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东汉白波垒古战场考察报告

东汉末年,政治日趋腐败,土地兼并日亟,农民破产流亡,饥民遍布各州。中平元年(184),以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为首的大规模的黄巾起义,被东汉政府残酷地镇压下去,黄巾暴动的高潮已成过去;然而,饥饿-贫困产生暴动,饥饿-贫困没有缓解,尖锐的社会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前,诚如社会的贫困和饥饿不是武力可以剿灭的一样,要从根本上剿灭饥民暴动,则是不可能的。《后汉书·朱俊列传》记载:“自黄巾贼后,复有黑山、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风、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畦固、苦呠之徒,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九州春秋》亦云:“张角之反也,黑山、白波、黄龙、左校、牛角、五鹿、羝根、苦蝤相继而起。”
    白波黄巾,正是黄巾大起义被镇压后复起的无数支余众之一。与众不同的是,它有着以郭大(一作太)为首的一批富有组织才能、谙熟政治军事斗争经验的杰出领袖人物强有力的领导和运筹,还有着任凭风云变幻而不易的稳固的白波垒根据地为依托。这使它得以拥众十万而转战黄河南北十年之久,以至后期天下大势由农民暴动转入豪强混战时,白波黄巾因时度势,勤王护驾,一度成为支撑岌岌可危的东汉政权、稳定天下形势的主力。诚然,它有着农民战争自身固有的弱点,最终被豪强军阀集团分化瓦解而陷于失败,却仍不失为一次山西地区数千年间组织最严密、规模最大、坚持最久而于历史影响深远的农民战争。
    一白波黄巾军始末
    东汉中平五年(188)二月,黄巾余部郭太等拥众于西河白波谷起事,以白波为依托,转战于太原与河东(郡治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间广袤地区[1]。白波军势同燎原,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北攻太原,南破河东,拔城陷地,所向披靡。河东郡属司隶校尉部,系汉室直属大郡,形同洛阳畿辅,犹东西二都间要冲。当朝董卓急“遣中郎将牛辅击之,不能却”[2]。
    中平六年(189)四月,汉灵帝死,十七岁的少帝刘辩初立,天下大乱,南匈奴单于于扶罗乘势于九月叛汉,将数千骑南下,与白波军联兵,东下转攻河内(治今河南武陟西南)诸郡[3](《后汉纪》事系于中平五年九月是不确的。内附的于扶罗固属利用灵帝死少帝初立“天下大乱”的形势发难,但汉灵帝崩于洛阳南宫嘉德殿时在中平六年四月)。白波军锐不可当,一直打到河内郡西南境当今河南孟县-孟津一线。这里是都城洛阳的近畿地带,实际上是兵临洛阳城下了。今盂津与孟县间黄河北岸的白波镇,正是以当年白波军驻兵于此得名的。南单于于扶罗的胡骑惯于军事掳掠,遭到河内官民的坚壁清野和顽强抵抗,既使其掠夺难遂,又伤亡惨重,所谓“时民皆保聚,钞掠无利,而兵遂挫伤”[3],更于初平三年(192)春在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遭到曹操重创[4],不久便退回河东了。汉献帝初平元年(190),白波军在河内扩大战果,东向转战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5]。白波军作为斗争矛头直指东汉政权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其发展规模和战果,至此达于鼎盛。
    东郡属兖州刺史部,兖州东北接连青州。白波军进军东郡,其战略意图显然在于同当时号称“百万”的实力最强大最活跃特别是正在向兖州方面运动的青州黄巾军会合。这个战略意图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历史的发展又恰恰像是对人们的揄揶,由于青州黄巾军于初平二年(191)、初平三年(192)相继于泰山(今山东泰安东)、东光(今山东东光东)、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连续失利,伤亡惨重[5],特别是退却中黄巾军余众30万,于济北(今山东长清)尽降兖州牧曹操[4],致使白波军在东郡的作战乃至战略目标,限于孤军作战,形单影只,再不可能有所作为了。
    白波军在河内的凌厉攻势,特别是都城洛阳的形势岌岌可危,使董卓惊恐万状。董卓出身陇右豪强,是时以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的山东豪杰讨董联军蜂起,更使董卓腹背受敌。初平二年(191)四月,董卓放弃洛阳,挟献帝西走长安。董卓在长安淫乐纵恣,肆意烧杀豪夺,以至“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残忍暴戾,杀降“先断其舌,次斩手足,次凿其眼目,以镬煮之”[2]。初平三年(192),在众叛亲离中,董卓为司徒王允与吕布所杀。卓将李催、郭汜反杀王允后,穷追为避乱东逃的汉献帝。据《后汉书·孝献帝纪》记载:兴平二年(195),“杨奉、董承引白波帅胡才、李乐、韩暹及匈奴左贤王(一作右贤王)去卑,率师奉迎,与李催等战,破之,……车驾乃进。”《南匈奴列传》说:“建安元年(196),献帝自长安东归,右贤王去卑与白波贼帅韩暹等侍卫天子,拒击李催、郭汜。”《董卓列传》说:“(董)承、(杨)奉乃谲催等与连合,而密遣间使至河东,招故白波帅李乐、韩暹、胡才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并率其众数千骑来,与承、奉共击催等,大破之,斩首数千级,乘舆乃得进。”
    上述说明,白波军后期,其战略目标乃至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嬗变,由当初斗争矛头直指东汉政权的农民起义,演变为天下豪强军阀混战中维护东汉政权的勤王军主力。这个时期,白波黄巾的众将领不独掌握东汉政权的重要兵权,甚至成为执政人物。献帝拜韩暹为征东将军,胡才为征西将军,李乐为征北将军,史称:“以暹为征东、才为征西、乐征北将军,并与(杨)奉、(董)承持政。”[6]
    不久,韩暹、杨奉遭到曹操、董承排挤而出奔,所谓“暹、奉不能奉王法,各出奔,寇徐(州)、扬(州)间”[6]。建安二年(197),杨奉为左将军刘备诱杀;韩暹势孤,率众走还并州,路上为人谋杀;留守河东的胡才为怨家所害,李乐病死[2]。前此郭太已下落不详,不知所终。至此,白波黄巾就最终宣告失败了。
    白波黄巾军,自汉中平五年(188)于白波谷起事,至建安二年(197),历经十年,众至十万,转战所达,凡河东、太原、河内、东郡等广大地区,犹一度成为汉室抗击董卓、李傕、郭汜等权臣军阀的主力。诚然,限于其自身之阶级的历史的局限性,在豪强、军阀的分化瓦解、阴谋暗算下终于失败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