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3卷20篇:卷上包括九征、体别、流业、材理,卷中有材能、利害、接识、 英雄、八观,卷下含七缪、效难、释争。《人物志》的主旨是:“辨性质而准之中庸, 甄材品以程其职任。”(注:郑旻:《重刻人物志跋》,见《人物志》王玟评注本附录 ,红旗出版社,1996年2月。下引,均据此本。)《人物志》品评人物的理论基础,是以 先秦朴素唯物思想的五行说与人体的自然本质骨、筋、气、肌、血相配,然后再与五常 即仁、义、礼、智、信相结合,作为判断人物才性的根据。这是认为人的才性出于自然 。《人物志》把人材分为三大类,谓之“三度”,即兼德、兼材、偏材,认为中庸是最 高的品评准则,只有“兼德”才符合这一准则。其开篇《九征》即具体论述了人物才性 的九种表现,这就是:性之所尽,九质之征也。然则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 ,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 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由五行而五常,由九征而三度,由三度而推 崇中庸,这是《人物志》品评人物之理论的基本脉络。此外,它还以中庸为准则,剖析 了12种偏材的特点(《体别》);指出材能无大小之分,而关键在于用其宜,分析了才与 能的区别(《材能》);辨析了英与雄的两种素质的特征,认为“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 过人谓之雄”,只有“兼有英、雄”,才能“成大业”(《英雄》);讨论了鉴定人物才 性的具体方法(《八观》);指出了品评人物的七种误区(《七缪》);分析了知人之难与 荐人之难的种种原因。 《人物志》是一部品评人物的理论著作,其学术思想渊源兼有儒、道、名、法诸家。( 注:参见《人物志》评注本附录:钱穆:《略述刘邵<人物志>》、汤用彤:《读<人物>》。)刘知几认为:“五常异秉,百行殊执,能有兼偏,知有长短,苟随才而任使, 则片善不遗,必求备而后用,则举世莫可,故刘邵《人物志》生焉。”(注:《史通· 自叙》。)这几句话,概括地指出了《人物志》的基本理论和撰述目的。《人物志》之 于史学的密切关系,是它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在才性上的种 种差异,以及认识这种差异的社会实践意义。《人物志》或许受到《汉书·古今人表》 的启发,但它在理论上的认识已远远超出了后者。明人郑旻说它:“三代而下,善评 人品者,莫能逾之矣。”(注:见《人物志》评注本附录。)《人物志》强调人的才性出 于自然,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但书中对于人的后天培养的作用,以及人在社会生活中 会发生变化等问题,所论甚少,确如刘邵所言:“人物之理,妙不可得而穷已。”(注 :《人物志·七缪》。) 关于《读通鉴论》。《读通鉴论》是王夫之阅读《资治通鉴》而撰写的一部历史评论 ,全书30卷,包括秦史评论一卷,两汉史评论八卷,三国史评论一卷,两晋史评论四卷 ,南北朝史评论四卷,隋史评论一卷,唐史评论八卷,五代史评论三卷。从理论上看, 它涉及到上自三代、下至明朝的许多重大历史问题。发展进化的历史观点和精于辨析的 兴亡论,是它关于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方面。 先说发展进化的历史观。王夫之的历史观,贵在对历史进程有通观全局的认识,其核 心是“理”与“势”的统一。《读通鉴论》开篇就指出:“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 者,辨封建者是也。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 岂非理而能然哉!”(注:《读通鉴论》卷1“秦始皇”条。)他认为,郡县制“垂二千年 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这是一个基本的趋势。接着他从理论上指出:“ 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就是说,这种“势”的发展,是受着“理”的支配。 关于封建、郡县的讨论,柳宗元已从“势”的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王夫之在此基础上 又提出了“理”,是对柳宗元《封建论》的发展。那么,什么是“理”呢?王夫之借用 传统的术语而赋予其新意解释说:“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天之命, 有理而无心者也。”(注:《读通鉴论》卷24“唐德宗”条。)天是物质,有“理”而无 “心”即没有意志。所谓“天者,理也”,是指物质自身运动的法则即是“理”。所谓 “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说的是这种法则表现出来的不同形式、状态。因此,“存有 存之理,亡有亡之理”;(注:《读通鉴论》卷24“唐德宗”条。)而郡县制之不可废, 也是“理而能然”,自有其理所致。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王夫之又从守令、刺史“ 虽有元德显功,而无所庇其不令之子孙”的特权这一历史事实指出:“势相激而理随以 易”。(注:《读通鉴论》卷1“秦始皇”条。)这是指出了“理”也不能脱离“势”的 变化而一成不变,此即所谓“势因乎时,理因乎势”。(注:《读通鉴论》卷12“晋愍 帝”条。)时总在变化,势与理也就随之变化。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构成了王夫之的 发展变化的历史观。他认为,评论历史、看待现实,只有“参古今之理势”,(注:《 读通鉴论》卷2“汉文帝”条。)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再说辨析精辟的兴亡论。一部《资治通鉴》,其旨在于“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以为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根据。王夫之的论,如他自己所说:“引而申之, 是以有论;浚而求之,是以有论;博而证之,是以有论;协而一之,是以有论;心得而 可以资人之通,是以有论。”(注:《读通鉴论·叙论四》。)可见,王夫之的论已远远 超出了《通鉴》本身所提供的思想资料,而具有独创的性质。《读通鉴论》之论历代兴 亡治乱,有这样几个重要方面。第一,认为托国于谀臣则亡,国无谀臣则存。(注:《 读通鉴论》卷1“秦始皇”条、卷12“晋愍帝”条。)第二,指出了不重“积聚”、“无 总于货宝”与政治统治的关系。(注:《读通鉴论》卷2“汉高帝”条。)第三,指出了 “风教之兴废”与皇朝兴亡的关系。这里,我们着重讲讲第三条。王夫之认为:“风教 之兴废,天下有道,则上司之;天下无道,则下存之;下亟去之而不存,而后风教永亡 于天下。”(注:《读通鉴论》卷17“梁武帝”条。)这里说的“风教”,主要是指人们 的思想修养和行为原则在政治上的反映。他结合东晋、南朝的历史论道:大臣者,风教 之去留所托也。晋、宋以降,为大臣者,怙其世族之荣,以瓦全为善术,而视天位之去 来,如浮云之过目。故晋之王谧,宋之褚渊,齐之王晏、徐孝嗣,皆世臣而托国者也, 乃取人之天下以与人,恬不知耻,而希佐命之功。风教所移,递相师效,以为固然,而 矜其“通识”。(注:《读通鉴论》卷17“梁武帝”条。)这些话,很深刻地反映出东晋 、南朝门阀地主的特点,即他们把家族的存亡置于皇朝的存亡之上,而他们当中有一些 人是所谓“世臣而托国者”。这实在是当时政治的悲剧。与此相联系的是,王夫之还指 出自汉迄隋,有“伪德”、“伪人”造成政治败乱的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训。 (注:以上均见《读通鉴论》卷19“隋文帝”条。)王夫之从“风教”论到“德化”的诚 与伪,是指出了意识形态对于政治的重要。《读通鉴论》对于历代治乱兴衰之故的辨析 十分广泛,有些是针对具体问题说的,有些则是具有普遍性的认识,其中多有超出前人 的地方。 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名篇与名著所论述的问题,范围恢宏,内容丰富,如对其有条理 地进行整理,正确地加以解释,则其理论的魅力定会进一步显示出来,从而对今人的启 发所能产生的影响,也一定更加有力。当然,关于这件有意义的工作,人们只有认清了 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特点之后,才有可能自觉地去研究、去发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 的创造,促进当今中国史学的理论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