入到实现民族伟大复 兴的重要时代,要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科学和文化,史学工作也要求达到 更高的科学性,勇于创新,达到超越前人的新水平。总起来说,继承性,时代性,科学 性,创新性,这四项,应是我们讨论修纂清史体裁问题的指导思想。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历史编撰工作有了引入注目的进展,取得了非常宝贵的创新成 果,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史学工作勇于探索和蓬勃发展的特点。新时期历史编撰的 探索工作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方面,在唯物史观指引下,历史工 作者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对于历史进程的丰富性、多层面性有了深刻体会,试图在史 书体裁上有所突破,以求容纳和表现更加多样和深层的内容。另一方面,对于文化遗产 的继承、创新,有了自觉的认识,因而有创造的勇气。可以罗尔纲先生著《太平天国史 》、白寿彝先生主编《中国通史》和戴逸、李文海二先生主编《清通鉴》为代表。 罗尔纲先生长期从事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他自四十年代末起,即经历了由继承纪传体 到自觉地进行改造的艰苦过程,至八十年代中期,又受到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启发,因而 确立用一种“多种体裁结合而成的综合体裁”,撰写成四卷本的《太平天国史》。全书 系以叙论、纪年、表、志、列传五部分组成。“叙论”是对太平天国的时代背景,革命 运动的分期,革命的性质和成就,失败的原因,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等,作综合的论 述。“纪年”,是以纲目体裁,按年代先后,对史事进行简洁的、有组织的记述;相应 取消“本纪”,将洪秀全事迹移归传内,剔除了纪传体以君主纲纪天下的封建性。用“ 表”标明复杂繁赜的史事,共二十一“表”。用“志”记典章制度,有上帝教、天朝田 亩制度、资政新篇、政权、政体、食货、官爵、兵、刑律、礼制等,共二十一篇“志” 。“列传”记人物,共四十七篇。罗尔纲先生认为:应用这种多种体裁结合而成的综合 体裁来撰著,“使一部史书既有理论性的阐述,又有丰富的内容,与一般用西方体裁的 史书往往陷于有骨无肉干巴巴的境地迥异。它是可供今天史家撰著史书应用的一种体裁 。”(36)(注:罗尔纲:《太平天国史·自序》,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0页。) 白寿彝先生对史书体裁作了长期的探索,他于八十年代初即明确地提出“要采用综合 体裁来写历史”(37)(注:白寿彝:《谈史书的编撰》,《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 )这一重大理论主张,集中地代表了老一辈史学家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之后,对于唯 物史观体会更加深刻,视野更加开阔,至此,对于历史著作应有的丰富内容和包涵宏富 的编撰形式二者的统一,史书体裁的批判、继承和创新问题,在认识上都达到了升华。 白先生担任总主编,组织和领导全国几百位专家,从事多卷本《中国通史》的撰著,经 过二十年艰苦努力,至1999年4月终于实现全书全部出齐,共计12卷22册,约1300万字 ,被学术界誉为二十世纪史学的压轴之作。在《中国通史·导论》卷(于1989年出版)中 ,白先生专设了论历史编撰一章,系统地论述全书采用序说、综述、典志、传记四个部 分互相配合的新的综合体裁的构想。以“序说”置于各卷之首,开宗明义,其基本内容 为:论述基本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论述前人和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说明 本卷撰述的旨趣。“综述”,是各卷的主干部分,要写出历史发展的总相。综述吸收了 本纪、编年及近代以来流行的章节体等的长处而加以发展。主要任务是:紧紧抓住每一 历史时期的纲,只写对历史全局有影响的大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中外关 系等方面,着重写的是历史发展的动向。政治的变动比较显著,需要作较多论述,且能 显示历史演进的线索,但又都结合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因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 问题而得到充分重视;各卷综述又都体现出鲜明的时间观念,高屋建瓴地划分不同的历 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尽量地显示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特点。“典志”的任务,是对历 史现象进行剖视,其设立,是对纪传体中书志的改造和发展。通过总结旧史的志目并根 据新的观点加以发展,各卷典志篇目一般包括:地理(包括历史上疆域、行政区域、都 邑、交通等)、民族(民族的分布、活动、迁徙、习俗等)、社会经济(农、牧、手工业、 商业、货币、生产技术、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等)、政治制度(官制、选举制度、科举制 度等)、军事制度、法律礼俗(包括民间习俗)、宗教(宗教的传播和特点、宗教与社会、 政治的关系等)、中外关系。典志篇目的设立,都是从各个社会剖面来反映一个历史时 期的特点,都是为体现社会发展整体服务的。“传记”,《中国通史》在第三卷以下, 都给传记以较多的篇幅,选择每一历史时期各方面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写出人物的历 史作用,还要通过他们写出时代的特点,分析、评价其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白先生 确定的由上述四种体裁互相配合的综合体裁,确能多层次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既反 映了历史的规律性,又反映了历史的丰富性。白先生又特别强调要在“通”字上下功夫 ,吸收司马迁、杜佑“通古今之变”的长处,还要吸收郑樵、马端临“会通”各种知识 和文献的长处,而尤为重要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地研究每一时期历史各方 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于历史沿革流变之中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 戴逸、李文海二先生主编的《清通鉴》(共22册,1999年出版),是一部创造性地采用 编年体来撰修清朝历史之佳作。其撰述宗旨为:继承《资治通鉴》的体裁,“网罗300 年史迹,详其史实,著其人物,明其典章制度,考其记载同异,述一代之盛衰,究世事 之治乱,示过往之教训,揭历史之规律。”(38)(注:戴逸、李文海:《清通鉴·序言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编纂者根据当今时代的需要,而对传统的编 年体裁加以改造和创新,同样为新时期的历史编撰提供了很可宝贵的经验,表现在:除 对政治、军事以应有的重视之外,对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对外关系等为司马光等 旧史家所忽略的内容也予以足够的关注;适当参用纪事本末体的长处,全书按年月编排 ,惟重大事件适当地集中,或回溯,或延伸,追踪其来龙去脉,使首尾完整,一目了然 ;对较繁复的事件,先标其纲,俾眉目清楚;兼顾记载人物事迹,简要地状写出重要人 物的形象,在其辞世之时,作一总结性评述;重视对材料的鉴别、考订,并撰《考异》 ,说明对材料斟酌去取或存疑的原因。上述撰修原则,正是以新观点对编年体加以审视 ,针对其缺陷而加以改造和发展的,因而保证了这部《清通鉴》内容详审、体裁体例又 符合现代人的要求,得到学术界的好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